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凤娟 《乡音》2011,(12):30-31
我在省政协工作已整整10年了。10年来,我在政协家园里感受关爱,经受锻炼,青春在这里绽放,心灵在这里成长,对政协由陌生到熟悉,由敬畏到热爱,已由一个稚气未脱的学生变成了一个自信自豪的政协人,与政协的不解情缘早已溶入了血液。记得第一次走进政协的大门,心中充满了激动、紧张和敬畏之情。早就知道政协拥有光荣的历史和重要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新当选的县政协主席,应当如何做好政协工作,如何做好服务经济建设这篇大文章,是换届后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有以下几点粗浅体会:一、转变观念,主动工作我刚从温县县委机关到政协工作时,曾有一种不太适应的感觉:一是由忙到闲;二是由实到虚;三是由重到轻。为此,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但是,当我真正投身于政协实际工作的时候,当我认真领会邓小平、江泽民、李瑞环同志关于政协工作的理论后,当我认真参加市政协培训和听取兄弟县(市、区)政协主席经验介绍后,我开始感到政协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  相似文献   

3.
<正>1994年秋,我从南通市委宣传部门来到市政协机关报到工作。时光荏苒,一晃整整20年过去了。其间,我也有机会离开政协到其他党政部门或县市工作,由于政协工作需要,自己没有"走出去"。20年结缘政协、扎根政协、服务政协的人生经历,让我心中种下了挥之不去的"政协情结"。在政协工作的岁月,我与日俱增地了解政协、认识政协、融入政协,早已深深地爱上政协。政协是个大学校:置身其中,犹如在缤纷的花园  相似文献   

4.
柴招军 《乡音》2011,(9):27
2007年9月,我从邯郸市丛台区文教体局借调区政协办公室,主要负责文字综合工作。不知不觉间,到政协已经4年了。4年间,在政协大家庭里,我学到了新知识,结识了新朋友,锻炼了工作能力,政协成为我的人生大学。到政协之前,我对政协的了解十分肤浅,甚至还有过偏见。曾一度错误地认为政协"不决策、不立法、不行政",只不过是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发挥  相似文献   

5.
2005年,我从党委转岗到政协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学习、适应,逐渐进入了角色,走进了一片新的天地。在热烈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之际,重温人民政协60年的光辉历程,回顾自己在政协学习、工作的点点滴滴,我深切体会到政协工作大有可为、人民政协事业方兴未艾。在县市基层政协工作中,我们只有坚持以政协章程为依据,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在开拓创新中提升履职效能,才能永葆政协工作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陈新琪 《世纪行》2015,(2):37-38
<正>我于2011年乡镇换届后由镇党委副书记转任镇政协联络处主任,并当选为红安县九届政协常委。近几年政协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政协委员,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一种使命"的深刻内涵。根据政协工作要求和镇党委分工,我在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充分发挥一名政协常委的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近几年的工作受到组织肯定,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我们河东区政协是1998年换届的。换届时,我从区政府副区长到区政协任主席。三年多来,我从政协工作的一名新兵,经过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不仅对政协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回顾三年来的工作实践,我深深感到,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协工作,必须注意唱好“三部曲”。  相似文献   

8.
我叫曹灵标,今年42岁,先后任巩义市政协委员和巩义市第二届政协常委。屈指算来,我从事政协工作已17年了。17年的参政议政实践,使我深深地爱上了政协委员这个衔。有人说,党外人士参政不过是一种“政治摆设”;还有的人说,政府都解决不了的事情,政协还能咋着。我却认为并非如此。实际上,只要参政参到点子上,即使是党外人士,也可以为政权建设作出贡献。巩义市常庄小区饮用水受到严重污染,数千名群众不得不到很远的地方提水吃,群众在与有关部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准备聚众到市政府闹事,一名在此居住的台胞也很气愤。面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向市政协提…  相似文献   

9.
赵孟魁 《乡音》2021,(2):42-42
2007年10月,我被任命为沙河市政协教科文史委员会主任,从此,便与政协有了不解之缘。2013年6月,当选为沙河市政协机关党支部副书记。2012年、2017年连续当选为政协沙河市第七届、第八届委员会常委(其间,2014年调任沙河市文联主席)。我对政协的工作,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热爱,逐步融入到了人民政协这个大家庭中,并在这个大家庭中不断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10.
袁士坚 《乡音》2013,(7):48-48
我与《乡音》的交往已有13年了,从一开始的初识,到现在的割舍不开,是《乡音》的启迪让我开始了写作,是《乡音》的引导和《乡音》编辑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爱上写作,学会了写作。我2001年刚到磁县政协的时候,接触的第一份杂志就是《乡音》,初入政协的我对政协知识、政协工作有些茫然,是她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如饥似渴,从政协知识的海洋中吸取了自己的能量,很快地进入了工作角色。  相似文献   

