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不当就会给青少年带来生理伤害、心理伤害、认知伤害、道德伤害、人格伤害以及隐私权伤害。我们认为青少年道德自律意识缺失、家庭伦理教育缺位、学校伦理教育缺失、社会伦理环境不完善、网络伦理建设不规范等几个方面是造成青少年网络伤害的主要原因。减少青少年网络伤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应当从加快网络道德建设、改革教育理念、开展家庭伦理教育、营造和谐的社区伦理氛围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现代性问题。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本源是网络文化的特性,实质上是现代性危机,就其本质来说是网络文化危机。解决青少年网路道德危机问题要从文化自觉、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移、青少年的网络文化建构、超越现实生活和核心价值取向着手,在生活体验中提升青少年网络素质。  相似文献   

3.
党和国家一直都对青少年寄予厚望,重视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他们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网络空间是其重要的生活发展空间。但是从当前来看,青少年网络空间失范现象比较严重,为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网络空间道德的培育,这既有利于健康的网络空间建设,也有利于青少年道德素养的提高。对青少年进行网络空间道德培育,要注重丰富其网络空间道德认知,培育其网络空间道德情感,强化其网络空间道德责任,规范其网络空间道德行为,从而形成网络空间良好的道德风尚。加强新时代青少年网络空间道德培育从路径上来说,要加强青少年网络空间道德教育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自律行为、营造全社会良好网络道德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干部道德自律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干部人事制度中有关的道德法律制度尚不够健全,因此,要健全干部道德自律机制,首先必须完善有关的道德法律制度,这是道德自律机制的基本框架结构,可称之为自律机制的硬件,它是自律意识产生的环境条件;而干部的自律意识则可称之为自律机制的软件。只有使道德法律制度与干部内心自律意识形成有机系统,干部道德水平的提升与干部道德法律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之间方能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5.
网络虚拟社会正在改变现代民众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在给网民带来便捷、愉悦和机遇的同时,也容易导致网络暴力、网瘾、网络色情等问题,乃至网络黑客、人肉搜索、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问题。诸如此类网络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网民主体的道德素养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得一些不能自制自律的网民在网络世界可以信马由缰、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网络虚拟社会的双刃性,也会导致网民主体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之间的分裂,人性恶的一面可能会被放大,个人的道德感也会弱化。所以,网络虚拟社会的治理需要加强和倡导广大网民的道德自律,通过道德自律来促成网民的道德他律,网络道德自律与他律的紧密结合,使得社会发展进程达到一种和谐稳定状态。相对于他律手段,网络道德自律的调控效果更为稳定和持久,是一种低成本而高效率的规范约束机制。因此,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和应用日益普及的当下,发挥道德自律的独特功能,强化网民主体的道德自律,积极培养适应网络社会交往的自律意识,显得尤为现实和急迫。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引起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有主观、客观和社会原因;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应着眼于青少年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开放性、隐匿性、虚拟性和复杂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应深入开展课外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占领学生思想阵地;应健全规章制度和网络监管,不断提高学生网上行为的自律意识;应加强网络教育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应加强网络伦理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网络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我国青少年群体的思想道德现状主要表现为:网上有害信息泛滥使青少年的思想认识受到毒害;网上道德弱化,青少年行为失范;青少年网上人际交往出现偏差;网络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等方面。作为一项全新的社会教育方式,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加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加强网络信息管理,营造健康教育环境;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本文从剖析提升青少年网民素质的时代价值着手,结合青少年网民的主要特征分析,提出了青少年网民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努力培养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网民,从而促进网络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是引导青少年正确应对网络"双刃剑"的重要而有效的举措.本文分析了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重点探讨了学校、传播媒介、家庭和其它社会机构等四个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