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鲁民 《新长征》2008,(5):64-6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前一句是责任,后一句是权利,前一句是建设,后一句是享用,两项内容相得益彰,辩证统一,缺一不可,不论强调哪一句而忽略另一句,都是片面的。然而在社会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正>彭真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句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对前一句人们谈得较多,而对后一句,则谈得较少。实际上,他经常对人们说,人生在世,要一辈子追求真理,  相似文献   

3.
最近引发我感慨的台湾人的口号是如下两句——第一句是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在南京拜谒中山陵时的题词:  相似文献   

4.
《湘潮》2017,(7)
正1944年4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起草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时,加写的话中有这样两句特别引人注目:一句是"中国共产党从它参加与领导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以来,从它参加与领导为这个民族民主革命而战的革命军队以来,就创设了并发展了军队中的革命的政治工作";另一句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前一句讲的是人民军队早就创设了革命的政治工作,后一句  相似文献   

5.
相辅相成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 园不值》)这两句诗,历来称誉人口,叫人称妙。然而,它究 竟“妙”在何处呢?其实妙就妙在这两句“相辅相成”、互相 配合的“关系”上。即:前句为后句开道,后句为前句撑腰。 如果没有前句渲染气氛,打开台锣鼓,则后句的出现,只 显得突然而平淡无奇;反过来,如没有后句的亮相、弄姿, 而前句也显得是虚张声势。而当前后两句巧妙地合在一 起时,则如《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未出场时,先声夺人;而 话音未落,一个满身珠光宝气、玲珑乖巧、风姿翩翩的绝 代佳人就走到了你的前面。正是:粉面含春藏不露,朱唇 未启笑先闻。此时,你能不“惊艳”,能不为之叫好么?  相似文献   

6.
1925年的一天,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里,一位教授在讲授中国音韵学。他用了两句通俗的话来说明阴阳上去入五声。第一句是"中华好大国";第二句是"偷尝两块肉"。这两句话或庄重自豪,或风趣幽默,正好说明了五声,立刻被学生记住了。  相似文献   

7.
日语使役句     
于长宏 《世纪桥》2007,(6):138-139
本文主要对使役句的意义,使役句助动词的接续法,使役助动词的活用,使役句的构成以及由使役句构成的惯用表达等做了简单的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8.
第一句是: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可以使人高尚;权力也可使人堕落。第二句是:自古以来没有几个当官的死于饥寒,但死于敛财的每个朝代都有;人不可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能把人带入坟墓。第三句是:家有万担粮,一日只能吃三餐;家有千间房,一日只能睡一间;留给子女不义之财越多,对子女腐蚀越大。第四句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义之财包藏着行贿者的祸心,本想得到更多份外的东西,最终连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会失去。第五句是:人生最大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句老话叫“医不自治,鉴不自照”,是说每个人在对待自己时很难做到准确公正;西方也有句老话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是说每个人看别人往往看得清楚,看自己就不容易了。其实,上面两句简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另一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相似文献   

10.
马芳 《当代贵州》2009,(17):58-60
"追求无极限,发展无止境." 打开贵州永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的网页,最先跃入眼帘的,是以上两句铿锵有力的词句.虽为短短两句话语,雄心壮志却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1.
孟素 《党史文苑》2012,(19):11-14
"真"的内涵颇多,如真理、真实、真诚、认真、真正……这一"真"字,寓意深远,意蕴丰富,耐人寻味。彭真一生用实际言行生动响亮地回答了"名如其人,人如其名"和"名副其实"之真谛,时时处处闪烁着"真"的光芒,自始至终都保持了本真为人、求真务实的品格和作风。追求真理,走历史必由之路彭真生前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句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对前一句人们谈得较多,而对后一句则谈得较少。实际上,他经常对人们说,人生在世,要一辈子追求真理,服从真理。彭真自从青年时期接受  相似文献   

12.
肖遥 《廉政瞭望》2014,(13):73-73
阿朱和她丈夫“清道夫”就像那句话“人生有一半是问题.另外一半是如何解决问题。”前半句说的阿朱,后半句是说她老公。阿朱负责挣钱生活,她老公负责思索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幽默     
刘震云 《党建》2011,(10):48-48
《一句顶一万句》的写作对我最大的意义是使我跟文学的关系突然发生了变化。 过去我在写作品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有话要说,才写东西。到了《一句顶一万句》,我发现作者要说什么不重要,作品中的人物要说什么是重要的。比如说杀猪的、牧师老詹等等,他们要说的话比我深刻得多,也要广阔得多。当我由一个写作者变成一个倾听者,我每天写作不是在写,不是在听,是在倾听,我突然发现我写作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创先争优一辈子。”这是彭山1.68余万名共产党员喊出的铮铮誓言。一句句朴实的心里话,一件件平凡的身边事,如春风、似雨露,浸润彭山大地。  相似文献   

15.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一句名言。这句话改一下用在企业界,也应该是一句至理名言,即:"成功的企业其管理的基本原则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却  相似文献   

16.
你说我说     
《新湘评论》2010,(12):62-62
邓稼先最后留下了两句话。一句是“苦了你了”,当时我感觉得到,他对我很担心,不知道今后我该怎么办。还有一句是“死而无憾”,这句话是说他自己的这一生没有空虚的度过。  相似文献   

17.
目前,就《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所规定的法律后果,形成三种学说:其一,该条第一款前句所规定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属“被监护人的公平责任”;后句所规定的“由监护人赔偿”,属监护人的公平责任.其二,该条第二款系第一款后句的补充;前句所规定的属“被监护人的公平责任”;后句所规定的属监护人的公平责任.其三,前句所规定的属“授权法官‘可以’判决从被监护人的财产中支付,但并非‘必须’从被监护人的财产中支付”;后句所规定的属“对监护人作为基本的责任承担者的身份的确认”.这些学说均有不足.前句所规定的是一般性的、强制性的“责任财产”之增加;后句所规定的是“从”监护人“财产中支付”,且完全可以不设.从立法论而言,该条款应这样修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被监护人自行承担侵权责任;被监护人与未“尽到监护责任”的监护人承担连带责任,或者与“尽到监护责任”的监护人承担准不真正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8.
王录生 《当代贵州》2004,(12):26-27
提起贵州,多数人都知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三句老话.前两句讲的是自然环境,后一句是讲穷.所以包括自然环境在内,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贵州的自然环境究竟好不好?得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  相似文献   

19.
归国土     
到国土资源部工作后,耳顺之年,静下心来,回眸以前,酿得四句所谓感言:东南西北归国土,苦辣酸甜返璞真。学悟做造炼自己,是非功过有旁人。什么意思呢?反复琢磨之后,解释如下:前两句,大致是我的经历和感受。第一句的大意是说,由老家山东,去湖南,去山西,来北京,最后到了国土资源部,这叫"东南西北归国  相似文献   

20.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决定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培养不好、使用不好、留不住和吸引不了人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很难向前发展。2000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在谈到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时说:“我可以用前人的三句诗来表述,第一句是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句是郑板桥的‘千磨万劫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第三句是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就是说,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一要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