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浩 《唯实》2010,(11):21-24
造成决策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验不足形成的,有信息不灵或不准确形成的,有决策者刚愎自用独断专行造成的,也有某些决策者为私利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有意识地选择采纳有明显缺陷的方案造成的,等等。决策失误的原因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决策不民主,盲目追求政绩,思维方式僵化。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的文献采访过程是不断决策的过程,而决策有正确决策和错误决策,错误决策可分专制、盲目、短视、多头、从众,趋利等六种类型,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3.
关于王明右倾错误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三点看法:一是通常以王明在1938年3月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确定和普遍地实行以运动战为主,配合以阵地战,辅之以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和7个“统一”为例,说明王明坚持右倾主张,但实际有误。二是王明右倾错误,主要不是在理论、认识方面的问题(虽然也存在认识方面的错误),而是在处理统一战线和国共关系的具体问题上,他不能坚持原则,应对乏力,表现右倾。三是王明在抗战初期的最大错误是把个人凌驾于中央之上,在组织上闹独立性。这是王明抗战初期错误的主要问题,也是其犯错误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周念忠 《探索》2002,(4):141-144
长期以来,党史界对我党早期的领导人陈独秀的评价基本上是否定的“一边倒”。本文论述了陈独秀在党的创立时期和大革命时期的七大功绩和主要错误,揭示了陈独秀从一个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蜕变为一个机会主义者的过程及其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5.
张金玲  段钨金 《世纪桥》2010,(11):127-128
类推在英语发展中是有力的内在推动力,也是一种值得掌握的重要的学习方法。本文就类推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要概述,并提出错误类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后期,晚年的毛泽东在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接二连三的挫折和失误.关于毛泽东晚年犯错误的原因,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多种观点.本文将就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并作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7.
李准 《新湘评论》2007,(7):63-63
写文章、搞评论,观点有对错,水平有高低,历来如此。真理总是愈辩愈明。但是.文章中如果出现知识性乃至常识性错误.那就是一种“硬伤”,为学人所诟病。当然,文章写多了,偶尔出一点硬伤也在所难免,知错能改就好。现在的问题是.这种硬伤越出越多,大有蔓延和升级之势。  相似文献   

8.
博古在主政中央期间(1931年9月—1935年1月)犯了教条化错误,给党、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造成重大损失。博古之所以犯错误,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他的留苏经历、独特的上台方式和当时的政治生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全面分析博古犯错误的原因,既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评价历史和人物,又可从中得到启示,以为今鉴。  相似文献   

9.
毛瑞杰 《湘潮》2013,(8):8-9
美国学者傅高义写的《邓小平时代》一经出版就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评价。由于种种原因,书中有不少瑕疵,有的是史实错误,有的是语言表述不准确,还有的是前后自相矛盾。本文选取几个比较明显的史实错误进行分析和纠正,旨在为该书再版修订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立三曾犯过“立三路线”错误。但他从不讳过饰非,而是经常向人们作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然而在晚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却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突破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使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聂双双 《党课》2013,(10):122-123
关于营养学的知识,很多人有不少错误概念,你是否清楚呢?请试判断下面说法的正确性,测验一下你的营养知识。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错误产生的根源、判断错误的标准、错误的性质、纠正错误的原则和方法、对错误的正确态度所做的分析和论述,形成了有丰富内容的错误观。  相似文献   

14.
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大革命时期的右倾错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共产国际用来指导中国革命的东方战略,其核心内容是强调反帝革命。而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必须将反封建与反帝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于是,共产国际的指导路线与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就发生了部分脱节。由于强调反帝革命,共产国际和联共(布)领导人就十分看重国民党及其军队。一方面,苏联在自己经济并不富足的情况下,拿出一定经费来支援国民党的军队建设,力图在中国培养和训练反对帝国主义的坚强武装力量。另一方面,当国共之间的矛盾有可能影响到统一战线的存在时,共产国际和联共(布)领导人宁肯要共产党让步,以使国民党右派及其领导的军队留在统一战线内,也不同意对国民党右派进行坚决反击;他们甚至不惜以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领导人的好恶程度,来对待反封建的土地革命。很显然,共产国际东方战略内在的规定性,是大革命时期右倾错误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5.
彭欣  文援朝 《唯实》2003,3(3):14-17
邓小平认为 ,错误是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事物的发展规律或实际状况不相符合的认识和实践。他对错误的特性的认识 ,主要表现在对错误的特征、错误的规模与程度、错误的多重价值、错误与真理的关系的认识上。邓小平的错误观 ,是他对马克思实践论反思方式的充分运用 ,也是他对发生在自己、他人或团体的认识错误与实践错误的一种哲学认识。  相似文献   

16.
将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原因置于中国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再检视,主要是着眼于中国这个东方小农大国的经济基础,近现代以来的社会演进,马克思主义的传人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中国革命以农民武装斗争为形式的阶级斗争实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反对内在的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来的殖民侵略斗争过程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使中国社会内部造成一种态势,在主观的、客观的、历史的、现实的各种条件相互交错的情况下,最终导致毛泽东步人错误境地。本文从新的视角具体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与毛泽东晚年失误的社会成因,向社会主义“穷过渡”之五大要素的综合作用,“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时期何以成“纲”,毛泽东所开创的社会主义道路与“乌托邦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幸福     
正幸福是什么?当你屡次三番地求爱,终于得到对方同意的时候;当你正为贫困发愁,瞬间获得巨额头彩的时候;当你罹患绝症,医生告诉你诊断错误的时候;当你孤独不悦,亲朋好友打来电话慰问的时候……这些大幸福、小幸福每个人都会遇上,尤其小幸福,每天飘然而至,令人不能觉察。记得1985年冬天,一天夜里我被叫去看古董,回来时已是下半夜了。我骑着自行车,又累又冷又饿,远远看见路灯下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认为,社会生活就是实践,实践是社会的实践。因此,人的生存就是实践,要实现实践方式的转变就必须对实践的背景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但是由于认识是一个过程,人们的思想往往会落后于现实,因此,在实践中会犯有错误也是必然的。这并不可怕,关键就在于要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这样人的实践就会不断向前发展,最终进入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实践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9.
20.
姜晓丽 《探索》2011,(4):8-11,27
邓小平的错误观具有四个认识维度,即追寻认识前提的哲学反思、尊重典范事实的历史批判、挖掘指引未来的探索方法和充实人的本质的生成方式。运用这种错误观思想,要坚持客观原则、理性原则和发展原则,把历史的真实性、标准的正当性和经验的合法性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