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佑生 《理论前沿》2003,18(17):13-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司法体制改革列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第六个问题,表明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明确指出了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的思路和重点。这是今后进行司法改革的行动指南。我认为司法体制改革关键要在体制上做文章,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一)确立司法“两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在党内和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事业的领导核心,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宪法还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理论上讲,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司法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制度创新,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对自身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自我创新,是检察机关为实现对自侦案件的外部监控所设置的监督机制,完全符合党的十六大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实现“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又一具体措施,彰显了检察机关追求公平正义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正正义,”新一轮的司法体制改革就此展开.2014年6月《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率先被中央批准,随后上海确定包括1家中院、3家基层法院在内的4家法院作为试点法院,开始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根据《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内容,基层法院试点内容主要是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和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解决的是“权”的问题,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解决的则是“人”的问题,而无论是“权”还是“人”,都是法院最主要的审判资源.本文对基层法院审判资源优化的探讨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  相似文献   

4.
司法改革的成功与否依赖于针对司法机关的组织和程序上的制度设计,欧洲司法委员会同盟发布的《欧洲司法改革报告2011-2012》在组织和程序设计方面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建议,中国司法改革可以借鉴和吸收有益的欧洲经验。结合中国特定的司法语境,中国司法改革应该首先着眼于以“司法职权配置和案件分配管理机制”为重心的内部性体制改革,然后逐步转向法院在组织、财政、人事上的相对独立。循此路径,中国司法改革应该是渐进的并最终将会通过宪法修改来完成。  相似文献   

5.
我国司法改革的现实思考与理论检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司法改革的社会背景 二十世纪末,中国司法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决策第一次在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被正式提出,由此,司法改革成为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又一个热点P对于我国司法制度变革的社会背景,有学者将司法制度改革的背景视同于八十年代末期展开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产生的背景:“尽管在时间上,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早于当前全面铺开的司法改革,司法改革发轫于审判方式改革。但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整体司法改革产生的背景和内发性动力是基本一致的。”(2)虽然我国司法领域中进行的审判方式改革与司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司法体制改革是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开展的由上而下的一种改革活动,它和整个中国的其他改革一样,是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的.2002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司法体制改革,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04年成立了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对司法体制改革进行了统一部署;2008年12月,党中央转发了《...  相似文献   

7.
2012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民事诉讼法.新法从基本原则到具体制度对民事诉讼及纠纷解决机制做了较大的修订和补充,这是近年来我国司法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此次修法顺应了诉权保障宪法化和国际化的趋势,是“接近正义”理念在司法改革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然而,司法改革是一项浩大的系统性工程,改革的过程必然持久且充满艰辛.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改革应更加注重整体性、统筹性的设计,从而实现司法各要素全方位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清末修律中的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终结了千余年的封建司法传统,把具有进步色彩的新型刑事诉讼模式引进中国。但由于缺乏政治、文化和社会基础,那次改革未能成功。重新思考清末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成败得失,在我们今天选择刑事诉讼制度现代化道路时,只有坚持理性的“拿来主义”,才能促进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正>10月10日,湖北省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全国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精神,总结全省司法体制改革前一阶段试点工作,对全省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出席会议并讲话。李鸿忠指出,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要坚持遵循司法规律,结合地方实际,确保改革有利于司法机关更好地履行职责使  相似文献   

10.
监察体制改革是当前影响检察权设置和运行最为直观的司法改革,为检察机关作出自我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是检察机关进行自我审视和重新定位的重要历史节点。客观分析监察体制改革的影响、检察权运行的现状及内外部环境,是深化检察机关改革与完善检察权运行的起点。优化检察权运行的具体路径包括:坚持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规范“大部制”改革中的“捕诉合一”;限制业务部门的职能;实质化权力清单;建立案件衔接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政府改革论纲》一书对政府改革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该书一方面提供了政府改革研究的一个总体框架性认识,考察了政府发展的四个阶段和政府模型的历史演变,进而提出了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另一方面,运用了复杂系统思维的方式来分析政府管理的社会系统,并对针对全球化浪潮的“国际行政”这一新概念作了更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英国警界在20世纪80年代实施的“警务私有化”改革就是一场打破公共部门对警察服务的垄断,把一部分警察服务市场化,让公众能在市场上自由选择其满意的警察服务的改革。它是在公共选择理论和新管理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包括对警察机构的内部改革和外部改革两方面。它对我国的公安工作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由于全球化的挑战和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失灵,在西方发达国家继而蔓延全世界,出现了一股行政改革的浪潮.当代行政改革倡导公平、民主、社区主义和合作的理念,形成了新的公共管理模式.这一切对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行政改革具有着深刻的借鉴价值和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4.
行政文化是指一定的国家政府在长期的公共行政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行政科学文化和行政价值文化。行政文化对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一方面表现为行政文化对政府机构改革的智力与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表现为行政文化对政府机构改革的理念与道德支持。为了更好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必须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其中应以行政价值文化的建设为重点。由此我们应当大力培植公仆价值理念,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树立良好的行政作风。  相似文献   

15.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结合我国的国情,现阶段我国的侦查体制改革应完善警检关系,建立新型侦检模式;调整侦查体制的中央事权和地方事权关系,加强我国上级警察机关对下级警察机关的控制,以遏制我国警察权力运作的过分地方化;进一步调整侦查工作的格局,建立侦查破案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监所暴力行为使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屡屡发生,暴力越狱恶性案件抬头,人民群众反应强烈。不仅影响监管场所的管理秩序,严重损害了司法干警的形象,同时也侵害了在押人员的合法权利,危害社会治安的和谐稳定。监所暴力行为的产生及频发,有其复杂的主客观原因,我们应从司法体制、监狱设置体系、罪犯心理研究、法律监督、协调、完善法律、监所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着手,进行监所改革,有效遏制监所暴力。  相似文献   

17.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方略 ,要实现“依法治国”必然要进行司法改革。司法改革的目标是保证司法公正。真正做到司法公正 ,必须要理顺人财物管理体制 ,保障司法权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合理配置司法权力 ,公开司法活动 ,强化监督制约 ,建立科学的管人用人机制 ,同时还要理顺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浅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形势下环境因素、技术要求、社会心理系统以及战略目标等对城市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取向 ,主要是在职能体系上必须体现出合理性 ,在组织机构的数量上要体现出精简性 ,在操作运用上要体现出弹性原则 ,在信息的收集、整理及运用结构上 ,应该呈现网络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历史上,许多社会公共事务是由政府外的社会组织治理的。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有国家无社会的模式。改革开放后,社会组织虽然有所恢复和发展,但远未实现政社分开。随着多元利益群体产生,社会结构也已经多元化,强国家——极弱社会的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要求,迫切要求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和新建。政府与多元权力中心对社会进行合作共治,是一种适应现实要求的新模式。形成政府掌握公共权力、市场掌握配置资源的权力,社会掌握自治权力的三元结构,才能形成和谐社会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所有权主体制度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我国物权立法的理论和实践,在反思我国传统私人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国家所有权主体制度缺陷的基础上,运用法和经济学的方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具体的立法选择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