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6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约旦红海港口城市亚喀巴主持召开了美巴以三方首脑会议。会议期间,布什分别对以色列总理沙龙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施压,终于启动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为恢复停滞已久的巴以和谈带来了一线希望。不过,观察家认为,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虽在推迟了一个多月后得以启动,但其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人物     
“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实兵演练,8月17日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同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到现场观摩。  相似文献   

3.
国  际1月 3日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突然宣布降息。分析家们认为 ,此举是为了防止美经济陷入衰退。1月 5日 俄罗斯航空航天局新闻处透露 ,俄政府总理卡西亚诺夫已签署“结束‘和平’号空间站工作”的政府命令 ,“和平”号将于今年 2月至 3月间坠入太平洋水域。1月 10日 迫于欧洲国家的压力 ,北约表示同意对巴尔干地区是否存在贫铀弹污染问题进行调查。1月 11日 美国新当选总统布什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 ,提名美籍华人赵小兰担任新政府劳工部长 ,她将可能成为目前美国历史上职位最高的华人。1月 16日 刚果 (金 )总统卡比拉在金沙萨遇刺身…  相似文献   

4.
国际要闻10月11日,杜斯塔姆领导的阿富汗乌兹别克民兵、马苏德领导的阿富汗政府军余部及阿富汗伊斯兰党(哈里斯派)正式结盟,共同对付阿富汗另一派别塔利班.12、13日,一度得势的塔利班军队连遭重创,战火重又逼近首都喀布尔.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7日签署命令,解除俄安全会议秘书和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列别德的职务.列别德表示不会对总统的决定提出异议,并打算组建政党以便参加下次总统大选.19日,叶利钦任命雷布金为俄安全会议秘书和总统驻车臣全权代表.同时解除列别德驻车臣全权代表职务.叙利亚总统阿萨德19日与来访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举行秘密会谈,双方就如何推动陷入僵局的叙以之间的和平谈判交换了意见.叙利亚以及希拉克此次即将访问的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欢迎法国和欧洲国家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但以色列明确表示反对法国和欧洲插手中东和谈.日本第四十一届众议院选举(大选)结果于21日揭晓,在众议院500个席位中,自民党获239席,以  相似文献   

5.
共和党人占多数的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于12月11日和12日通过了作伪证.妨碍司法等四项对民主党人克林顿总统的弹劾条款.美国总统克林顿12日起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自治区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旨在敦促以巴双方履行10月达成的临时和平协议.克林顿14日对加沙的访问也是巴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自己土地上接待美国总统.15日,克林顿、内塔尼亚胡、阿拉法特举行首脑会议,但在落实临时协议问题上未取得突破.美国东部时间16日下午5时、巴拉达当地时间17日凌晨1时左右,美国以伊拉克拒绝与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合作为由,与英国一起对伊发动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大规模空中打击.由于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阿拉伯国家的斋月开始,美英于19日同时宣布长达70小时的对伊空袭行动“已经完成任务”,宣告结束.克林顿表示美国将继续在海湾保留强大的  相似文献   

6.
显龙 《党建文汇》2002,(10):13-13
“世界台湾人大会”于2000年12月在美国成立,是目前台湾以外最大的“台独”团体。去年3月18日,即在陈水扁当选“总统”一周年之际,“世台会”就曾广罗世界各地的“台独”分子聚会台湾,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并在会议期间组织了以所谓“全球台湾人站出来,3·18疼台湾、爱台湾”为主题的大游行。上演了一出“台独”势力丑态百出的闹剧。  相似文献   

7.
宣布向阿富汗增兵3万的话音刚落,2009年12月10日,奥巴马飞抵挪威首都奥斯陆,以“战时总统”身份,领取一个以“和平”为名的诺贝尔奖项。  相似文献   

8.
1945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声明,主张中国各政治力量的代表召开全国会议,商讨和平团结的有效办法。仅隔一个星期,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就作为美国总统特使来到重庆,“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参与国共和平谈判。马歇尔来华后,首先恢复已经中断的国共谈判,并于次年1月成立有国共美三方组成的三人委员会,共商解决各项军事问题的具体办法。在此后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周恩来和马歇尔共事在同一个委员会中。  相似文献   

9.
钱斌 《求实》2010,(Z2)
<正>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访美期间,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概念。半个月以后,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重申了中国和平崛  相似文献   

10.
国际要闻 ●2月11日,新华社电,秘鲁和厄瓜多尔军队在有争议地区继续交火,双方运用飞机轰炸,伤亡增加。 ●2月12日,埃及、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4方外长齐聚华盛顿,磋商推进中东和平进程。美国总统克林顿出席了这次会议的开幕式。 ●2月13日,中东4方外长会议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公报,一致表示要排除障碍,消除争论,巩固和平进程所取得的成果;巴以双方也表示要尽快重开谈判。 同日,秘鲁宣布单方面停火,厄表示接受秘决定。  相似文献   

