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的丈夫自2007年外出打工至今毫无音讯。我带着5岁的女儿独自生活。在这期间,我丈夫没有给家里寄过一分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非常辛苦。请问,在我丈夫不在的情况下,我能够到法院申请离婚吗?  相似文献   

2.
问:我丈夫是厂里的一名业务推销员,出差去成都,在返厂途中不幸发生车祸,造成我丈夫脑部、胸部严重受伤,目前仍然处于昏迷状态。医生认为我丈夫的伤势结果有两种,一是保住性命也只能是终身痴呆,完全失去劳动生活能力;二是可能死亡。作为病人的妻子除衷心希望他早日康复外,但也得面对现实,不管出现哪种情况我都非常想知道企业职工伤残与死亡后的待遇有何规定。因此,特来信咨询贵刊为解决我丈夫的伤、亡事故作好准备。   读者:秦安玉 秦安玉同志:   根据你来信谈到的情况,我们首先认为你丈夫出差发生车祸事故属工伤范畴。…  相似文献   

3.
三年前的冬天,公公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丈夫整天郁闷烦躁,我又下了岗,做买卖还赔了本。家庭的变故和生活的挫折,让原本开朗的我变得一蹶不振,时常追问生命的价值,几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丈夫拿同家的一摞报刊里发现了一本《党建文汇》,百无聊赖之际,我随手翻翻,丰富多彩的内容立即吸引了我。我贪婪地读着,甚至忘了做午饭,直到婆婆提醒,我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杂志。从此,我迷恋上了《党建文汇》。  相似文献   

4.
《北京支部生活》2010,(10):70-70
我丈夫与栾某是多年的好友,曾先后借给栾某200万元。现在,我丈夫去世了,我想要收回这笔借款,栾某却一口否认。我出示了借条,内容是“今从侯某处收到80万元,包括之前的120万,共200万元”。但栾某称这笔钱不是个人借款,而是我丈夫生前与其共同投资所支出的。请问,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一江春水 《党课》2012,(2):81-81
一对日本中年夫妇,生活无趣,丈夫每天对妻子呼来喝去。妻子实在忍受不了,拿烟灰缸砸破了丈夫的脑袋。昏迷的丈夫被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他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瘤。  相似文献   

6.
我与丈夫结婚两年了,但婚姻生活并不美满,丈夫时常因琐事与我闹气儿出去酗酒,回到家对我又打又骂,我忍无可忍打算用法律保护自己。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我能在提出离婚要求的同时向法院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吗?  相似文献   

7.
连谏 《党课》2011,(24):73-74
私底下.我曾为她多次呜过不平,因为曾目睹她的丈夫明明自己拿着感冒药盒却还要问她:饭前还是饭后吃?一次吃几颗?我们一起旅行时,她丈夫一日不知要电她几遍,无非是干净袜子放在哪里了?收煤气、水费的人等在门口,他却挖地三尺都找不到缴费卡……诸如此类的事情总发生在她的婚姻生活中,为此,我时常取笑她的无底线贤良主义,把在事业上雷厉风行的男人生生贤惠成了生活低能儿。  相似文献   

8.
白建国 《党建》2011,(9):40-41
40年前,当时我还是一个刚入伍的战士,在青海遇到一位红军长征时流落在草原的红军老妈妈。她17岁跟随红军长征,在部队行进到青海草原时部队被白匪打散,她逃离虎口流落到草原,嫁给了当地牧民。虽经历了几十年的草原生活,但她始终没有忘记组织,没有忘记她的红军丈夫。她把红军丈夫临别交给她的珍贵资料装在一个牛皮囊里,  相似文献   

9.
谭柯 《当代党员》2014,(7):31-31
2014年3月的一天,潼南县桂林街道小舟村。拿起电话,陈俭凤突然有些忐忑:“他们会帮我吗?”29岁的陈俭凤是一名残疾人。前些年,她嫁到了小舟村,丈夫也是一名残疾人。两口子结婚后一直靠吃低保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我来自广东,来到了新疆兵团生活,不但有生活习惯的比对适应,也有对兵团人文的深深感触。我出生在广东,从没想过要离开它。可是当丈夫结束了12年广东军旅生活后,决定回到他的家乡——新疆兵团二师二十四团。这个决定遭到了父母极力反对,他们的爱让我犹豫彷徨,经过长时间的心理战斗后,我还是决定跟随丈夫到新疆兵团。2012年12月22日,我们踏上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5个多小时后,从  相似文献   

11.
我曾经读到一篇写海难的文章。文中说,一艘游轮在茫茫大海上,触礁沉没,万分危急中,一艘救生船驶到一对夫妇身旁,但只可以一人上船。夫妇俩紧紧拥抱,妻子满含热泪看着丈夫,所有人都认为,丈夫是要心爱的妻子上船逃命。不料,丈夫却推开了妻子,自己跨上了救生船。可想而知,这个丈夫的行为,遭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谴责。  相似文献   

