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几乎都与监管部门及其责任人员的渎职行为有关。其渎职监管方式主要表现为不作为或乱作为、"马后炮"式监管、"养鱼执法"式监管等。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既有现行监管体制的问题,亦有监督立法不足和法律监督不力的因素,但最主要原因还在于公共权力失去社会力量制衡。因此,有效遏止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必须正本清源,消除腐败;密织法网,严惩重罚违法犯罪分子;建立职责边界明晰和高效率的监管体制,防止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发生;创建多样化的社会力量监督机制,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的改善,生活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然而近期频发的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政府和各阶层的共同关注.本文剖析食品安全事件多发于生产和加工源头,提出建立以技术监督为依托、行政管理为保障、法律法规为手段的从源头到消费环节的科学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3.
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管 确保食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从"毒豆芽"事件到"工业明胶"事件,食品小作坊已经成为诸多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认真研究我国食品小作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加强我国食品小作坊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本市食品安全呈现“两高一低”——食品安全评价抽检合格率保持94%以上的高位、监督执法保持高压、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发生率处于6/10万以下的较低水平。但另一方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非常相似,往往是媒体纷纷曝光、社会强烈反应、政府强力监管、事件逐步平息。政府被动监管、事后监管的“套路”在其中显露无疑。  相似文献   

5.
《北京观察》2011,(10):38-38
在今年北京市西城区政协(临时)全会上,农工党西城区委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提案,被列为全会1号提案。针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提案建议,尽快理顺监管体制,做到无缝衔接,理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制;加快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并探索长效监管机制,除了继续加强日常现场监督监测外,可引入电子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6.
郭跃进 《世纪行》2012,(3):18-18
食品安全乃基本民生,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甚至一些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仍不断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存在不足,需要完善。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可以用“以打为主”四字来概括。  相似文献   

7.
虞华  陈光亚  程鑫 《中国发展》2013,13(2):52-58
由于立法理念等问题,目前中国食品安全法律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机构、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存在亟待改进的地方,应当通过加强高位阶的立法来逐步解决。同时,应当创新监管模式,对食品安全集权监管;实现责任网格化管理;建立食品安全举报系统,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加大惩罚力度,提高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成本;引入"第三方监管"等。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已远远超越人们对维持生命基本物质需要这样的简单层次,但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尚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因此,需要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保障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推动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此促进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科军 《楚天主人》2012,(10):22-23
食品安全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全国各地时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十堰市的食品安全情况到底如何?为此,十堰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询问就盯上了"舌尖上"的安全。前不久,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安排了一项重要议题:开展食品安全专题询问。12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紧扣食品安全主题,向11位政府部门负责人提出了一系列尖锐的问题。问前准备:调研定主题为使这次专题询问的主题更加鲜明,监督更有深度,该市人大常委会从今年3月下旬起,围绕"餐饮服务监管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食品安全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监管,食用农产品生产监管"等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0.
李少平 《世纪行》2010,(2):40-40
<正>一、主要问题1、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没有调整到位。《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卫生监督局原有的食品许可和监管职能应移交给质监、食品药品监督和工商三个局。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时至今日,我省食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安全关系重大,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行政问责制能为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食物链提供保障。但行政问责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运用时间较短,制度尚不完善。因此,应在完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系、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上,强化异体问责,规范问责程序和问责后的官员复出程序,以更好地发挥行政问责制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福建省卫生厅(局):为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规范监督抽检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规范》,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3.
韩忠伟  李玉基 《求索》2010,(6):155-157
分段监管易产生行政权的碎片化,引致职能部门对监管权行使的掣肘与推诿。行政权衡平监管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有效的公共行政资源得以有效配置。在相互推诿与掣肘中无谓地耗损与抵消了权力的威慑力度与执行力度。"多管"与"少管"甚至"不管"业已成为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仍的根源。因为"多管"源自我国食品安全法分配的权力不均。不均衡的行政权结构诱发"争权夺利"的冲动。在权力争夺过程中必然损伤良性的行政权架构,导致低效率,甚至行政权运行限于停滞。美国、日本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体制反映了行政权衡平监督对食品安全的有用性,这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近日,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接受采访时提出"在食品安全方面,我们是全世界监管力度最强的国家"。为回应一些网民对他的质疑,他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解释,认为从政府重视的程度、对食品的常规检测力度、样本数量、基层食品安全信息员的人数、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督执法队伍等指标来看,中国的监管力度的确是世界最强的。但是,陈君石院士着重强调了一点:"监管力度最强"不等于"政府监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事关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有毒、有害食品的出现不但让消费者饱受其害,也严重侵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为理论基础,介绍了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从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加强对食品安全信息的规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采用“两段式”监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进行政府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面临严重挑战,存在协调差、部门利益化、监管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我国现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出发,在总结丹麦和美国两个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框架。本文认为:为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顺应国际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监管体制需要走合并重组之路,最终由一个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统一监管。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12,(9):15-15
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武汉市的食品安全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全市未出现大宗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实现了食品基本安全。当然,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我市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一是监管力度分散.资源整合不够,监管保障亟待加强。二是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领域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和无证无照占道经营还存在监管盲区。三是对违法行为惩处力度不够.处罚措施大多限于收缴原材料、罚款等行政手段,追究刑事责任的少.违法成本过低。四是发动全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机制尚不健全、氛围还不浓厚。为此,建议:一、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保障。提高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18.
备受关注的“苏丹红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也深刻暴露出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诸多漏洞。  相似文献   

19.
多部门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食品安全究竟以哪一种方式进行监管最为合适,这一问题一直是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研究发现,"单部门"监管模式在中国不可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历史沿革和行政生态决定了我国应采取"多部门"监管的模式,它适合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的客观需要,总体上利大于弊,存在正效益。  相似文献   

20.
论食品监管渎职犯罪的惩治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相伴而生的渎职犯罪也成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一个毒瘤。食品安全监管呈现出权责模糊、主动失职以及充当犯罪分子"保护伞"等特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强调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背后的渎职犯罪,但仍然存在刑事责任主体认定难、案件发现难、取证难等司法障碍。因此,需要明晰监管职责,联合公众、媒体以及其他执法部门加大对食品监管渎职犯罪的查处和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