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班牙的军事实力在欧洲位居第五,是欧盟和北约执行海外维和行动的中坚力量。近年来,随着军费水平的日益提高,西班牙逐步加快了军事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因此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周边及亚太     
法新桂报道,6月27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韩国国防部长曹永吉达成协议,将驻韩美军的某些军事任务转交给韩国武装部队,以此作为美军地面部队撤离非军事区计划的一部分。在一份联合声明中,两国国防部长重申了6月初所达成的协议,即计划将驻韩美军在尽可能早的时间撒离汉城并部署在汉江以南。两国国防部长同意将选定的军事任务从美军转移给韩国武装部队,并共同发展得到增强的美韩联合军事能力。声明并未提及何种军事任务将受到影响,但称拉姆斯菲尔德和曹永吉一致认为“韩国日益增强的国力为扩展韩国武装部队的朝鲜半岛防御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3.
南非是非洲大陆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军事实力在非洲南部堪称首屈一指。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结束种族隔离统治后,南非逐步重新融入国际社会,国际影响力也大为增加。进入新世纪后,为了适应国际局势的变化,南非加快了军事现代化的步伐,而在这一过程中,南非海军无疑已经成为南非军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2007年是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随着大批新型武器装备部队,新式军装配发三军,解放军在迈向机械化信息化的道路上实现了阶段性突破。向来关注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西方媒体借机掀起了新一轮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他们不仅继续对解放军正常的装备现代化进行夸大报道,还对中国政府于2006年底公布的旨在加大军事透明度的国防白皮书进行歪曲解读。本刊特综述相关报道,供广大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过去十年来,即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期间,中国军事外交牢牢把握和运筹战略机遇期,全面贯彻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防政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认真践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围绕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为促进国家关系的全面发展,增进与各国军队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独特战略作用。十年来,中国军事外交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始终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以和为贵"的军事外交大理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军事外交大格局,并发展了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军事外交大开放。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军事外交也将在党的指引下,继续坚持"以和为贵"的军事外交理论,完善和发展既有的军事外交格局,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践行公共外交,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18)
正在一国之内政治经济和文化尚且互相影响难以分割,在国家之间就能分开吗?如果威胁了对方的国家安全,还能保持经济上的密切往来吗?完全站到美国一边韩国总统朴槿惠如今已是进退两难。韩国一向是"安美经中",安全军事上依靠美国,经济上更多地依赖中国。朴任总统之时,正是韩国经济面临世界经济衰退的时候,所以中国显得更加重要。出于种种考虑,也许还加上对中国文化的熟悉,朴对中国表现出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国家,政治现代化是以政治革命为先导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从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理论上对现代化的认识也逐步深化。政治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政治现代化同义表述,是在扬弃西方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创新。国家治理既不是去国家化,又不是强化政府治理,基于中国基本国情和"党建国家"的政治逻辑,中国政治现代化就是要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国家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它开始收缩自己的战线,同时对远东地区的盟友提供各种援助,希望其“防务独立”,这种从泥潭抽身的做法在韩国引起恐慌。当时的朴正熙政权积极与美国磋商发展本国军事工业,当时的应急措施如今却造就一个门类比较齐全、在亚洲也算名列前茅的军事工业体系,韩国目前已能生产飞机、舰船、导弹、坦克、装甲车辆、重型火炮、轻武器与弹药等各种武器装备;军事工业已由许可证生产、合作生产向自行研制过渡;常规武器不仅自给自足,而且还大量出口,1985年至今的武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乡村社会发展逐步呈显出诸多新常态——农村逐步"去村落化"、当代农民日趋"市民化"、农业发展趋向"工商化",农村社区治理的"三农"基础正在发生质变。当代乡村社会基础变革给农村社区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推动农村社区治理的现代化发展。当代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发展,必须秉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融合治理"理念,实现"乡村社会内在融合治理"与"城乡社区一体融合治理"的有机统一,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融合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一直以世界第二、每年超过450亿美元的军费发展军事力量,日本陆上、海上和航空自卫队武器装备不断升级。"9.11"事件后,日本以反恐为借口,加快了走军事转型的步伐。逐步由"专守防卫"向"攻势防卫"甚至"海  相似文献   

