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太原市南郊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 180 0只海兰蛋鸡 ,产蛋率平均达到 93 .0 %时有 2 40只鸡陆续发生以产畸形蛋、产蛋量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发病数占养鸡总数的 13 .3 % ,死亡 86只 ,死亡数占发病数的 3 5 .8%。1 临床症状病初精神萎靡 ,食欲不振 ,呆立嗜睡 ,产蛋率下降至 76.0 % ;随病情发展病鸡产软壳蛋、畸形蛋 ,严重者甚至停产 ,精神极度沉郁 ,卧地不动 ,羽毛蓬乱、无光泽 ,肛门周围羽毛粘有带蛋清或卵黄碎块的排泄物。后期由于发生急性卵黄性腹膜炎 ,伴有体温升高、拉稀、脱水、消瘦、眼球下陷、喙发黄干燥等全身症状 ,最后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西郊农场知青鸡场,1984年三月中旬,在两群共9400只正处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鸡中发现部分鸡只神情不安,痒觉难忍,不停地啄咬翅膀下、胸部两侧、尾荐部和泄殖腔周围皮肤。检查病鸡见被啄咬处羽毛蓬乱,有不少脱落的碎羽毛,皮肤上有小米粒大至绿豆大、暗红色小点或斑,其上覆盖多量麸皮样脱屑。疾病蔓延迅速,病鸡不断增加,到5月底,已有大约2/3的鸡只罹患此病。病鸡日渐消瘦,产蛋量下降。在短短的一个半月内,一群鸡的  相似文献   

3.
产蛋鸡患可愈疾病期间及愈后,对其产蛋率的影响程度如何?是否仍有继续作为蛋用的价值?这不能不为广大养鸡者所关注。兹将有详细记录的10种可愈鸡病的影响产蛋情况简介如下,试图从侧面作出近似的估计,为养鸡户提供信息和预报。 (一)传染性喉气管炎 长沙市郊东岸乡王某1981年饲养的22只开产103天的来航鸡,发生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死亡4只,致死率18.1%。康复的18只鸡平均停产20天,最长25天,最短16天;病前30天产蛋率为83.06%,病愈后30天为42.67%,第二个月为50%,第三个月为54.7%,以后未再提高。与未病的同龄鸡作同期比较,约下降30%左右,还成为该养鸡户  相似文献   

4.
输卵管脱垂又叫输卵管外翻,俗称脱肛,是产蛋母鸡常见病,外翻的输卵管多被其它鸡只啄食而严重影响产蛋,甚至导致鸡群发生啄肛癖。发生原因初产鸡在育成期限饲不够,体况肥胖,使肛门周围组织弹性降低,产道受阻;产大蛋、双黄蛋、畸形蛋等使产蛋困难而致母鸡过分用力努...  相似文献   

5.
1999年秋以来 ,上海市临近地区刚上笼的成年鸡 ,出现一种以产蛋下降为特征的传染病。感染同龄鸡可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同的临床表现 ,经小白鼠接种与病原分离培养和鉴别培养 ,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并经血清学检测排除了鸡新城疫、产蛋下降综合征和禽流感等 ,综合诊断为假单胞菌引发鸡群产蛋下降。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蛋鸡发生较多 ,由于蛋箱经常往返于各个鸡场 ,饲养至 2 0 2 2周龄上笼后陆续开始发病。鸡群鸡精神尚可 ,仅有少量拉稀症状 ,主要表现为产蛋下降 ,死亡率为 1%左右 ,发病率达 2 0 %以上。用恩诺沙星治疗基本上可控制疫…  相似文献   

6.
小苏打有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缓解热应激、增加采食量、促进肉鸡生长和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作用 ,是饲养畜禽常用的药物 ,但产蛋鸡对小苏打较为敏感 ,应用不当易引起中毒。发病情况 章丘市明水镇养鸡户张某在半开放式鸡舍内笼养罗曼褐壳蛋鸡 32 6 0 0只 ,自配饲料饲喂。 2 0 0 1年 7月 16日 ,为预防热应激 ,在配制饲料时添加了小苏打 ,17日开始饲喂 ,18日发现鸡群采食量下降 ,精神沉郁 ,粪便变稀 ,产蛋率由 89%下降为 85 %,19日又降至 81%。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 ,反应迟钝 ,严重者两翅下垂 ,闭目嗜睡 ,采食量明显减少 ,饮水增加 ,排白色稀便。…  相似文献   

