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录·反馈     
《瞭望》2004,(8)
进城民工能相信谁 重庆/赵 凯 贵刊连续发了几篇有影响的关于农民工的文章,让我看到了政府和媒体对农民工非常关注。可是最近在重庆发生的一些事情却让进城民工很寒心。眼下是民工进城找工作的旺季,数十万民工涌入重庆市区,许多不法中介趁机骗取民工钱财。这些中介收取登记费和中介费却从未给民工找过工作,一些民工被骗得身无分文。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外来民工涌入本地,继而产生了很多外来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怎样更好的对外来民工子女进行教育,成了当今社会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外来民工子女的学习、心理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就如何优化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省进城民工的几个问题四川省政协学习委员会课题组一、进城民工的基本情况1.进城民工人数。所谓的“进城民工”,即是向省内外转移的农村劳动力。1995年,我省进城民工为1200万,出省650万,省内转移550万。流向省会以上城市占60%,约720万;...  相似文献   

4.
报载,在温家宝总理帮助下讨回工钱的重庆农妇熊德明,因无力应付每天一拨又一拨前来求助的民工,日前被迫踏上出门打工之路。这一现象令人深思。在温总理的示范带动下,各地开展了清理拖欠民工工资行动,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民工去找熊德明呢?这至少说明拖欠民工工钱的现象还存在,  相似文献   

5.
民工短缺的三个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荣 《瞭望》2004,(37)
最近,我们就部分地区民工短缺状况进行了调研,发现民工短缺在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普通劳动力特别是年轻女工相对短缺,重点地区估计缺工10%左右。分析造成民工短缺的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对某市3所民工子弟小学校长的访谈为依据,从办学者的角度审视民工学校的发展困境,认为:本来就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民工子弟学校,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而强化了已有问题或产生了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进城民工对城市规范的认知有利于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生活环境的不同使进城民工认知城市信息(包括城市规范)的途径与进城前有较大的差异性,而进城民工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企业深化改革、转机建制的时候,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着令人难解的怪现象:一方面大批职工下岗待业;一方面却雇着许多民工,或顶岗生产,或维修服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笔者经过调研,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使用民工顶岗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彼时职工无下岗、待岗之忧,凡是职工不愿干的、不爱干的、不屑于干的,宁可增加生产性开支,增加成本,也要雇用民工,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这一思维惯性至今还起作用。其二,认为使用民工经济上合算。民工实行计量包干工资,往往都是一  相似文献   

9.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地区一些企业亏损倒闭或大规模裁员,导致了数以千万计的民工返乡。面对大量民工返乡,我们不应只是看到对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带来的压力和负担,更应看到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一次良好机遇。民工返乡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就地转移劳动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返乡民工是建设新农村的资金源、技术源、信息源、人才源,其价值不可低估。我们要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优势,积极引导民工返乡创业,大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2008年全国农民工总数为2.2亿人,截至2009年1月返乡民工占约1/4,即5500万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2000年之后返乡创业的占65.4%。除去自行创业的返乡民工,返乡后暂无着落的民工至少有1900万人左右。其中相当一部  相似文献   

11.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庞大数量的民工"回乡潮"引起各方关注.各级党和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和有利措施积极面对"回乡潮".民工"回乡潮"不能仅从直接表象去理解,而应更多地关注和准确把握民工"回乡潮"已经表现出来或尚未表现出来的经济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初论青年民工“回流”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当前的“民工潮”,人们只注意到青年民工转移至城市的单向流程,只注意“民工潮”给都市社会的负面影响,因而,着眼于防范、探讨“堵”与“疏”的可能性。事实上,青年民工肩负着双重文化职能。作为中国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载体,他们将城市与乡村社会贯通起来,促使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一起,走上了中国社会的演进的快车道,与“民工潮”相对应的逆流,青年民工的“回流”现象在局部地区已经形成了气候,这里,提出青年民工的  相似文献   

13.
从2 0 0 3年起,我国出现一种从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向全国蔓延的“民工荒”现象。这是长期以来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的必然结果,是民工对不公正待遇说“不”的无奈选择,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立法、政策、执法和教育等方面共同努力,加强对民工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留住民工的心林晨南国深圳除夕夜。香蜜湖度假村里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气氛。市委、市政府专为留深过年的各地民工举办的万人饺子宴正在这里热气腾腾地举行;由运输局、市团委和妇联联合为留深民工主办的“深圳是我家刃大型文艺联欢活动在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同时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5.
李进 《各界》2007,(2):4
据2006年12月19日<绵阳晚报>热线行动栏目报道:"为让民工过个舒心年,江油市人民法院等相关单位加大对接收农民工多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的监察力度,重点监察建筑施工、矿山、服务、化工等单位,对出现拖欠民工工资的行为,下发限期整改指令书,逾期不兑现者,将给予严厉的惩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民工及时领取工资".  相似文献   

16.
桃源  力扬 《瞭望》2005,(50)
“民工荒”之说,盖有年矣。时 下的“民工荒”,又有新解。有媒体 称, “民工荒”的成因,实 则为民工的“权利荒”,诸如 工资过低、拖欠、不缴社会 保险、劳动环境恶劣、加班 时间长、工伤事故频繁等。 细究之,在“权利荒” 的背后,还有两“荒”,一是 用工单位站在于法于规不容 的高处,践踏民工权利,令 民工不跟其“玩”,故而“高 处不胜荒”;一是部分民工不 具备用工单位所需要的技能,  相似文献   

17.
潮起潮落好壮观从1989年中国涌起第一次民工潮以后,周而复始,几乎每年都闹民工潮。来势迅猛的民工潮让我们的统计部门十分为难。每年到底有多少民工涌入城市?1000万?2000万?还是更多?北京市市长助理万嗣铨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大概有民工100多万。权威人士也未必能说出权威的数字。因为涌入城市的民工并不到政府去登记,更不到公安管理部门去填卡。  相似文献   

18.
北京努力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条件完善、收费低廉的教育服务记者最近在多方采访后了解到,北京一些非法民工子弟学校普遍存在安全隐患,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为此,北京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后关闭了部分非法民工子弟学校,同时加大保障力度,完善政策,尽量给农民工子女提供条件完善、收费低廉的教育服务。目前,在做好释疑解惑工作的同时,对非法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分流工作在有序推进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8名新闻记者的访谈。描述"新闻民工"群体的工作状态、心理状态及职业期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新闻民工"对新闻生产、新闻媒体的长远发展产生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一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去年,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让人眼花缭乱的应对举措,而要求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制度建设的呼声也充斥各种媒体。人们对民工权益的关注并作出的努力应当肯定,但从一个劳动法研究者的角度来看,上述举措或呼吁只停留在劳动关系的外部,而并未触及劳动关系的内在机制,仅就解决民工工资这一问题而言,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