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拉丁美洲地区的经济曾获得引人注目的迅速发展。八十年代初开始,拉美各国的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先是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旋涡,之后经济发展又呈现停滞不前和低速徘徊的局面。对于八十年代以来拉美地区经济形势急剧恶化的状况,学术界的看法比较一致,但对于八十年代上半期和当前拉美地区危机的性质,大家的认识分歧较大。有的认为,这一期间拉美发生的危机“是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或者说“是有其自身特殊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部分”。有的则认为,八十年代上半期的危机,“不是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结构性的发展危机”。还有的认为,这一时期拉美发生的是“结构性危机”,“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危机”等等。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以来,拉美国家经济经历的危机是严重的。由西方工业国家经济危机所触发的这场危机,涉及国家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和对拉美各国社会经济生活影响之深,都是战后以来没有的。从1981到1983年,拉美经济曾出现连续三年负增长,1984年后情况略有改善,但仍处于低速的蹒跚状态,多数国家的严重困难局面尚未过去。从当前拉美经济的危机表象看,似乎它具有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很多特征,如国民经济和主要经济部门生产大幅度下降;投资特别是固定资本投资急剧减少;国内财政和金融状况严重恶化;失业和通货膨胀十分严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艰难等。一些学者由此认为,拉美经济的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虽然它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上半期,拉丁美洲经济确实陷入了危机。这是国际舆论普遍承认的客观现实,没有必要避讳“危机”的提法或采取不承认主义的态度。1985年联合国拉美经委会认为,“拉丁美洲遇到了三十年代以来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危机。”1987年初在墨西哥首都召开的拉美加勒比国家部长级特别会议,也认为“自八十年代起,拉美经济陷入了五十年来最严重、最深刻的危机”。现在的问题是,这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危机。我认为,这不是任何一种单一性的危机,而是多重性的危机。它是发达国家的周期性危机和结构性危机,以及拉美国家的发展危机相互交织,而以债务危机为集中表现的一场深刻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80年代是战后拉丁美洲经济最困难的10年。1982年9月墨西哥爆发债务危机之后,拉美国家陷入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国内外学术界把这场危机称之为拉美的发展危机,结构危机,或结构性的发展危机。不论持哪种观点,大家都一致认为,经济发展模式或发展战略的误导,是引发拉美这场社会经济危机的国内根源。因此,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转换新的发展模式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自1981年起,拉丁美洲陷入“近五十年来最严重、时间最长、波及面最广的一次经济危机”。拉美经济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场“结构性”危机,它不仅使拉美发展进程滞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债台高筑,国内外结构失衡,而且使拉美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资本净流出地区。经济危机还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上半期,拉丁美洲经济陷入了危机。这一危机,不是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结构性的发展危机。它是由拉美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失衡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并且在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催化下臻于成熟。拉美经济发展危机的表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近百年曲折、渐进的发展,以及战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高速发展,拉美地区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工业化已经奠定良好基础,农业现代化进程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地区,经济结构得到  相似文献   

7.
在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前,拉丁美洲国家已经进行了长达六年之久的经济调整。时至今日,这一调整进程还远未结束。1983~1984年工业国经济的复苏,拉美国家的政策调整和国际商业银行在处理债务问题上采取的某些灵活做法,都有助于缓和当前拉美国家面临的这场经济危机。1986年,拉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8%;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通货膨胀率为64.6%。但这并不意味着拉美经济已经摆脱了危机的困扰。事实上,大多数拉美国家仍在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8.
拉丁美洲国家自80年代初以来陷入了以债务危机为特征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是拉美历史上空前的。拉美国家为克服这场危机所做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也是世人共睹的。拉美国家出现这种严重的局面,固然有其本身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的某些失误,但究其根源,不难看出这是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大国的垄断资本对拉丁美洲掠夺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今天,探讨90年代拉丁美洲的发展,联系发展理论的角度进行比较广泛的,根本的思考,至为必要。这是因为,从80年代初拉美爆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所暴露的问题与教训来看,这不仅是一场债务危机或经济危机,而且是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以至发展理论的危机。作为探讨90年代拉美发展问题的基础,需要考虑由经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的形成、拉美发展思想的历史演变、发展理论的发展、以及拉美发展理论的更新诸方面。一、从经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初,拉丁美洲地区发生了近五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至今仍未结束。这场经济危机的性质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何联系,有哪些特点,严重程度如何,怎么克服这场危机等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拉美地区经济危机问题,4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室,邀请有关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与会者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畅所欲言,各自从不同角度’对拉美经济危机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下面是部分学者在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现予发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82年下半年拉丁美洲国家爆发以支付危机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以来,人们不仅关心它们采取什么措施来渡过眼前的难关,而且也普遍关注它们如何进行结构性经济调整,以谋求今后的稳定发展。有人认为,这次危机对于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既是一次严重的挑战,也是一个重要的机会。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拉美国家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它们被迫寻求新的发展道路,终于形成以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为代表的“发展主义”经济理论和发展战略,为拉美地区的经济高涨作出了贡献。八十年代这次经济危机,也将使拉美国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其发展战略,借以推动经济健康发展。虽然目前许多拉美国家还在进行应急性经济调整,但从一些国家政府和专家的主张看,结构性经济调整的方向已见端倪。对此,本文试从几个方面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拉丁美洲受到的冲击最为强烈。1982年下半年,沉重的外债负担引起的支付危机席卷许多拉美国家,触发了一场严重的“经济综合症”,使这个地区出现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截至1982年底,拉美地区的国际收支出现了一百四十亿美元的巨额逆差;外债高达三千多亿美元,在世界上积欠外债最多的十四个国家中,拉美就有五国(墨西哥、巴西、阿  相似文献   

