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的荣辱升沉,竟与一个外国人息息相关。这个外国人关于中国革命的意见,与他的主张几乎毫无二致。尽管他与这个外国人素未谋面,但是,这个外国人真挚的情谊深深地感动了他,使他视其为知音和朋友。  相似文献   

2.
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以后,有个很惹人注目的外国人往来奔走其间,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独特的努力,被蒋介石看成是他的一颗救星,称之为“圣诞老人”。这个外国人就是瑞纳。端纳(1875一1946),全名威廉·亨利·端纳,原是澳大利亚新闻记者,很早就对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怀有浓厚的兴趣。19OZ年,他以悉尼《每日电讯报》通讯员身份前来远东.后任香港《德臣报)}记者,开始向西方大量报道中国的情况。初到香港,瑞纳便访问广州,求见了清政府两广总督岑春植,并博得了岑春渲的好感,被岑聘为私人顾问。此时端纳一面从事…  相似文献   

3.
正一位洋面孔,身穿印有"镰刀与锤头"的T恤,头戴写着"抗战老兵"的帽子,脸上总是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因为崇拜毛主席,喜欢中国,喜欢中国文化,不远万里来到举目无亲的中国,在担任外教的同时,他还做了许多好事,被人们誉为"洋雷锋"。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潇湘友谊奖"。这个外国人就是湖南文理学院的外籍教师——詹姆斯·艾瑞·艾金顿(James Elroy Edginton)。今年3月,记者专程来到湖南常德,采访了詹姆斯和他的中国妻子李锡玉。  相似文献   

4.
江波 《党史纵览》2006,(8):30-35
洪水:三过雪山草地 在走完长征全程的外国人之中,洪水具有两个唯一:他是唯一经历了中国人民军队从建军到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并直接致力于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外国人,又是195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评定军衔时,唯一被授予将军军衔(少将)的外国人.  相似文献   

5.
说到向全世界客观公正报道红军长征的外国人,人们大都会想到美国的埃德加·斯诺和他的《西行漫记》。而实际上,在斯诺之前,已经有一位外国人率先向世界介绍了红军的长征,不仅如此,他还跟随红军长征达1年半之久,亲身体验了红军的战斗生活。  相似文献   

6.
他赞叹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一个外国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仅5个月,他就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外国人请客吃饭三题□司马妍朱友林近些年来,我国公款吃喝盛行,屡禁而未止,在一些人眼里,宴会丰盛与否几乎与重视、好客程度等同。这里,笔者将外国人请客吃饭的做法整理出来,以飨读者。一、外国大老板请客吃什么?新华社一位记者曾对我讲起他到德国一家大啤酒企业的...  相似文献   

8.
《福建党史月刊》2016,(3):63-63
正1975年7月,胡耀邦调任中国科学院主持日常工作。除了生活问题,胡耀邦把为科学和知识分子"正名"放在重要位置。当时很多科研人员怕被扣上"白专"的帽子不敢搞科研。胡耀邦抓住陈景润这个典型,多次强调自己的态度:"他科学上有成就,政治上不搞资产阶级派性,不争官、不争名、不争利。现在外国人把他的东西叫作‘陈氏定理’。不知道批判他走‘白专’道路的同志考虑过没有,什么叫‘白专’?"他把自  相似文献   

9.
冬日昼短,太阳一下山,夜幕就降临了,建宁城在山环水抱中酣然入睡。青云岭下,突然响起轻快的马蹄声,山道拐弯处出现几匹坐骑。马背上,一个外国人正和并驾齐驱的中国人用俄语亲切地交谈着。这个外国人就是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55年初次评定军衔时,有一位外国人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这位外国人便是越南友人洪水。 洪水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一生三次来华,前后在中国从事革命工作达25年之久。他不仅是随红一方面军自始至终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少数几位外国人之一,而且还是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建军到抗日战争胜利全  相似文献   

11.
史飞翔 《党课》2012,(10):103-104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无可比拟。他曾是近百年来第一位受到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在如何面对诺贝尔文学奖这件事上,鲁迅表现出他难得的清醒与理智。  相似文献   

12.
《湘潮》1985,(1)
共产国际派来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曾以参加长征的唯一的外国人而闻名于世。然而还有一个随红六军团长征十八个月的外国人,却鲜为人知。他是一位法国传教士,名叫阿尔佛雷德·勃沙特。那是一九三四年十月一日,红六军团,袭占了黄平  相似文献   

13.
李敦白是一位美国人,也是中共早期惟一的外籍党员。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对他知之甚少,但在当年他却是和斯诺、斯特朗、史沫特莱、爱泼斯坦齐名的外国人。由于历史的机缘,李敦白从1945年到达中国后,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35年间,亲历了当代中国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共党史上跻身高层核心圈独一无二的“老外”,与毛泽东、周恩来、李先念等中共领导人交往甚密,为中国共产党打开对外交流的窗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就是这样一个热爱并献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事业的外国人,却先后两次含冤入狱达16年之久。他在中国的这段传奇而又大起大落的经历无疑是当代中国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李伶 《湘潮》2012,(5):50-55
洪水是我军首次授衔的将军中唯一的一位外国人,也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过程唯一的一位外国人,更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位双籍将军:双重军籍、双重党籍。他在弥留人间的时刻这样说:"我的一生,对得起六万万中国人,却对不住我心目中的那位中国女人!"  相似文献   

15.
一 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列宁派遣维经斯基和马林等来到中国,开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袖,这些外国人到中国后,必须要与他建立融洽的工作关系。尽管他不同意马林提出的,与国民党建立党内合作的策略,然而,他对共产国际还是采取理解、合作和服从的态度。列宁逝世后,斯  相似文献   

16.
施昌学 《党员文摘》2006,(12):11-13
有这样一个人,在没有哨烟的战场上与外国人斗智斗勇,令世界刮目,扬中华国威。他就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奖、军队科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的海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  相似文献   

17.
1954年,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其间,他通知代表团工作人员,给所有与会者放映中国彩色越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戏曲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恩来审阅。周恩来看过后批评  相似文献   

18.
穿行香巴拉     
正1928年,一个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人带着他的设备,牵着马匹,用砍刀拨开了一条通往秘境的路。随着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不断连载出的精美照片,这个名叫"香格里拉"的秘境引起世界轰动,而这位名叫约瑟夫·洛克的美国探险家、地理学家的名字也永远留在了香格里拉的潺潺小溪之中、圣洁神山之上。宛若"长在深闺无人识"一般,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某大学外籍教师魏一帆(Tim Hathaway)向媒体讲述了他本人及另外几个外国人被"租用"的经历。魏一帆说,今年7月,他稀里糊涂地被一家叫"星河湾"的地产公司邀请去了  相似文献   

20.
在英国,恐怕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大英博物馆更容易激起外国人的复杂情绪。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博物馆在250多年前初建时仅有7万件展品,但随着日不落帝国势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