7.
1988年5月,某个体户饲养的2500只蛋用鹌鹑,至55日龄时突然发病,至第5天共死亡160余只,病鹑占50%,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临床症状 病鹑体温升高,食少,喜饮水,缩头,翅膀下垂,羽毛松乱,呼吸快而短促,频频排出黄绿色的稀粪,并沾染在肛门周围的羽毛上,最后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8.
1999年 11月郑州市某种鸡场的一批罗曼褐种鸡出现大批死亡 ,并产下大量的软壳蛋 ,怀疑为某种传染病。经对鸡群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 ,确认为系人工授精操作不当引起的鸡卵黄性腹膜炎。1 发病情况该种鸡场有密闭式成年鸡舍两栋 ,每栋鸡舍有母鸡笼位约42 5 0 0个 ,鸡群育成效果较好 ,在 19周龄进入性成熟期后产蛋率上升速度较快 ,2 3周龄产蛋率达 5 2 %时开始进行人工授精 ,此后产蛋率继续上升 ,2 7周龄产蛋率达 92 %。其中一栋鸡舍的鸡群在 2 8周龄开始出现死亡 ,产蛋率下降 ,在此后的几周内一直如此。至 33周龄鸡的死亡率达 6 %以上 …  相似文献   

9.
1999年 5— 6月 ,当地养鸡户鸡群暴发了一种以呼吸困难、咳血、产蛋率下降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1 发病情况1999年 5— 6月 ,当地养鸡户饲养的褐壳蛋鸡十多万只发病 ,发病鸡多为 2— 6月龄 ,其中 3— 4月龄青年鸡占 41% ,育成鸡占 16 % ,最小发病鸡为 2 0日龄 ,最大发病鸡为 15月龄 ;鸡群感染率在 90 %以上 ,死亡率为 10 %— 2 0 % ,蛋鸡产蛋率可下降10— 2 0个百分点。据调查 ,当地养鸡户均按以下免疫程序进行过免疫接种 :7日龄时用新城疫LoSata滴鼻 ;14日…  相似文献   

10.
鸡的卵石症     
鸡的卵石症是一种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的疾病,表现慢性经过,往往不易被人们发现。1978年西藏拉萨市某鸡场饲养来航鸡62只,其中两年以上的产蛋母鸡40只,但产蛋率很低,在产蛋旺季平均每天只产蛋7~10枚。我们在这一鸡群的10只剖杀鸡和一只死亡鸡中共发现5只患卵石症母鸡。 (一)临床症状 患鸡精神沉郁,行动迟缓,产蛋停止,后腹部下垂。老年和个体大  相似文献   

11.
运用卵黄检测鸡减蛋综合征抗体陈明勇万永红陆建培(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鸡减蛋综合征是导致产蛋鸡产蛋率下降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减蛋综合征病毒属于禽腺病毒属,主要感染产蛋鸡群,表现为群发性的产蛋量减少,产软壳蛋、畸形蛋,蛋质低劣等。目前...  相似文献   

12.
取37周龄父母代AA种鸡880只(母鸡800只,公鸡80只)随机分成4组,研究中草药制剂金鸡散对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4周,统计各组产蛋率、蛋重、蛋形指数及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结果采用金鸡散按高(20 g/kg)、中(10 g/kg)、低(5 g/kg)3个剂量拌料,连用5 d,对蛋重、蛋形指数均无不良影响,同时可显著提高种鸡产蛋性能及蛋孵化性能,在3个剂量组中,以中剂量组应用效果最为明显,同对照组相比可提高产蛋率6.2个百分点,孵化率及健雏率亦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3.
减蛋综合症—1976是产蛋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患鸡表现出产蛋率下降、蛋壳异常、蛋体畸型、蛋质低劣等症候。本病可使鸡群产蛋率下降10~30%(McFerran等,1977),蛋的破损率可达38~40%(Darbyshire, 1980)。在欧洲,本病已被列为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四种主要病毒性传染病(即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新城疫、禽脑脊髓炎和减蛋综合症—1976)之一(JF. Bouquet, 1980)。 1976年,Van Eck首先在荷兰描述了本病,并命名为减蛋综合症—1976(Egg-drop syndrome—1976),简称EDS-76。法国称之为软壳蛋病(Soft shelled egg disease)。1977年,人们分离到EDS-76的病原体。迄今欧洲的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西德、瑞典、丹麦、挪威、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苏联、西班牙、希腊、卢森堡等;非洲的安哥拉、尼日利亚;美洲的美国、阿根廷、墨西  相似文献   

