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4日-5日,本刊编辑部与省法院民一庭在枣庄联合举办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法院的法官和山东省交警总队、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省保险行业协会、省财产保险公司、枣庄市交警支队、山东龙头律师事务所暨交通事故律师网的有关人士共20余人参加了研讨。与会人员围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法律适用方面亟待研究解决的有关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并在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对推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在司法实践中的依法、妥善处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债权人撤销权是指因债务人的放弃其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非正常低价转让财产等不当减少财产行为而对债权人债权的实现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所为行为的权利。《合同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规定了撤销权的成立要件、行使程序及撤销权行使的效力。但在司法实践中,关于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案件受理费收费标准问题因缺乏明确的规定而见仁见智。许多法官认为,被申请撤销的行为都具有财产内容,且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案件的案情相对比较复杂、需要耗费较高的司法成本,所以应该按该行为所指向的财产金额,比照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交纳案件  相似文献   

3.
2003年12月18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对全国首例网络虚拟财产案件做出一审判决,被告在游戏中恢复原告丢失的虚拟装备。自此,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成为法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应由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等进行规范,并达到法律制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因继受大陆法系制度,设立了司法鉴定借以解决案件专业问题,制度设计之初原本希冀法律的归法律,技术的归技术。但实践中,却因法官、当事人专业知识之不足,无法对鉴定结论进行有效审查,导致鉴定专家在不经意间完成对审判权之僭越,最终成为案件事实上的法官。如何有效消除司法鉴定过分扩张带来的弊端,合理使用司法鉴定,已成为当前司法工作的刚性  相似文献   

5.
一方是谙熟法律知识的法官,一方是文盲农民。因法官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农民价值百万的财产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农民夫妻自学法律知识,针对法官种种违法办案的事实,冲破阻力,将法官推上审判台。2005年4月27日,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法院判处涉嫌滥用职权违法办案、导致农民企业家破产的法官常向前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祸事:消失的百万家产1996年6月18日,河南省鹤壁市新华街城市信用社以三笔14万余元借款合同纠纷为由,一纸诉状将在当地被称为百万富翁的梨林头村农民、老君庙煤矿矿主孙真喜告上了鹤壁市郊区法院(现淇滨区法院)鹤壁集乡法庭。当日,该…  相似文献   

6.
“现在,镇里的好邻里法官服务站真方便,村民有什么法律问题、矛盾纠纷可以直接去找他们。”2014年2月11日,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法院洋河法庭在宿城区屠元乡好邻里法官服务站现场成功化解一起民事纠纷案件,受到当地群众的赞誉。  相似文献   

7.
域外     
美法官输掉“天价裤子”案美国一名法官因丢失一条裤子向干洗店索赔数千万美元,纠缠两年多后,这宗“天价裤子”案6月25日终出结果。美国一名联邦法官作出有利被告判决,原告不仅分文未得,还要赔款。一条裤子引发天价诉讼,原告受到滥用法律质疑,又因此案被告方为外国人,案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法庭内外》2011,(7):60-60
法官:张某曾向我借款10万元用于经商,因未能按期返还本息,我于2010年8月提起了诉讼。法院判决张某支付本息后,由于张某没有较具价值的财产,以至于案件一直未能得到执行。近日,我发现张某有约5万元住房公积金,去咨询可否强制执行。但住房公积盒管理中心答复拒绝提取。请问: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海上运输的发展,提交涉外仲裁机构仲裁的案件大幅度地增加,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案件也相应增加。涉外仲裁的实践表明,现行关于涉外仲裁之财产保全的法律规定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存在着诸如仲裁当事人可否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申请时是否需要通过仲裁委员会提交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关系到涉外仲裁之财产保全案件的主体,因此,实施中遇到一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涉外仲裁之财产保全制度。一、涉外仲裁之财产保全的特点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裁决不能…  相似文献   

10.
7月14日,广西武鸣县法院对一起离婚后财产纠纷案的庭审过程进行了集体观摩评议,16名评委坐在观摩席上进行评议打分,武鸣县法院“2010年全院法官庭审竞赛活动”拉开了序幕。据了解,武鸣县法院是今年南宁市各级法院最先开展庭审竞赛的法院,为该院进一步提高案件质量、全面完成今年绩效考评管理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语言模糊到裁判确定——一个有关司法过程的语言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存在于语言之中,法律的意义是透过语言而实现的。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法律语言具有模糊性。司法过程的核心问题是法律与事实的结合。作为司法过程重心的事实的确定、规范的找寻和涵摄的演绎无一不与法官的言说密切相关,可以说是法官的言说才使得因语言模糊而造成的法律与事实的不确定性得到界说,从而获得了有关案件的妥当的裁决。司法过程就是一个法官有关事实与规范的语言叙事。  相似文献   