11.
高峰 《广东党史》2009,(3):39-41
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国民党蒋介石在南京召开“行宪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实现“还政于民”。对于“总统”选举,虽然蒋介石迟迟不肯参选,但谁都清楚非蒋莫属。不过,对于“副总统”选举,尽管李宗仁最早打出了竞选的旗帜,但因蒋介石的极力阻挠和反对,整个选举过程还是一波三折,充满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并最终演变成了一幕活灵活现的选举闹剧。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7,(16)
正(2017年6月)7月2日至5日省委书记张庆伟率团对俄罗斯进行工作访问。在莫斯科访问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会见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代表,张庆伟作为地方合作理事会中方主席参加会见。他还出席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并致辞。会议期间,张庆伟分别会见了俄罗斯远东发展部、交通部和莫斯科州  相似文献   

13.
杨艳新 《党课》2009,(10):76-79
8月20日,朝鲜通知韩国从21日起解除对军事分界线陆路通行和逗留时间的限制,恢复京义线铁路货运和开城南北经济合作协议事务所的正常运行,临时恢复南北红十字会板门店事务所的直通电话。同日,韩国宣布接受朝鲜派代表团赴韩为去世的前总统金大中吊唁。在之前的15日,韩国总统李明博提出了朝鲜半岛“新和平构想”。16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会见了在朝访问的韩国现代集团会长玄贞恩。  相似文献   

14.
军事     
“和平使命-2013”中俄举行联合反恐演习 7月27日至8月15日.“和平使命-2013”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举行。中方派出646人参演。俄方派出约600人参演。中俄两军举行这次联演不针对第三方。  相似文献   

15.
正赵朴初是一位和平使者,走遍了欧亚大陆,多次参加世界和平会议和佛教徒会议,他用自己的才智和爱国之心,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多国人民的友谊和争取世界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使人难以忘怀的是1961年3月1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赵朴初的一番慷慨陈词。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代表。中国代表团由廖承志、刘宁一带队,赵朴初是其中的一  相似文献   

16.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开始了一次他称之为“谋求和平的旅行”。11时30分,飞机平稳地停在候机楼前。机舱门打开了,穿着大衣的尼克松总统与夫人帕特两人走出舱门。尼克松看到,周恩来总理站在舷梯前,在寒风中没有戴帽子。旁边站着叶剑英副主席、李先念  相似文献   

17.
1991年8月19日,前苏联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19”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无奈地宣布“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从而拉开了前苏联解体的序幕。12月25日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入主克里姆林宫,标志着苏联正式解体。“对苏联解体这个最后结局,我还是感到非常遗憾”早在“8·19”事件发生之前,波罗的海三国去意已定,时任总统的戈尔巴乔夫原打算在1991年8月20日签署新联盟条约,把苏联由紧密联合变为松散联合,给予15个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更大的自治权。不料,就在签署这一新联盟条约的前…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7日当地时间12时,俄罗斯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宣誓就任俄新一届总统。卸任总统普京将总统权力标志——总统旗、特制俄联邦宪法文本和“祖国功勋”一级勋章移交给新总统。在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的见证下,梅德韦杰夫还接收了管理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核手提箱”。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为俄罗斯国家元首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任期4年。42岁的梅德韦杰夫在今年3月2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以70.28%的得票率当选,这使他成为近100年来,俄罗斯(包括苏联时代)最高领导人中最年轻的一位。  相似文献   

19.
2006年3月16日,美国白宫公布总统布什上台以来的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重申美国在面对拥有化学、生物或者核武器的恐怖主义和“敌对国家”时将采取“先发制人”战略。报告同时措词严厉地指出,“伊朗可能成为美国的最大威胁”。而在此前的3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在维也纳召开的会  相似文献   

20.
1954年4月下旬,中美英法苏20几个国家,派出政府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主要讨论朝鲜半岛问题及印度支那问题.会议的主旨是想通过谈判协商,达成某些和平协议,以促进朝鲜半岛和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众多的代表团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派出参加重大国际会议的第一个大型外交使团,特别引人注目,被西方外交界称之为“一个年轻红色外交家率领了一批更年轻的红色外交家”的代表团.会议开始后,由于美国代表团顽固执行其政府“不许达成任何协议”的方针,操纵或胁迫其他国家,特别是一些曾参加过“联合国军”的仆从国,对会议的议题,尤其是朝鲜半岛问题进行捣乱和破坏,妄图使会议完全破裂.会议最后一天,正当与会者对会议结果感到回天乏术,充满失望和沮丧情绪的时刻,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作了出人意料的发言.他提议与会国可以达成一项两句话的协议:“日内瓦与会国家达成协议,它将继续努力以期在建立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朝鲜国家基础上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