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是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双向互动中实现变革现实、创新理论的过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面临诸多困境和现实挑战。如何研究和认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动规律,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使得昔日阶层、地位、利益等相差不大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等"大众"发生了明显的阶层分化且对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也各不相同,乃至背逆了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政治追求,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必须正确面对并加以有效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有鉴于此,科学、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我们客观正视"大众"的阶层分化,准确把握"大众"所属的阶层属性,正确而科学地推进"大众化"。唯有如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可能富有成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可能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必须厘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处文化境遇和时代背景。从文化路径的维度分析,中国社会具有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文化路径、本土思想特色的民族文化路径和民众话语内涵的大众文化路径,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现实突破口。只有三重文化路径和谐共生、优化整合,才能构建起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艾思奇启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和探索。他的《大众哲学》一书富有中华民族的生活形式和风格特色,对于今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建构新路径等方面,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质上就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认真反思以往研究范式的局限性,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把大众化的理论成果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内化为人民群众稳定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知识、素质存在较大差距的大众不可能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对关涉到其自身利益政策的兴趣更大。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具体化,通过相关的政策传播向大众渗透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青年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尤其要重视在青年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青年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也是青年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方向。针对当前在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从改进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内容、方法、途径上入手,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7.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课题,只有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重点抓好三项基本工作:(一)切实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理论支撑;(二)准确把握大众需要致力于维护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认同基础;(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社会制度创新相结合,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营造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探索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思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以马克思主义掌握大众、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构建实践平台,以及在发展中保持统一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动态的路径构想,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9.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实现大众化的经典之作,它的成功经验与路径方法对于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实现大众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以满足大众现实需要为根本动力,以实现哲学创新为活力源泉,以推进哲学民族化为现实要求,以突出哲学大众化、通俗化为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不仅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新的历史起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指南。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决条件是创新发展两个交互作用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其价值要义在于共筑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根基,并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其基本原则在于系统化、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相统一,理论斗争和人民利益实现相统一,同一性、差异性相统一;其基本路向是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依托有效介体,重视学生群体。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对更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益机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以改善民生为利益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关注民生需求,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巩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的物质基础;必须把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同宣传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才能促使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关注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需要、发展需要以及需要的不同层次逐步解决,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实现群众对主流意识的认同与信仰,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文化观与其政治信仰是密不可分的。"大众化"是毛泽东文化观的一个显著特征。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开辟了文化大众化的新时代,文化应该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通过自下而上的群众性的"文化革命"运动,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从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这是晚年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主导思想。探讨毛泽东文化观与政治信仰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都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在当前我国社会思想剧烈变化的转型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面临着诸多现实性的挑战和问题。要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方法,使理论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召开座谈会、文献研究等多种形式,发现当代青年普遍认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青年化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网络等现代传媒已成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中国化的重要渠道。但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待加强和提高。当前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青年化,需要准确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逻辑和方法上的统一性,纠正长期以来简单生硬的宣传教育方式和学风文风,改革管理方式和体制,仔细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和任务。  相似文献   

16.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在实践过程中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导致在大众化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因此,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如何围绕人的"主体性"地位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下我们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巩固和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群众基础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法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意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实践需要。认清本质要求、把握时代特征、遵循实践诉求,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推动理论创新,而且重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把它作为党生存发展、履行自己伟大使命的重要保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党提出的理论工作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