11.
媒体     
《南风窗》2015,(6)
<正>01韩国人眼中的"超级中国"《天下》3月4日1月下旬,由韩国最大国营电视台KBS制作的大型纪录片《超级中国》(Super China)在韩国播出,创下了高收视率。中韩FTA签署在即,此片也正好反映了韩国人急切地想了解中国的心情。这是韩国近年来论述最深入、涵盖最广的中国议题纪录片,完整地向韩国人描述了中国崛起的方方面面。播出后,韩国人回响热烈,创下10%的高收视率,是一般韩国纪录片平均收视率的两倍。  相似文献   

12.
半月大事     
1日,驻韩美军宣布,驻韩美军已将停战村板门店共同警备区的警备任务移交给韩国军队。这标志着驻韩美军负责朝鲜半岛军事分界线警备任务的结束,由韩国军队全部接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的军事革命美国军事专家关注解放军新军事变革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确保国家安全,解放军进行了新军事变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引起了国内外军事观察家及战略研究机构的关注。尤其是美国军事研究学者对中国的国防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紧密、多层次、全方位的跟踪研究。在近年的研究成果中,关于解放军新军事变革的《哈德逊报告》最为引人注目。尤其是玛丽·菲茨杰拉德主笔撰写的第二部分,探讨了解放军新军事变革的外部与内部因素及理论与进程,原文虽然有相当的偏见与谬误,但不失为严肃的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韩国的民主政治发展经历了两次重要政治转型,可相应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转型是1961年威权体制取代脆弱的民主政治体制,第二次转型是1987年威权体制被新的民主政治体制所取代。其发展进程曲折多变、跌宕起伏,展现的诸多规律特征,对"后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安全政策70年的演变,从其内在动因的逻辑来看,可以说总体上就是一个构建与加强自身安全保障能力的动态过程,即追求"安全保障自主化"、"国防正常化"和"军事大国化"的过程。1这是因为,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剥夺了拥有正常安全保障及军事能力的资格,而随着主客观因素的变化,逐步改变这种状况就成了其安全政策力求的目标。可以看到,在战后70周年的2015年,日本安全保障指导思想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巨变,政策范围内可以突破的  相似文献   

16.
《工会博览》2004,(23):77-77
1日,驻韩美军宣布,驻韩美军已将停战村板门店共同警备区的警备任务移交给韩国军队。这标志着驻韩美军负责朝鲜半岛军事分界线警备任务的结束,由韩国军队全部接管。  相似文献   

17.
委内瑞拉已经批准实施军事现代化计划——“巩固国防战略计划”。军事专家认为,该计划到2012年将耗资307亿美元,并将使委内瑞拉成为南美地区军事开支最高的国家。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南美小国的军事现代化步伐正日益加快。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军事装备现代化的角度,阐述了作者对近年来中国强化军队建设的一家之言,认为中国军事装备体系现代化离不开前苏联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内部不断提升的自主研制能力也为解放军在21世纪最初10年内取得对台湾海峡地区的军事控制权起到关键作用,而这一切措施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预防和威慑美国对台海局势采取军事干预手段。本刊特组织编译此文,并不表示支持其观点或证实其材料,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威胁"论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一直以怀疑和焦虑的心情看待中国的崛起.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军事现代化和能源需求的猛增使许多美国人开始谈论"中国威胁".西方政策制定者、战略思想家、学者和批评家拒斥"和平崛起"的概念,开始探讨"遏制"中国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5月9日,韩国举行新一届总统大选。受前总统朴槿惠"闺蜜干政门"影响,此次大选被认为是决定韩国民主政治方向的重要时刻。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文在寅以41.1%的得票率赢得选举,成为新一任总统。文在寅的胜选与韩国政治传统有关,也折射出了韩国政治风向的变化。虽然文在寅以领先对手较高票差胜出,执政权威性大幅提升,但其未来执政之路仍面临重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