11.
刘铁山 《乡音》2011,(12):33
我调入香河县政协工作已经4年了。4年的时间不算长,但我深深地爱上了政协这个大家庭,这个展现作为的温馨家园。我到县政协的第二个星期,政协常委会决定围绕我县"三位一体"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建设情况开展视察。刘赛秘书长让我也参加,并对我说:"这次让你参与到活动中来,认识政协常委,会使你对政协工  相似文献   

12.
我虽然到蔚县政协工作不足3年的光景,但感受政协人的教育情怀却有10年了。说来话长。1995年底,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蔚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与政协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政协人浓浓的教育情怀,一直深深地感动着我。当年为了激励全县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县政协发起成立了以最高人民检察院前副检察长、曾任蔚县教育局局长的张苏命名的“张苏教育基金会”。我作为教研室一  相似文献   

13.
周广昌 《乡音》2012,(8):30-30
1990年至1991年,我在阳原县政协任过主席,之后到县人大常委会任主任。我在县政协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政协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在离开政协后,我仍关心县里的政协工作,特别是退休后的2003年,我被县政协聘为《社情民意》信息员,此后参加调研的机会就更多了。在多次调研中,最难忘的是阳原县风力发电项目落实的调研工...  相似文献   

14.
时光奔逝,我到政协工作已两年有余,酸甜苦辣,难以尽述。但是,有一点非常明确——我对人民政协的感情日渐笃深。坦诚而言,初到政协工作时,我也心怀惴惴、忐忑不安,产生过在政协能干出什么大事  相似文献   

15.
<正>转眼之间,我担任涟水县政协秘书长快三年了。到政协工作以来,感到政协秘书长是最能了解政协、对政协最有感情的职务之一,人民政协的舞台更为宽广,更加绚丽,更适合展示才华、创造效益、奉献社会。政协工作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明确工作目标,找准工作定位,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科学把握政协工作规律,善于思考谋划,勇于探索创新,甘于服务奉献,主动思何为,谋作为,求有为,才能有效履行职责,当好秘书长。  相似文献   

16.
我是1978年8月由商业系统调到市政协做财会工作的。到政协后我只知道做本身的财会具体工作,对政协的性质、任务一点也不了解。就在我到政协的那年10月份,政协在天津宾馆召开全委会议。在会上分配我做卖饭票和发放电影票工作,大会要求发放电影票,对常委以上领导按排号、坐位发放到本人。我将电影票装入信封,在写收票人姓名时,我将一位党外人士名字中的一个字误写成同音字。为这事领导找我谈话批评我说:“虽然写错一个字,但影响很不好,党外人士最厌烦将他的名字给写错,认为你对他不尊敬、不友好。”  相似文献   

17.
我爱政协     
10年前,“政协”这两个字,在我的意识里,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名词。难忘的1999年,我不仅成了一名光荣的政协委员,而且有幸被招录到濮阳市政协,并先后在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工作。从责任使然,到乐于奉献,使我了解了政协,理解了政协,融入了政协,爱上了政协。政协—成了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丰富     
王炜娜 《乡音》2011,(12):31
我是在军校工作生活了10年,于2006年转业到省政协机关党委工作的,从部队到地方,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一直想用一个词表达我对政协的感受,"丰富"或许能从一个侧面呈现我到政协几年来的一点感悟。"丰富"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政协是丰富才能的家园。政协机关围绕着服务大局服务委员,各项会议和活动通过规范的运作机制使干部队伍得到全方位锤炼,从文件起草到  相似文献   

19.
汪东林 《春秋》2009,(5):40-43
1962年12月20日至1963年1月11日。全国政协召开首次文史资料工作会议。我被抽调参加这次会议工作,任务是当小组秘书。即负责一个会议代表小组的记录和简报工作。由于我是才调到政协机关两二三个月的年轻干部,我的顶头上司特别向我介绍政协文史工作的情况。他在强调了政协文史工作的重要性后关照我:“这次会议的总负责人是政协申伯纯副秘书长,他也是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日常主持常务工作的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20.
向波 《世纪行》2006,(7):19-21
丹江口市政协委员、《丹江口文史资料》编辑曹仲明是1989年从事文史资料工作的,17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注重学习,勤恳工作,为组织和推动丹江口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发展,做了许多扎实而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