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的最大“热点”之一。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人们都在关注着人权,议论着人权,追求着人权。 1985年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外国朋友时多次谈到人权问题。他说: “什么是人权?首先一条,是多少人的人权?是少数人的人权,还是多数人的人权,全国人民的人权?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本质上是两回事,观点不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5页) “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同上,第331页) “真正说起来,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贫穷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国权经常被他们侵犯。他们那一套人权、自由、民主,是维护恃强凌弱的强国、富国的利益,维护霸权主义者、强权主义者利益的。我们从来就不听那一套,你们也是不听那一套的。”(同上,第345页) “西方国家说我们侵犯了人权,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侵犯人权。美国帮助蒋介石打内战,中国人伤亡了多少?美国支持南朝鲜进行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了多少?还不说一个多世纪以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包括美国在内)的侵略使中国人民遭受的损失有多大!所以,他们谈人权是没有资格的。”  相似文献   

2.
曹固强 《理论月刊》2004,(11):33-35
本文认为邓小平国权重于人权思想是对中华民族把国家民族利益摆在首位的历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对近代中华民族没有主权也没有人权历史的科学总结;是人权与国权的统一;是对西方一些国家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论调的有力回击;是捍卫主权、反对霸权、维护人权的有力武器;是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里开展交流、合作与斗争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人权观点的组成部分1.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看待人权问题;2.彻底揭露资产阶级人权的实质,认清8方国家“人权攻势”的险恶用。C;3.我什1与西方资严阶级势力关于人权之争的要害就是保“国权”,护主权。必须走自己的路,不受制于人;4.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中国人民真正获得人权,享有充分的人权;5.坚持和平与发展,搞好经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完善和促进人权状况的根本途径;6.发展经济,促进人权,必须保持社会稳定,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7完善和促进人权,必须发扬社会…  相似文献   

4.
人权是当今国际社会存在尖锐对立的一个焦点问题。该文从人权的阶级性、人权与国权的关系、人权的保障以及解决人权问题的根本途径等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权思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跨入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就外部环境而言,新时期的到来,得益于整个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然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不时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其中包括针对社会主义中国人权问题的鼓噪。面对西方势力的攻击和歪曲,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捍卫主权,发展人权,形成了我们在国际人权观方面的基本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一、国权比人权更重要,国家的独立权没有了,一切人权就无从谈起  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从中国和世界局势的实际出发,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对人权问题的若干关系,即人权的普遍形式与特殊内容的关系、人权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发展人权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维护人权与捍卫国权的关系给予了睿智的阐述,阐明了我们党在人权问题上的根本立场和观点。  相似文献   

7.
朱志霞 《传承》2009,(12):6-7
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高度重视人权建设,发表了许多重要而深刻的论述,在生存权与发展权是一个国家的首要人权、国权重于人权、人权的民主与法制保障等方面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人权思想。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18日,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6届会议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动议,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议案不予审议和表决。这已经是美国连续第九欢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遭到可耻的失败了。我们知道,自己的人权状况就不怎么样的美国一再对别国的人权问题指手划脚,是与其提出的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浙干涉主义”政策分不开的。为此,本刊记者特地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教授郑杭生同志,请其对“新干涉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霸权主义本质以及对国际政治的危害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记者:郑教授,请您向我…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高度重视人权建设,发表了许多重要而深刻的论述,在生存权与发展权是一个国家的首要人权、国权重于人权、人权的民主与法制保障等方面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人权思想.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邓小平人权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回击西方敌对势力的“人权外交”攻势和国内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要“少数人的人权”、不要国格人权叫嚣的需要。那种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攻击社会主义不讲“全国人民的人权”的无耻污蔑必须及早粉碎。二是国内实行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需要。文化大革命那种无法无纪、无视社会主义人权的不正常局面必须及早结束。三是适应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强调人权,实现责、权、利相统一和协调,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一、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笔者概括起来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人权思想是与西方国家在人权领域斗争的直接产物。对西方人权观的驳斥和对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权状况的关注,是邓小平构筑人权思想的基本依据。作为与西方人权观相对立的一种人权观,邓小平人权思想在享有人权的主体、人权与主权的关系,人权标准以及人权实现的途径上与西方人权观形成尖锐的对立,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一冷战结束后,西方着重利用人权问题在国际上大做文章。在联合国多次提出“反华提案”,均遭失败。西方政界人士配合其战略需要,还提出“人道主义干涉”、“人权高于主权”等论调。人权成为西方外交一张重要的牌。同时,通过中外各种交流,西方人权思想在我国广为流传。西方人权外交需要人权理论作为宣传手段。不过,应当指出,西方人权思想与西方人权外交虽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应予区别。西方人权外交是政治化的政府行为,常常歪曲、甚至颠倒人权原来的含意。西方人权思想不是某个国家政府一时一地的主张,也不限于西方某些学者或某个…  相似文献   

13.
韩振峰 《人权》2004,(4):44-47
人权问题是世界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今国际意识形态和政治领域斗争的一个焦点问题。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极力推行所谓人权外交,提出“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等论调,借以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针对一些西方国家的这种人权外交,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对人权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相似文献   

14.
李瑛 《前沿》1998,(10)
邓小平法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邓小平法制理论及其实践意义,对于我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法制与民主、建设的关系邓小平法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民主。邓小平讲:“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6页)这就告诉我们,加强法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更好地实现人民民主。1980年邓小平进一步讲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他指出:“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15.
刘友田  宋绪猛 《前沿》2006,23(6):11-13
对于人权问题,邓小平有许多精彩的论述。考察人权要坚持抽象与具体的统一,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多数人人权的根本保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处理人权与主权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人权,从四个不同侧面反映了邓小平的人权思想。邓小平对人权问题的论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人权问题已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在双边关系中,还是在多边关系中,中国和美国在人权问题上都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了解中美人权斗争的特点,总结我们的斗争经验,对于我们处理中美关系,正确开展国际人权领域的斗争,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中美人权斗争的几个特点:中美人权斗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美国对共产主义的敌视,中美早期在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就在人权问题上有过摩擦。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苏争夺世界霸权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在这…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人权问题愈来愈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焦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人权作为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的突破口,对发展中国家展开“人权外交”。正是在与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斗争中,邓小平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邓小平人权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他不仅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权外交”的攻势,严正阐明了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同时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保障、实现人权这一科学的正确的道路。一、针对西方国家“人权无国界…  相似文献   

18.
人权和主权关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和主权关系探索岳海涌人权和主权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国内关心、争论、探讨的重大问题之一。它不仅涉及国际政治和国际法领域,也涵盖国内政治和国内法范围,对这一问题如何认识,直接影响处理国际、国内一系列问题是否能得到妥善的解决。笔者以下就对人权和主权及它...  相似文献   

19.
一、人权与主权的法理规定人权概念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为了与中世纪不可侵犯的神权、神授的君权及世袭的等级特权相抗衡,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口号。日后人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成果得到肯定。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法国1791年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最早蓝本。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民族独立国家大量涌现,人权概念得到了发展,人权不仅包括公民个人权利和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人权问题愈来愈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焦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人权作为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的突破口,对发展中国家展开“人权外交”。正是在与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斗争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邓小平人权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