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超我 《党的生活(河南)》2006,(2):49-49
鄢陵人都知道谢连章是一位工作雷厉风行、有胆有识的县委书记,其实他还是—位具有真正公仆精神和高尚思想情怀的诗人!从他的大量诗作中不难看出,他对鄢陵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着希望的土地是那样深沉的挚爱和眷注。用诗人艾青老人那句著名的诗句来形容谢连章那种热烈情感是再恰当不过了:为什么我的眼中满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相似文献
3.
4.
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五月的华夏大地被悲痛笼罩,被泪水浸染。汶川地震让数万人失去生命,让数百万人失去家园,更让整个中华民族陷入无尽的悲伤。但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但没有击垮英雄的中国人民,反而让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更加坚韧和强大。 相似文献
5.
陈荟竹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7,(4):56-57
王文辉离开轸溪乡的时候,只是跟朝夕相处的班子成员在电话里做了简单道别,就静悄悄地走了.
2016年7月,王文辉当选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8月,他由乐山市沙湾区轸溪乡党委书记调至乐山市工商联任秘书长.离开后的小半年里,王文辉只路过轸溪乡一次,碰巧在吃饭的地方遇到了曾经一起工作的两位干部.两人一见王文辉,直拉着不让走,就着热腾腾的豆花火锅摆起了这些年一起奋斗的"龙门阵"…… 相似文献
9.
10.
<正>戴着草帽,行走在田野里的步伐铿锵有力。耄耋之年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原名誉院长李桂莲,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田间地头度过,她扭伤过脚,摔断过腿,但对这片土地、对乡亲们的挚爱,让她从未想过要停下。她说:“只要走得动,就会一直干下去。”红水河畔是李桂莲事业的起点。上世纪70年代末的罗甸县,还延续传统的农耕栽种方式,每年种一季水稻,很少种蔬菜。 相似文献
11.
他,不是农民,却种了50年的庄稼;他家住北方,却在柿红叶黄的金秋,向南方迁徙,来到南海边的小渔村,锄掉荒凉,撒播绿色的希望。他,50年抛家舍子,50年风雨磨难,从满头青丝到两鬓白发,只为了一个信念:一定要培育出一种能高产的玉米种,让乡亲们都能吃上饱饭!他,就是1992年就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程相文! 相似文献
12.
正初见薛舒栋,只见他头顶藏式小毡帽,戴着耳麦,腰挎小音箱,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向大家介绍玉树扶贫产业一条街的概况……我加了他的微信,翻看他的"朋友圈"发现,从2016年8月到玉树后,他的朋友圈所发的工作动态、风土人情都与玉树相关,可以看出,玉树早已和他休戚相关……第二次见到他时,已是熟人,我们不禁攀谈了起来。我问他在玉树两年多,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他摘下毡帽,我这才发现,他的头发几乎全白了。薛舒 相似文献
13.
15.
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按理说从去年就已经进入所谓的“最后冲刺”,全部心思都应放在所学课本上,复习,复习,再复习。但是,由于读书,特别是对文史方面的偏好,我一有机会,就顺手拿起文史读物阅读,有时,一口气能把很长的一篇文章读完。对《党史纵横》杂志,我也是这样。我结识这本杂志也十分偶然,是一次爸爸下班带回的。当时,有五六本杂志,但只有这本上的一些文章题目十分吸引我。这些题目很有文采,很能打动人、吸引人。当时,正值纪念“五四”运动 80周年,我急欲想了解“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恰在这期《党史纵横》…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十月一日,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著名诗人李瑛将一部长达3500行的长诗《我的中国》,作为生日礼物。郑重地献给我们神圣而伟大的祖国。这是他继《一月的哀思》、《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一个星座、一座城市和一个民族的盛大节日》等长诗之后的又一重要收获,是一部我们时代的真正的艺术作品,无论在思想情感的深度,还是在艺术形式的开拓上,都可圈可点。李瑛的诗情横以天地,纵以古今,思维闪耀,想象丰富,使这首长诗结构恢宏,气势浩大。当我们翻开《我的中国》的封面,就会看到作为主题曲的《献辞》,表达出一个…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