14.
鸡非典型新城疫病毒与大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治郑州郊区某养鸡户笼养罗曼褐壳蛋用鸡2600只,230日龄时发病,1周后产蛋率由85%下降到36%,死亡鸡由每天2~3只逐渐增加到20~30只,经诊断为非典型新城疫病毒与大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临床症状鸡群产...  相似文献   

15.
蛋用雏鸡维生素E缺乏症的诊治我县一个体养鸡场从某场引进京白Ⅱ系2月龄蛋鸡3000只,用带来的饲料饲喂10天后发生维生素E缺乏症鸡910只,治愈680只,诊治情况如下。症状 羽毛松乱,闭眼呆立,肛门羽毛粘满及白色粪便,少食或不食,喜饮冷水,多数运动失调...  相似文献   

16.
(一)发病情况 四川省万县部分鸡场和养鸡专业户的鸡群,产蛋量急剧下降,并陆续发病、死亡。笔者于1983年8~9月调查5个养鸡场(户)共养鸡9267只,发病8466只,发病率为91.4%。其中产蛋鸡1588只,死亡444只,死亡率为28%;仔鸡7679只,死亡7258只,死亡率为95%。产蛋鸡发病前,月产蛋平均787斤,发病后月平均产蛋241斤,产蛋下降669.4%。病期产的蛋孵化率只有69%,孵出的雏鸡死亡率为97%。  相似文献   

17.
1991年7月30日,发现我国群养的孔雀雉中有13只精神萎顿,呆立一角打瞌睡,不愿意活动,人为惊动活动片刻后又伏地休息;食欲减少或废绝,口渴,饮水量约为平时的3倍;部分病雉拉稀,肛门周围粘有灰白色或发绿的排泄物;所有病雉体温升高至43℃~44℃,有的还出现阵发性扭颈或翅腿麻痹,不能站立。病发后肌注氯霉素、口服土霉素  相似文献   

18.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贵州株的分离及病原特性研究李永明汪德生李梅(贵州农学院动物科学系贵阳550025)1995年4月,在贵州省某养鸡场37周龄的艾维茵父母代种鸡群中,突然出现产蛋大幅度下降。鸡群发病前日产蛋率为71.7%,发病后产蛋量呈直线下降,第9d下...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 6月 ,甘肃省正宁县某鸡场发生了一起以蛋鸡不断零星死亡、病鸡消瘦、脚腿麻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笔者通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初步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继发大肠杆菌病 ;后经陕西省某大型种鸡场鉴定 ,进一步得到确诊。随即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使该病基本得到了控制。基本情况 该鸡场为存栏 4 0 0 0只鸡的小型鸡场。鸡舍为 2排。前排饲养 2 0 0 0只 2 0 0日龄左右的蛋鸡 ,产蛋正常 ;后排饲养 2 0 0 0只 12 0日龄左右的蛋鸡。起初 ,蛋鸡不断零星死亡 ,少则每日死亡 3~ 5只 ,多则死亡 7~ 8只 ,最多的 1日死亡 13只。发病后饲养…  相似文献   

20.
将 12 0只 19周龄依莎蛋鸡随机分成A、B、C组 ,分别饲喂总磷含量为 5 .8、4 .4和 3.0g/kg的日粮 (相应的有效磷含量分别是 4 .0、2 .5和 1.0 g/kg) ,进行缺磷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及内分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B组与A组间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 ;与A、B组相比 ,C组产蛋率、体重、蛋壳品质及骨密度 (BMD)均显著下降 (P <0 .0 1) ;各组间血钙、血磷含量无显著差异 ;C组碱性磷酸酶 (AKP)活性和血液骨钙素 (BGP)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 (P <0 .0 1) ;从试验开始到产蛋高峰期 (33周龄 ) ,A、B和C组雌二醇 (E2 )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但随后E2 水平则呈下降趋势。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总磷含量为 4 .4 g/kg时有助于提高和改善蛋鸡生产性能 ,若日粮总磷含量低于 4 .4 g/kg ,则会降低产蛋率、蛋重、蛋壳品质及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