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创造》2008,(9):19-19
2008年10月9日,“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即将开工,目前上海中心“龙型”方案模型已亮相上海城市规划馆,建成后将与金茂大厦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形成“三足鼎立”的超高建筑群。根据规划,上海中心主楼共有127层,总高度达632米,将再次刷新上海天际线。左图为模型图,右图为施工现场。  相似文献   

2.
都说有些上海人看不起外地来沪者,常称之为“阿乡”——其实上海人也有被他人瞧不起的时候。回忆起七八十年代,“精明的上海人”这一雅号曾风靡一时,背后的潜台词是:上海人“脑子活络门槛精;谈起生意太精明;斤斤计较讨人厌;因小失大不高明”。周边城市尤其是杭州人,遇见上海人往往会露出不屑一顾的鄙视目光,弦外之音——“上海人太精乖”。为此上海市有关领导曾指示,就“精明的上海人”这一话题在《解放日报》上组织一次大讨论,提倡要做大气、高明的上海人。  相似文献   

3.
《今日上海》2013,(3):6-8
临港地区的开发在上海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长远看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拓展“四个中心”的战略空间,眼下则是上海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各方的协作配合下,在实现“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的转变中,临港地区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1月8日上午,新版“上海人大公众信息网”暨“上海人大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通启用,标志着上海“电子人大”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上海一直是新旧文明和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在这个交点上,代表“上海文化”的“上海人”又都从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地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不断地为上海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基因,也不断地被“上海文化”所同化。因此,从相当程度上说,“上海文化”的种种鲜明特征,乃是国民心态在那种特定环境下的折射与激发。于是,今天我们解构上海文化,实际上也是在解构我们的民族心态民族心灵:面对这样一个新旧交替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的社会大转型大变革时期,国人心态现在怎样将来又会怎样。  相似文献   

6.
《上海支部生活》2012,(2):20-23
很多人都会有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的梦想,我们的健康也需要自己的“家庭医生”来守卫。 日前,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做客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上海发布”。参与上海“两会”期间“微访谈”,与网友就上海医改中的热点话题进行互动、交流,不少人对“家庭医生制服务”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今日上海》2011,(7):14-14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二大”在上海召开,提出民主革命纲领,通过第一部党章;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四大”在上海召开,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同时,上海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前身)的诞生地。  相似文献   

8.
曹琪 《今日上海》2013,(5):42-43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的音乐舞蹈节,是上海文化艺术的标志性品牌项目。该节起源于1959年的“上海市音乐舞蹈展演月”,1960年5月正式命名为“上海之春”,2001年起改名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至今已举办了29届。2013年,“上海之春”正式跨入而立之年,迎来了第30届盛会。  相似文献   

9.
《今日上海》2011,(10):58-58
近日,上海7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分别是《新民晚报》、上海佳吉快运有限公司“佳吉快运JIAJIEXPEESS及图”、上海城隍珠宝有限公司“城隍”及第1120085号图形商标、上海百味林实业有限公司“百味林及图”、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杰事杰GENIUS及图”、  相似文献   

10.
黄裕 《今日上海》2010,(7):30-30
南汇水蜜桃,是上海市郊著名的优良水果之一。明朝的《群芳谱》中曾有记载,“水蜜桃独上海有之,而顾尚宝西园所出尤佳……”据考证,同样名闻遐迩的宁波水蜜桃与无锡水蜜桃均源自上海。1883年,浙江奉化“玉露桃”从上海黄泥墙引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江苏无锡“白花桃”则从奉化引进。上海水蜜桃不仅繁衍长三角,甚至远播海外。  相似文献   

11.
《今日上海》2013,(3):11-11
如今上海的食品安全状况在市民心中的形象如何?今年2月25日,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发布了针对2012年度上海41个窗口行业的社会公众满意评价调查结果。其中,就“食安”的“知晓率”,自2011年起市民的认知状况已连续两年超过80%。目前市民最担心的是“出售病死牲畜肉”、“食物中毒”和“蔬菜中农药残留”,最希望了解的食品知识是“食品营养”、“食品质量鉴别”和“食品添加剂”。统计显示,去年上海各食监部门共接食品类投(申)诉、举报和咨询5.26万件,同比增加1.9倍。  相似文献   

12.
“侬好!”“阿拉都(读音‘塞’)是上海人。”对于上海人(也包括很多新上海人)。来说,这是多么熟悉、亲切的话语呵! 是呵,上海话,对于居住在沪上这一方水土的人群来说,具有强大的亲和力、感召力。《牛康上海话读本》“序”的作者在其文中记述了这样两件事:“张爱玲在美国,念起上海,亦是从上海叫卖开始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字     
《今日上海》2011,(4):60-61
233户“世博人家”变身“上海人家” 曾为世博旅游接待做出巨大贡献的“世博人(农)家”变身为“上海人(农)家”,今年3月10日,市旅游局、妇联、农委为沪上255户家庭颁发了“上海人(农)家”铭牌,继续接待海内外游客。  相似文献   

14.
《今日上海》2011,(4):13-13
今年3月初,上海电气、上海建工、上海贝尔等一批企业荣获上海(2009—2010年度)实施“走出去”战略先进企业称号。各方认为,目前上海企业“走出去”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期间,上海将推进高端跨国并购项目,扶持一批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国经营并早日成为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5.
三年前,上海水利专家宁祥葆曾说过:“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举世瞩目,但上海的‘水名声’欠佳,改善水环境涉及到体制、立法、资金可投入强度、舆论监督和公众意识等,这是个系统工程。”而今,三年过去,社会已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纪。经过全市上下努力,尤其是在体制、立法、资金上给“治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水名声”从欠佳走向了“尚佳”。  相似文献   

16.
上海妇女喜欢“花样” 花样是窗花、刺绣花的粉本,又称剪纸。剪纸其实是到了上海以后才被上海人称为“花样”的,这与上海开埠之后许多民间艺人从各地流浪逃难到上海的历史相关。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上海“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是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8.
诸晖 《今日上海》2011,(2):46-47
早在1884年,上海的钟表收藏家王安坚就在自己的住家创办了“王家钟表博物馆”。此后,一个家庭收藏馆的群体在上海逐渐涌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以“陈宝财蝴蝶”、“陈宝定算具”、“赵金志钥匙”、“蓝翔筷箸”、“卫治安奇石”最具代表性;1997年~1998年,上海家庭收藏馆的发展一度达到高潮,最多时数量达到了200家。  相似文献   

19.
在迎来世界上第25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为传承、发展、保护上海中华老字号,推动上海中华老字号的法制建设,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办,由上海市立法研究所、上海中华老字号企业协会联合承办的“上海中华老字号传承、发展、保护法制建设”研讨会于2007年3月15日在上海举行。本次研讨会围绕“传承、发展、保护”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据报纸披露,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一只在孵的“小鸡”,转跟变成了“金凤凰”。目前,新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8500万美元的“身价”,被全球领先的通信集成电路供应商IDT公司并购,创造了三年多时间使资产增值近8倍的奇迹。据悉,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已有130家科技孵化企业“破壳”而出,飞出来的只只都是引人注目的“金凤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