13.
八十年代以来,拉美的债务问题一直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热点。债务危机不仅极大地阻碍了拉美经济的发展,而且也给西方经济以沉重的打击。截至1984年底,拉美地区的外债总额已达三千六百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世界外债总额(约八千亿美元)的一半。鉴于债务问题的严重性,拉美国家政府都把解决债务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拉美的债务影响之大,波及之广,后果之严重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因此,探讨拉美债务形成的原因及拉美国家为应付债务危机采取的措施等问题,对于我国利用外资、举借外债促进四化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进入80年代,拉美地区即陷入“经济增长不足”的危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拉美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调整,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海湾危机的冲击使拉美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有限成果几乎损失殆尽。一、海湾危机使拉美经济进一步恶化长达半年之久的海湾危机,沉重打击了拉美经济,使拉美经济进一步恶化。首先,海湾危机给拉美石油进口国带来新的困难,拉美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巴西受害最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初期,拉丁美洲国家相继爆发了以债务危机为核心的严重经济危机。它们的生产急剧下降,通货恶性膨胀,财政赤字扩大,人均收入锐减;主要债务国先后丧失了按期偿还外债的能力。对此,美洲开发银行称之为半个世纪以来罕见的“拉美大萧条”。为了对付这次危机,多数拉美国家开始进行应急性和结构性的经济调整,其中包括把不少亏损的国营企业转为私营等措施。因而有人认为,拉美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已发展到头,前途渺茫。笔者不大同意这种看法。拙见是:在当代条件下,拉美的国家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 ,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 ,一些债务重组后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拉美国家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推崇的发展中国家的改革样板 ,并被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看好。但是 ,拉美经济发展中蕴涵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 ,使拉美经济失去 1 0年 ;1 994年年底至 1 995年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使拉美投资信心受到打击 ;1 999年的巴西金融动荡 ,使拉美的经济结构与效仿模式受到冲击 ;2 0 0 1年的阿根廷危机 ,进一步暴露了拉美经济中的弊端 ,削弱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作用。拉美金融动荡频仍不仅危…  相似文献   

17.
关于拉美债务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丁美洲在债务危机中已经渡过了六个年头。这场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影响之严重,在拉美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拉美国家为克服这场危机所作的努力也是空前的。这些努力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当前拉美的债务形势如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债务问题对拉美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影响怎样,这些都还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战后拉丁美洲经济曾经历了持续30多年之久的稳定增长,在1973—1975年和1979—1982年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下,80年代初期终于急转直下,由增长而变为呆滞,拉美各国普遍面临着由此而产生的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80年代初开始的这场危机对拉美各国造成的影响只有1929—1933年的大危机可以与之相比。在经历了这场危机之后,拉美经济将  相似文献   

19.
70年代中期后,墨西哥经济曾出现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然而到1982年,其经济状况急剧恶化,经济发展严重受挫。这年8月,以墨西哥宣布延期偿还到期外债为标志,经济开始陷入严重危机:国内生产总值出现负增长,比索大幅度贬值,通货膨胀高达100%,失业率迅速增加,银行掌握的资金减少33.5%,银行贷款额减少43%,工厂开工率只有50%左右。有人称这是战后墨西哥经历的最严重的一场经济危机;也有人认为,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和深刻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  相似文献   

20.
1982年8月爆发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已延续至今,全球瞩目。对这一危机的起因、拉美国家的经济调整政策和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谈判等问题,世界各国学者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致力于拉美发展研究的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拉美经委会),在其专著《拉美的外债:调整和重新谈判》(1985年美国林·雷纳出版公司出版)中,对拉美债务危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债务危机的根源,拉美国家的经济调整政策和重新安排债务的谈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