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自己的工作"、 "经济收入"、"文化生活"的满意度较低.经济落后、贫富差距过大、人口素质低和腐败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最不和谐的因素.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好国家给予的自治权,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统筹社会的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服务,让老百姓充分感受到和谐社会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柘城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局积极采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努力提高农村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2009年,全县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培训少数民族群众3000多人(次),培养了一批种养能手、经营能手、能工巧匠,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村产业群体;加强少数民族聚居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不断探索创新信教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为信教群众排忧解难,是做好信教群众工作的保证。 教育引领。通过会议、座谈、走访等面对面的方式,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信息等媒体方式,通过开展生产、娱乐、文化、健身活动等辅助方式,加强对信教群众的教育引导,全面提高信教群众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生产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采取“三进”措施,丰富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是新农村书屋进村。多方统筹资金,在全区11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建设新农村书屋,订阅报纸杂志,图书室、阅览室由固定人员进行管理,在农闲和业余时间开放,方便群众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二是技术实用人才进村。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治理"以其"多元、民主、合作、互助"的特质代替"统治"成为国家使用公共权力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手段。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等特质使得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势在必行。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创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和视野。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鼓励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各族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实践中来。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群众信息和思想交流工具,承载着少数民族群众的智慧与文化,对其进行传承的意义重大。在国家层面制定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有利于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语言实践的人文文化论揭示了少数民族语言的本质,也反映了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诉求。从人文文化论的视角阐释了语言的本质,分析了语言人文性本质和语言文化性本质下的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诉求,并提出了基于语言人文性本质和语言文化性本质下的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制定原则。  相似文献   

7.
实施藏区广播覆盖工程解决藏区广播覆盖问题,关系到藏族同胞的根本利益,是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少数民族群众搞好服务的具体体现,对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粟岚 《创造》2012,(8):60-61
边疆民族地区如何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边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呢?普洱市从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以民族文化建设推动群众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保障自己文化权益、享受民族文化的同时,提升了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增强了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工作的实效性。所谓民族文化,特指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叶介甫 《传承》2012,(15):36-38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少数民族发展问题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少数民族发展政策,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使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得到了极大进步,促进了祖国各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相似文献   

10.
焦洪昌 《中国人大》2014,(11):29-29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行政单位,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据2012年统计,我国乡级行政单位共40446个,有80%的人民在这里生活。  相似文献   

11.
发展群众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江平 《新重庆》2006,(7):11-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群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和接收文化最直接、最富有成效的载体之一。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不仅是检验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更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没有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一、以宣传教育为先导,提高群众思想文化素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提…  相似文献   

12.
路雪琪 《传承》2014,(8):126-127
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误解从表象上看是由形貌、生活习俗及交往方式等层面的差异引起的,实则来自于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精神领域的不同。新疆外来人员与少数民族群众相处的前提,必须是在相互正确理解对方文化特别是汉族人消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误解后,才更有利于双方做到文化互敬。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是要增强文化创造活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直接面对的是最基层的群众,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从满足群众需求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建立科学民主的政治制度,制定符合人民群众的各项政策,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相似文献   

15.
杨军 《今日中国论坛》2012,(11):141-143
由于自然、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群众一直以来不太关心政治参与。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开放包容的少数民族群众开始注重政治参与。由于少数民族群众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时并非现行政策所能顾虑到,他们希望自己的需求能够得到及时回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回应的话,他们就开始怀疑民主真实性,如果处理不当,直接影响农村的和谐。在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今天,分析当前少数民族群众政治参与现状,研究如何扩大少数民族群众政治参与面,对于贯彻落实我国民族政策、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丁国琰 《政策》2009,(5):41-42
近几年来,孝感市文化体育系统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新途径、新形式,面向基层开展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民勤县为少数民族群众建立的第一家“民族书屋”近日举行揭牌仪式。近年来,为解决来民勤创业的少数民族群众经营场地狭小的问题,民勤县委统战部多方协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王有德建立了清真畜产品交易市场。为加强市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综合素质,县委统战部积极争,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导刊》2008,(10):46-46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把“种文化”活动作为农民群众享受文化权益,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最有效的抓手,全力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区147个村有文体协会30余家,文体活动队伍200多支,举办规模较大的文体活动近千场,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丰富。  相似文献   

19.
所谓群众文化活动,顾名思义,凡是由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文化活动,就是群众文化活动。也就是说,凡是人民群众在从事劳动、工作之余所直接或间接参加的文化活动都是群众文化活动,其中也包括专业文化工作人员的业余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特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既是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观察和描述社会结构特征和国家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最基本层面。所以.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的变化和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程度.能充分说明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程度和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