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2年是陕甘宁边区经济、财政最为贫困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毛泽东同志经济思想最为辉煌的活跃的时期,《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是他这一时期经济思想的最好的凝练。他不仅提出并制定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工作方针以及重要原则,还对陕甘宁边区经济、财政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作风给予纠正,对我们今天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财政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是财经理论界的一个基本课题。这一关系在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时期尤为引人关注。当前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财政要不要支持经济建设 ,怎样扶持经济发展 ,或者说市场体制下财政向何处去 ,发展方向是什么 ?对这一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 ,还是在实践中均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有的甚至相去甚远。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思考 ,以期促使该问题的解决 ,便是本文的初衷。一在实践中 ,一些同志主张财政从竞争性、经营性领域退出来 ,有的甚至主张财政退出整个经济建设领域 ,其理由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在…  相似文献   

3.
内容提要     
《求实》1982,(9)
一、统一财经工作 财政经济问题,在本《文稿》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全国胜利前后,财政经济极其困难,因此,统一财政经济,稳定金融市场,就成了经济工作中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另方面,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委托,陈云同志主持中央财委的工作,有关财政经济方面的决策,都是在陈云同志的主持或参预下制定的,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子女面临的教育财政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财政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经费划拨方式的不合理上,主要原因与我国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过度分权有关,应实行相对集中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对政府决策的经济研究。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是因为财政问题本身的某些固有属性决定了大多数财政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吸收和借鉴公共选择理论。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不仅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更是公共选择的财政。同时,中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过程应当是,也必然是财政管理公共化的过程,这是建立民主的、有监督的财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地方财政呈现出以土地财政活动为主的特征,而分税制更加强化了这一特征,土地出让金及土地相关税费收入开始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特别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土地财政愈演愈烈,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探寻破解土地财政的有效途径,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问题李乃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财政体制必须相应改革。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今年起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开始运行。为配合这一重大改革措施实施,这里谈谈与分税制改革有关的几个问题。一、分税制是建立新财政体制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随之转变,必然要求财政职能相应转变。重新认识和界定我国财政的职能,不仅是财政理论研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且也是规范我国财政行为,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的认识还很不一致,有必要对这一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5,(7)
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基层财政体制变革是对20世纪末农村地区日益严重的农民负担问题的直接回应,并沿着农村税费改革这条主线而渐次展开。农村税费改革,使得原本依赖农村税费运转的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出现了巨大收支缺口的困局,这直接推动了"村财乡管"和"乡财县管"改革。一系列改革导致农村基层财政由原来一级自收自支的独立财政,转变为主要依赖上级转移支付维持运转的名义财政,诸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建设等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也由农民自我供给逐渐转为由政府公共财政供给。过度依赖于上级财政补助,使得乡村治理的自主性下降,并引发了诸多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财政悬崖”“财政悬崖”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最早提出的,具体指到2012年底、2013年初,布什政府减税政策到期、自动削减开支政策启动,美国将面临巨大的财政缺口。届时,税收明显增加,政府开支减少,这一增一减会迫使美国政府财政支出突然减少,支出曲线呈现出类似悬崖的形态,故得名“财政悬崖”。“财政悬崖”主要牵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必须高度重视财政支出管理财政支出管理是整个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从国家财政的总体运行状况看,虽然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财政管理相对滞后,特别是支出领域中管理粗放、预算软化、控制不力的问题相当突出,这也是我国财政运行不断陷入困境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强化包括支出在内的整个财政管理势在必行。第一,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财政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  相似文献   

12.
张小霞 《唯实》2000,(12):48-50
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已经成为各级政府财政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从近几年的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情况看 ,财政经济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 ,财政风险因素在不断积累 ,如不主动加以解决 ,就会出现财政风险 ,这就要求我们要“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掌握主动权 ,采取有效措施 ,做到防患未然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形成财政风险的因素分析由于在政府理财指导思想上风险意识淡薄 ,在财政工作中缺乏预警防范措施 ,近年来逐渐显现出并形成了隐性和显性的财政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优惠过宽。由于…  相似文献   

13.
论财政信息公开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信息公开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公开财政信息,可以有效地打破政府对财政信息的垄断,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应有之义,也是打造"阳光财政"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财政信息公开进行深刻理论思考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政府在公开财政信息方面的初步实践,分析了财政信息公开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财政信息公开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这为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推行公共财政模式财政体制决定于社会经济体制。从历史演变过程看,适应于不同经济体制的财政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是典型的家计财政,其明显特点是公私不分,管理不规范、不透明,随意性大,收支缺乏有效监督;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模式是生产建设型财政,其突出特点是政企不分,大包大揽,统收统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代议机关对行政机关收入的决定权,代议机关对行政机关支出计划的决定权,预算的制定程序,预算的执行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都是宪法应该直接规定的问题.或者说,这五大问题都是宪法问题.它们合起来构成预算制度.只有宪法对这些问题直接予以规定,才从宪法层面完整地抓住了预算制度的要害,赋予代议机关对财政的完整控制权.宪法这样完整地规定代议机关的财政决定权有两个积极意义:一是从宪法层面解决财政的民主性问题,借以促使政府民主执政;二是从宪法层面解决财政的法治性问题,借以促使政府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16.
熊波 《学习月刊》2009,(6):15-16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相适应.我国的财政体制也逐渐由事权、财权高度集中于中央的集权型财政体制向事权、财权逐级划分的分权财政体制演化。由于没有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与之配合.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成为了一种导致地区差距(特别是公共服务差距)扩大的体制。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通过调整各级政府间事权、财权配置格局,重塑政府间财政关系:同时.科学设计纵向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均衡地区间财政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财政在推进基本公共眼务均等化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断优化财政投资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深化地方财政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配套性转移支付是一种重要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由于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在实施这一政策当中存在着所谓的“钓鱼”与“反钓鱼”博弈的现象.这一现象给财政资源的运用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后果,特别是对地方财政的自主性、地方公共服务有不良影响.应当逐渐使中央和地方财政权力关系达到平衡,将配套性转移支付逐渐向财力性转移支付转变,并加强对专项支付的监控,这是未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改革,关键是要解决好认识问题,财政改革在向新的市场经济运转进程中,要理顺财政分配关系,建立有效的财政分配关系格局,促进伊犁州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最近透露,我国将逐步取消财政周转金,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从现在起,中央和地方财政对财政周转金一律实行只收不贷,回收的财政周转金一律由财政统一安排使用,重点用于弥补赤字、解决财政挂帐、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和扶贫等方面。财政周转金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政府依据“拾遗补缺、保本微利、注重社会效益”的原则设立,用以扶持应当发展但缺少资金支持的事业。在市场经济特别是金融业较为发达的情况下,继续设立财政周转金已无必要。这也是整顿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