12.
陈黎 《党员文摘》2007,(4):40-40
她是一位警察的妻子.快要临产了。她拉住正准备出门执行任务的丈夫,说:“你今天陪我去医院做最后一次检查吧。别人检查都有丈夫陪着去.而我每次都是一个人。弄得旁人都怪怪地看着我。再说,我大着肚子一人去医院实在行动不便。你不知道。我每次挤公交车时多想有你在身边扶我一把.拿药时有你去排队,检查时有你扶进扶出……”她这么说着的时候。泪水已经在丈夫眼眶里打转了。  相似文献   

13.
我和丈夫从恋爱到结婚经历过浪漫和甜蜜。婚后四年,他忙于事业和应酬,与大多数夫妻一样,我们的感情进入一种现实的平淡。我穿行于柴米油盐与家庭琐事的巷道。丈夫缺少了那份女人最需要的浪漫情愫。我时常自我安慰,这也许是一种极自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就我没白吃     
周末,我们多年未见面的高中同学要在天安酒店搞一次同学聚会。毕业后,好多同学都混得有模有样,我却在一家工厂当制图员,每月和丈夫一起靠着不多的收入撑着一个家。我本不打算去。可禁不起同学们的一片盛情。走时,丈夫正在帮儿子复习功课,儿子就要上初中了.为了上一所好中学,这段时间丈夫没少操心.到处托人,至今还没着落呢。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我是农三师四十二团老军垦张登明的遗孀李淑仙。几十年来随丈夫开荒造田、挖渠引水、修房建场、放牧种地,但由于本人没有文化,不懂政策,一直是帮助丈夫完成工作任务,并没有与四十二团建立劳动关系而办理转工手续。丈夫去世后,我失去了经济来源,再加上本人年事已高(76岁),无能力料理生活。为此,我找过组织、找过领导,要求有关部门给我发退休工资,甚至我还到法院与四十二团打过官司。但由于我不具备享受退休的条件,官司打输了。但组  相似文献   

16.
我们家和许多幸福的家庭一样,是一个平凡而又平凡的3口之家,女儿、丈夫和我。自1993年组建家庭以来,我们夫妻已携手走过了15个春秋冬夏。15年来,一切都是那么普通而又寻常。但因为心中的那份爱与责任,我和丈夫一起共同经营着生活,将平淡无味、三点一线周而复始的家庭婚姻经营出浪漫与温馨……  相似文献   

17.
默数九十九     
星期天丈夫陪妻子逛商店,一路上,妻子有说有笑,兴致勃勃。正当妻子一遍又一遍地在商店里试穿衣服时,丈夫身上的呼机响了:他低头一看,呼机上清楚地显示着:“饭做好了,快来我家。柳小姐。”柳小姐是何许人?丈夫怎么也记不起来。正当丈夫纳闷的时候,妻子过来了:“谁在呼你啊?”见丈夫神色迟疑,妻子夺过呼机,顿时脸色大变,她气愤地冷笑着说:“好啊,柳小姐请你去吃饭,你快去吧!”“天晓得是哪个柳小姐,”丈夫赶忙解释。“只怕是你心中有鬼吧!”妻子眼睛瞪得大大的。“我能有什么鬼!”丈夫有点生气了。  相似文献   

18.
茶话     
我家人不嗜烟酒,但爱喝茶。我和丈夫李锐一年要喝掉10多斤茶叶。买茶,就成了我们生活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俩都不是那种雅士闲人,喝茶并不讲究,解渴而已,正所谓妙玉口中的那号“蠢物”。何况生在北方,生在一个不产茶叶的黄土高原之上,又非名门之后或是架子不倒的...  相似文献   

19.
种爱     
她病了13年,丈夫疼了她4700多天,爱了她4700多天,13年是丈夫用坚实的肩膀挑着生活重担,用善良宽厚的情怀拥着残疾的她走过来的。其中的滋味只有她知道,内疚和幸福在她心里交织。丈夫在她心里种的那朵倾注浓浓爱的花儿。美丽得让所有的人欣羡和惊叹。  相似文献   

20.
我的丈夫李元胜是《重庆日报》副刊部主任,我是《重庆商报》下属《经营商报》杂志的编辑部主任,今年9月开学,我们的儿子就上高中了。 我们家被评为重庆市学习型家庭后,又被评为全国学习型家庭,这是前两年的事。我们好像没什么惊喜,因为学习对于我们一家来说,就像吃饭穿衣睡觉一样自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细节,我们从中获取营养,快乐而充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