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母搞运动     
贾母八旬大庆黄金周活动刚过,贾府就来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抓赌运动。这是老太太亲自发动的。原来那夜怡红院的丫头说看见一个人从后墙跳下来了,众人一惊。晴雯心生一计,要宝玉佯装吓得生了病,以逃避贾政追问功课。宝玉便装起病来,又故意闹得众人皆知。王夫人忙派人看视给药,吩咐细细查找,灯笼火把闹了一夜,不见人影儿。此事引起贾母警觉,有些生气,“如今各处上夜都不小心,还是小事,只怕他们就是贼也未可知。”贾探春曾是大观园领导班子成员,了解些情况,奏了一本,说这几日凤姐姐身子不好,园内领班、值夜的比先前放肆许多。原不过是夜间三四个人…  相似文献   

2.
袁浩 《奋斗》2014,(9):63-63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一方面幢憬着美好的未来,另一方面却不断抱怨现实的处境,结果是借口越来越多,工作和生活也越来越糟。成功大师比尔·盖茨说:“用‘如何’的问句来取代‘为何’的问句是非常重要的。‘为何’的问句常常引起找理由、找借口、解释的可能,无益于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今天只是抱怨以前的不如意,而不采取任何行动,留给明天的只能还是抱怨。如果你现在就下定决心,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你会发现,一切事情根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这也正是应了那句俗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相似文献   

3.
张秀芬的嗓子一直哑着.没有时间去看医生?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进来,有的是为她的源北保洁公司联系活源的,有的是为下岗失业工人提供用工信息的“现在有了点‘名气’,很多人都知道我,给下岗工人找工作容易些了。”张秀芬说。是10年前,张秀芬刚开始摸索着为下岗职工寻找岗位时,却难得多。  相似文献   

4.
蒋元明 《唯实》2002,(7):82-82
相貌平平的花袭人在读者和评论家的眼里 ,形象都不好 ,人品极次 ,小特务一个 ,专打小报告 ,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其实 ,袭人原本并不坏 ,“心地纯良”。花袭人出身贫苦 ,被卖到贾府给贾母作使唤丫环 ,料理老太太的生活起居 ,相当于生活秘书。如果就这样下去 ,年龄一大 ,放出去配个小子也就完事。但由于她尽职尽责 ,忠心不二 ,贾母很喜欢 ,就把她派到自己的心肝宝贝、贾府未来的接班人宝玉那儿去当大丫头 ,随后担任相当于大秘书兼宝玉办公室主任的角色 ,管理晴雯、麝月、碧痕、秋纹、坠儿等等一群丫环及搞外勤的众婆子。这是贾母的有意栽培…  相似文献   

5.
林楚方 《廉政瞭望》2010,(22):33-33
溏心写了一段文字:“刚挂掉妈妈的电话,她说没事,就随便打打。而如果别人接了电话告诉她我死了。她会不会疯?有个20岁的女孩活生生突然死了,面对镜头,她的,父亲不敢哭不敢怒,且在悲痛之余居然还有余九忌惮所谓的‘关系’。难以想象‘权’在民间是个神马东西。凡人如我们,这样生存多少年后,会不会从哭着说要讨个说法的哥哥,变成一个说‘我是,是怕’的父亲呢?”  相似文献   

6.
偶阅名著《红楼梦》,很折服王熙凤的吃法,她居然发明了用“公款”“合伙众吃”的新花样。在逢年过节、生辰喜庆、迎来送往、姑娘们起社咏诗等吃的托词下,贾府宴请不断,盛行吃风,费用自然惊人,最便宜的一顿就需花费“二十多两银子”。尽管王熙凤“聪明过人”,但最终还是东窗事发,被贾母识破,并要她自己“出血”做“庄家”。  相似文献   

7.
文学巨匠曹雪匠的《红楼梦》,不仅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而且对行贿受贿者也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书中23、24回中对贾芸向王熙凤行贿的描写就是一例。贾芸长到18岁仍没有工作,于是想到荣国府谋份差事。他找叔叔贾琏帮忙,贾琏答应予以安排。其时贾芹之母周氏,“盘算着也要到贾政这边谋一个大小事务与儿子管管”,便来求王熙凤。“凤姐因见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势的,便依允了”,并给贾琏说了,贾琏依了凤姐主意,给贾政说:“如今看来,芹儿倒大大的出息了,这件事竟交予他去管办,横竖照在里头的规例,每月叫芹儿支领就是了”,便把原…  相似文献   

8.
“湘云咬舌”与“完美无缺”刘绍楹《红楼梦》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中,写到宝玉、黛玉二人正在说话,湘云走了进来,笑着对他们说:“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黛玉听了,就和湘云开玩笑说:“偏是咬...  相似文献   

