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蒋广民 《法制与社会》2013,(29):206-20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摆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首要问题,"三农"现状不改变,就会影响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推迟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国小康。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全国的事,是各行各业的事。检察机关在新农村建设中,在保障经济振兴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检察机关要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方面,多力流汗。当好新农村建设的"稳定器"和"服务员"。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应该与国家的法治建设进程同步,农村法治化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本文以农村现有的法治环境为起点,剖析农村法治难以推进的几个"难点",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法治建设的重点。对农村纠纷的法律救济机制以及"村民自治"的弊端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建设和谐农村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必然性、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掀开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篇章。能否圆满完成这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让现代化新农村的美好图景变为现实,关键在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引领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着力培养新型农民。判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成败要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相似文献   

5.
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农民手里没有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的质量、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笔者多年来一直奋斗在农村一线,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我认为要使广大农民由温饱全面进入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并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农民增收缓慢应是当前农村经济中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和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十五”时期,“三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掀开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篇章.能否圆满完成这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让现代化新农村的美好图景变为现实,关键在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引领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着力培养新型农民.判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成败要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相似文献   

7.
李大光 《行政与法》2007,(12):77-7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农村实用人才。针对吉林省农业人才匮乏,特别是实用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本文在分析农村人才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吉林省农业发展规律和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总体思路及对策措施,以期加快其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一个新思路,通过新农村的建设以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对农村老人的养老福利的改善,从而提高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以安享晚年。但在农村,还有一个弱势群体值得关注,就是农村五保户,由于该群体的特殊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保障他们的生活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前不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2010年“三农”工作将把统筹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关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值此,结合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提高全社会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要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结构,使公共财政以较大幅度向"三农"倾斜;要为农民提供与城市大致均衡的公共产品;要推进城市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要统筹城乡工业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要加强组织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立群 《行政与法》2007,(10):47-49
吉林省作为产粮大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发展现代农业是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强化工业拉动推动吉林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周晓 《行政与法》2010,(1):42-44
近年来,吉林省民间组织的发展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吉林省民间组织的研究也日益成为吉林省政府与相关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概括地分析了吉林省民间组织的发展状况,结合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契机,从政府和民间组织两个方面对吉林省民间组织发展的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吉林作为东北老基地的一员,如何振兴这一地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而吉林省又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省振兴的关键,所以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业经济条件的分析,系统地阐述了振兴吉林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赫楠 《行政与法》2014,(12):81-84
做为吉林省的支柱产业,吉林省汽车业当前仍处于"重制造、轻服务"的发展阶段,汽车前市场相对完善,而汽车后市场则刚刚起步。随着我国汽车业的竞争逐渐进入后市场时代,这必将成为吉林省汽车业发展的桎梏。本文立足于吉林省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吉林省汽车后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对吉林省汽车后市场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为吉林省汽车后市场的规范和建设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5.
俞富 《行政与法》2012,(4):42-45
吉林省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企业激励机制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从目前吉林省中小企业实行的激励机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自身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来说,能否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将直接影响其生存和发展。本文在分析当前吉林省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激励机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建立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中央做出的明确部署,也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公共服务职责的体现。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重申了政府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为各级政府指明了发展教育的重点和努力方向,也为促进我省义务教育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强化政府责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成为我省推进义务均衡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高芸 《行政与法》2014,(11):30-34
吉林省与发达省份的差距主要在于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目前,制约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融资难。本文针对吉林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分析了融资的现状、存在困境的成因及政府助推融资的路径,以期缓解吉林省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张力 《行政与法》2010,(3):41-44
在我国,农民收入问题不仅是事关全局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问题。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才能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增长。本文以吉林省长春、吉林、白山、松原四个地区部分市县为样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帮助农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提高农民农业收入"的建议,以期对省委、省政府制定全省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十二五"时期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吉林省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又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本文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统计资料,力图找到提升吉林省西部特色经济区区域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