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完善滨海新区金融服务业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增 《求知》2005,(12):37-39
1.逐步建立适应滨海新区发展的商业性金融机构融资服务体系。 一是要鼓励和引导我市地方商业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滨海新区增设分支机构。二是鼓励和引导驻津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滨海新区增设分支机构。三是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在滨海新区增设分支机构。四是鼓励滨海新区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鼓励信托、保险和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滨海新区增设分支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集团在滨海新区发起建立融资租赁公司,来为滨海新区现代化的加工制造基地建设提供服务。五是鼓励一些准金融机构如典当行和投资基金公司在滨海新区设立机构,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公司,以支持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还应特别注意鼓励和引导外资金融机构在滨海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滨海新区是我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应该说它更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继和 《求知》2005,(12):32-3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深思熟虑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天津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对滨海新区所具有的特色发展模式的充分肯定。市委八届八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滨海新区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和思路举措,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战略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3.
张全礼 《求知》2006,(1):31-31
中共天津市委第八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这是天津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滨海新区将会更快地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并进一步带动天津市经济、乃至整个渤海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东丽湖温泉度假旅游区作为滨海新区的组成部分,将紧紧抓住滨海新区的历史发展机遇。坚持以开发开放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扩大引资开发为核心。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和完善区域投资环境,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融入滨海新区建设发展的大格局中,促进东丽区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长喜 《求知》2005,(12):31-3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将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布局,这为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滨海新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功能定位、总体目标和重点工作,指明了滨海新区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并积极落实好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市委的部署上来,加快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相似文献   

5.
张志强 《求知》2006,(6):37-38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上,特别要突出增强服务功能,促进区域发展,把滨海新区建成环渤海和全国的滨海新区。如果说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形成内部合力标志的话,那么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服务水平的提高就是对外形象的展示,也是国家将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理由。因此,必须跳出新区看新区,强调在辐射带动环渤海区域乃至中国北方经济发展中来规划新区的产业,提升新区的服务,实现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丁维忠 《求知》2007,(7):39-39
滨海新区从初创时期到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以来的十余年历程。以开发区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曾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不仅显示出滨海新区的强劲发展势头,也充分证明了一条基本经验:创新已成为滨海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创新使滨海新区速度崛起,今后滨海新区的崛起仍然要以创新作为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7.
李润兰 《求知》2006,(1):30-3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加快滨海新区的发展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滨海新区由天津市的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由全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转变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是天津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十多年拼搏奋斗的结果.是中央对天津工作的充分肯定。开发建设滨海新区是全市的共同任务,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新区的建设,主动服务、多做贡献。我们将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功能,为滨海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8.
余清文 《求知》2006,(11):17-18
党中央、国务院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这是天津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最大的历史性机遇。南开区作为天津市重要中心城区.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三步走”发展战略,主动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充分发挥南开区三大优势,加强与滨海新区全方位合作,促进双方互惠互利,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爱俭 《求知》2007,(3):40-41
一、完善金融创新机制对滨海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如何扩大金融总量,形成规模效应,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已成为滨海新区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滨海新区作为推动地区协调平衡发展支点之一,必将成为我国综合配套改革中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之一,而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又在于先行先试权,滨海新区的开发与建设完全可以成为金融创新活动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10.
刘长喜 《求知》2007,(9):4-5
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推动天津乃至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既是重大的经济任务。也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以市九次党代会为标志.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塘沽地处滨海新区的核心区。无论从区位条件、经济总量。还是承担的社会功能,在滨海新区新一轮大开发、大发展中都将承担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1.
刘长顺 《求知》2006,(9):13-14
加快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无论是对天津市、环渤海及周边地区的发展,还是对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极以带动中国北方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与滨海新区毗邻的中心城区,将无疑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获得重要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霍兵 《求知》2007,(9):36-37
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使滨海新区的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也给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务院20号文).明确将滨海新区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在金融、土地、对外开放、税收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突破,并形成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要提高滨海新区规划管理工作的水平,也必须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通过创新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规划理论和编制方法,创新规划实施机制,才能为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优质的规划保障服务.才能保证滨海新区规划建设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陈彦云 《求知》2006,(2):31-31
党中央把加快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布局,市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对加快滨海新区建设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为河东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最大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河东区作为距滨海新区最近的一个中心城区,一定要认真落实市委提出的“各区县要积极主动地用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乘势而上。顺势发展”的要求。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抢抓机遇,发挥优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动河东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08,(8):19-20
临港工业区是滨海新区的一个重要功能区域,在临港工业区开发建设中,我们自觉把加强学习作为统一思想、凝聚干劲、提高素质、促进发展的首要任务,明确发展责任、增强发展信心、明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步伐,使临港工业区迅速成长为塘沽改革开放的标志和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亮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刘天亮 《求知》2006,(8):38-39
天津滨海新区在12年的时间里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20.6%的高速度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区域功能不断完善,在京津冀、环渤海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已从一个城市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布局的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区域职能。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闻增 《求知》2006,(4):33-34
一、我市工业发展东移需要金融业发展与之相透应 工业战略东移的结果促进了滨海新区的长足发展,2004年末滨海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已达到832.33亿元,相当于上海浦东新区工业增加值的96.5%。而滨海新区的金融业增加值却只有32.5亿元,仅相当于上海浦东新区金融业增加值的15%。上海浦东新区的金融业增加值为216.62亿元,相当于上海浦东新区全部增加值1789.79亿元的12%;滨海新区的金融业增加值为32.5亿元,仅相当于滨海新区全部增加值1250.18亿元的3%。  相似文献   

17.
张继明  许崇富 《求知》2006,(5):33-34
一、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天津实施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难得机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明确指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就充分表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经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这对于实现天津的城市定位,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振兴,协调全国整体经济布局,加强与东北亚的经济交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起 《求知》2008,(8):41-42
一、走京津冀联合发展之路,是加快滨海新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滨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桂敏 《求知》2005,(11):36-37
继深圳率先改革,带动珠三角洲、浦东、长三角率先发展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又深思熟虑,实施新的战略布局,天津滨海新区要成为带动环渤海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极。与深圳和浦东不同的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将面临着资源日益稀缺和环境容量越来越小的压力。能否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06,(2):20-21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为标志。天津市进入了全面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阶段。如何顺应发展大势,抢抓历史机遇,把自己融入到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乃至环渤海区域发展的大格局中去,以创造性的工作开创崭新的局面,对蓟县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