9.
艰苦奋斗与“周期率”抗战时期,黄炎培去延安,与毛泽东谈及中国漫长历史的发展演变,他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初兴后亡的“周期率’。……希望找出一条...  相似文献   

10.
殷明 《四川党史》2002,(6):24-26
一、“民主监督”问题的提出1945年7月,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有一段著名的对话。黄炎培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满怀信心地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张五常、樊纲、苏叔阳、欧阳自远……这些知名学者或专家离普通人有多远?也许你会说:很远。然而,如果在贵州财经学院校园里随便找几个学生问问,他们都会骄傲地说:“嘿,我们每年都能在‘三大论坛’上和他们面对面交流!”  相似文献   

12.
在五家渠市军垦路街道,残疾人都知道这句话—一"有难事,找付琼".街道下设7个社区的干部和专职残疾人工作协管员也常说这句话——"付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最懂得残疾人的心,她是残疾人的‘拐杖’."而付琼自己却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干好工作是我的责任.我愿为残疾人服务."尽管身子消瘦,骨子里却流露出坚毅;尽管不善言谈,为街道社区残疾人办事却敢想敢做,风风火火.她,就是五家渠市军垦路街道办事处残联残疾人工作协管员付琼.  相似文献   

13.
陈克鑫 《湘潮》2008,(12):47-48
☆“人才、干部是世界上所有的宝贵的资本中最宝贵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资本。应该了解,在我们目前的条件下,干部决定一切。”这是斯大林的名言。现代企业家的观点更一针见血: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企业家南辉存说:“企业的‘企’字如果没有上面的‘人’字就只剩下下面的‘止’了(停止的止)。”企业家鲁冠球说:“搞企业的,就是要抓‘三本’。  相似文献   

14.
《廉政瞭望》2011,(3):72-72
如此拜年(二则) (一)教过4岁的女儿几句歇后语,这一天。我找机会考考她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我问:“宝贝,‘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后半句是什么?”女儿眨巴眨巴眼睛,说:“是不是‘鸡当了官’?”  相似文献   

15.
张书林 《唯实》2014,(5):96-96
<正>"怀璧其罪"出自《春秋左传·桓公十年》。原文是:"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意思是说:早先的时候,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没有舍得给他,之后,虞叔就很后悔,他想到周这个地方有一个谚语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是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因为拥有宝玉而获罪",于是,他就把宝玉献给了虞公。可见,"怀璧其罪"原本是指拥有财宝可能会导致祸端的意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死后总会在世间留下一些东西。由于这些东西和他 (她 )生前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见物如见人,见到他 (她 )所留下的东西,也就能了解这人生前的“一二三”来。   古人云,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死后留下的东西也各不相同。雷锋死后留下了一本日记。他的日记中不仅记录有他所做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好事,而且每篇日记后面都写有他的感想。例如有一天他写道:“望花区成立了一个人民公社,我把省吃俭用积存的 100元钱寄给了灾区人民。有人说我是傻子,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从这些极其普通的…  相似文献   

17.
在某单位组织召开的企业扭亏研讨会上,有权威人士主张:要想企业不亏,就得让王熙凤那样的人来当厂长经理。对此主张,笔者极不赞同。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的确是个人物。她刚执掌荣国府实权的  相似文献   

18.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等国民参政员飞赴延安访问。7月4日,毛泽东特邀黄炎培等到他家里作客。他们谈了一个下午。最后,毛泽东诚恳地问黄老:您来延安考察了几天,都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寻冁’,‘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相似文献   

19.
张秀芬的嗓子一直哑着,没有时间去看医生。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进来,有的是为她的源北保洁公司联系活源的,有的是为下岗失业工人提供用工信息的。“现在有了点‘名气’,很多人都知道我,给下岗工人找工作容易些了。”张秀芬说。可是10年前,张秀芬刚开始摸索着为下岗职工寻找岗位时,却难得多。“小巷总理”辽阳市郊区有一家石棉瓦厂,离鞍山市有几十公里远。这一天,几位中年妇女从鞍山赶到了这个偏僻的厂子,推着一辆“个头”不小的手推车。为首的正是张秀芬。“你们买瓦吗?”“不买,”张秀芬恳求道,“你们这儿缺边掉角的不能卖的…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海",藏着自己最深的情感。对于凤城市凤凰城街道绸厂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赵雁冰来说,绸厂就是她心中的那片"海"。因为对这片"海"一往情深,所以她无怨无悔地为企业奉献了青春年华,满腔赤诚地服务在绸厂社区。"我不仅要做‘小巷总理’,更要做社区‘百事通’,只有这样才能让居民信得过!"赵雁冰经常这样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