12.
正长期以来,执行难问题始终困扰着人民法院,群众意见大,社会关注度高。为了保证执行工作的公信力,近年来在执行中引入公证的案例已不鲜见,这种被称为"公证执行"的方式,通过借助"公证的眼睛"对执行过程进行法律监督,增加了执行的透明度,有效防止了被执行人事后以执行财产缺损为由,闹访缠诉,责难法院。2012年7月,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在执行一起民间借贷案件时,因被执行人齐某涉嫌刑事犯  相似文献   

13.
李爱武  李斌 《政府法制》2012,(16):15-15
2009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五个严禁”的规定》,严禁审判人员“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与律师进行不正当交往”、“插手过问他人办理的案件”。仅仅时隔一年,2010年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就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14.
林师虎 《法制与社会》2011,(14):124-125
法官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以法律正义、公平、正确、合理的目标为指引,依法享有的,根据具体案件情形,以自身判断对案件的实体和程序问题自主做出裁决的权力。法官自由裁量权作为审判权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在客观现实中还是在法学研究中,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法律问题。随着现代社会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强,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需要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5.
所谓法官助理,就是指经过一定机构遴选产生的,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辅助法官处理调查取证、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进行事前准备等程序性事务的法院工作人员。法官助理制度,顾名思义,就是指具体规范法官助理的遴选、职责分工、奖惩待遇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201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解释三意见稿),其中涉及的离婚诉讼中房屋如何分割的问题始终是离婚案件财产分割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近年来房价上涨,房屋成为很多家庭的主要财产,而法律的滞后性和立法的不统一,使离婚诉讼中房产分割的问题成为一个难题。实践中,离婚诉讼涉及房屋分割争议较大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夫妻一方婚前以个  相似文献   

17.
《山东审判》2013,(4):33-36
为深入研讨当前行政审判工作中的疑难法律问题,进一步提升行政审判法官的法律适用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推动我省行政审判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省法院行政庭于2013年6月6日在龙口市举办了"全省法院行政审判疑难法律问题论坛"。本次论坛选定了三个专题,即开发区管委会及其职能部门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问题、工商登记行政案件的合法性审查与裁判问题、行政强制案件审理中的疑难问题。参加论坛的法官积极讨论,开阔了思路,澄清了模糊认识,并针对部分问题形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8.
谢晖 《法学》2012,(9):20-25
学界论述司法裁判技巧,动辄将关注点投向复杂案件和疑难案件。诚然,因这类案件的典型性,故法官对相关案件的裁判,更容易投注创造心智;学者研究这些裁判,也容易从中获得新知。但阳春白雪虽好,莫奈何下里巴人。对绝大多数法官而言,恰恰面对的是日常的简单案件。能否娴熟地运用司法技巧把日常案件处理妥当,或许是绝大多数法官安身立命的不二法门。同时,由于法律自身作为一个道义  相似文献   

19.
在诉讼活动中,法官对事实问题的认知都因循从案件事实到要件事实再到裁判事实的认知逻辑,合格的事实认定应是理性认知的产物。行政诉讼中的事实认知因涉及权力间关系问题而体现出区别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特殊性。在案件事实认知阶段,法官以行政案卷为基础,结合法庭调查情况完成对“发生了什么”以及“行政机关如何处理”等案件事实的整体性认知。在要件事实认知阶段,法官按照序位逐一对案件事实作法律归属论证,排查行政行为的违法项。完成合法性审查后,法官结合价值判断,确定裁判意向与裁判事实范围,启动裁判事实认知。根据裁判意向的不同,法官可在行政基础事实、行政行为事实、诉讼合法性要件事实与情形变更事实中选定一项或多项作为裁判事实,并结合证据完成事理融贯的事实认定。  相似文献   

20.
唐瞻 《法制与社会》2011,(10):18-19
法律案件的判定需要法官通过对案件的了解分析以及价值判断进行解释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所凸显的利益衡量的问题往往源自于法官的法律信仰及其本身的专业素养。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中不乏有学者将法律解释与法官主观能动性结合加以研究的,但鲜有人将法律解释、法律信仰及法官主观能动性三者同时结合到一起的。本文试图对其做出相关分析,以期表明和谐司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