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华北农村,迷信泛滥,封建会道门组织盛行,严重威胁着社会。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采取普及教育、倡导科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在华北农村大力破除迷信,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功效,迷信活动与组织大为减少,促进了社会进步。然而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这项工作中的某些不足,这次破除迷信并不彻底,科学民主观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封建迷信观念依然占据着许多人的头脑。破除迷信、倡导科学,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长期工程。  相似文献   

2.
《前线》2001,(9)
~~“反对邪教 破除迷信”漫画作品选  相似文献   

3.
一、填空题: 1.计划和市场/市场经济/计划经济/计划经济/计划/市场经济/市场/计划和市场/计划/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市场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4.
陈剑 《前线》2017,(4):83-86
2022年冬奥会市场开发计划已正式启动。北京市场开发计划由赞助计划、特许经营计划和票务计划三大部分组成。赞助计划含金量最高,特许经营计划参与度最广,票务计划则对体育迷们最有吸引力。北京冬奥会市场开发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情形,需要扬利抑弊。特别是要加大对参与奥运市场开发企业的合法权益的维护。这需要保障赞助企业的排他权、防止侵权和隐性营销、严格区分公益活动与商业活动的不同等。  相似文献   

5.
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明确后,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问题仍需研究。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实质、结合的模式及具体的结合方式等,在目前我国的经济理论界尚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和解决。为此,本文特就这些问题作一点探讨。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实质 现在,人们对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必要性的认识不再存在歧义。但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相关论断,就其本质而言是"结合说"而非"取代说"。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社会主义利用市场,不是建立在对计划的否定基础之上。市场经济机制对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其独具的优势,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特定的局限性,而计划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弥补上述不足性的发挥。并且,计划并非如一些学者所言是"先天不足",科学制定并有效利用计划是社会主义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本质上而言,应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复合型"经济体制,而非以市场排斥计划的单一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坚持计划机制基础上对市场经济的科学利用,这种利用并没有改变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层面的客观中立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 ,在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 ,邓小平完成了把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分离出来 ,把市场从市场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双重任务 ,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市场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上 ,邓小平完成了把计划经济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中分离出来 ,把计划从计划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双重任务 ,为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利用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 ,邓小平提出新体制要吸收计划和市场两者的优点 ,社会主义要利用计划和市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思想 ,从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内实现市场与计划的内在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赵紫阳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性质和特征的理论概括,为我们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模式指明了方向。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有效地实现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不但是当前深化改革的需要,而且是确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新框架必须明确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并且确定,“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为了准确理解十三大报告的这些提法,首先必须弄清楚“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含义。或者说,必须弄清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办法才能实现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0.
在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中,如何使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具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那么,计划与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如何发生作用?二者相互间的关系如何?高尚全同志的文章《在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要走出计划与市场争论的理论误区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要采取什么样的目标模式,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关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在过去一段时间一直是一个禁区,即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在计划与市  相似文献   

12.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对计划与市场的概念有一个基本的界定。这里讲的计划主要是指宏观经济计划,它是国家对未来一定时期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调控所作的部署和安排,同时也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综合调节的手段。所谓市场就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交换关系的总和。 为什么说计划与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呢?因为,计划和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和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是社会化、现代化、商品化大生产的产物,并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属性。过去,人们往往把计划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把市场视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从而把这两种调节经济的方式和手段分别看作是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标志,这是不符合现存经济生活的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第98页)这一论述冲破了把计划和市场看成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点的传统见解,它按照当代科学成果,实事求是地把计划和市场还原为配置资源的手段,从而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市场体制取向奠定了最根本的理论基础.那种仍然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看法,以及把市场经济看作资本主义专利品的思路,在今天已完全过时.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力量越来越有力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思想是重要的精神力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党的历史,是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是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领导全国人民不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艰苦奋斗,振兴中华的过程,也是我们的科学力量不断增强,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但也应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充满着科学与迷信的斗争。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愚昧迷信活动抬头,反科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经济手段,辩证地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的计划与市场思想,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推动了体制的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斯大林对计划经济和经济计划作用的过分强调,使他对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采取了"限制"的态度。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作用的论述,构成了斯大林市场理论的基本内容。斯大林虽然承认商品交换的存在,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他却把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放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计划根本对立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七五”计划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商品生产的发展必然要促导商品市场的发展。我们所说的商品市场,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狭义市场概念,而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大市场。随着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市场的含义远远超出了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一再指出:经济体制改革要着重讨论计划与市场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个问题。现将经济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有关认识和发展过程及当前对一些问题的不同意见,作一简述,供同志们参考。一、计划与市场的两个概念认识的发展变化(一)关于计划。过去人们一般认为:第一,计划只能是指令性计划。斯大林说过  相似文献   

19.
没有生产资料市场,就没有完整的市场体系;没有市场体系的建立,我国的商品经济就不可能发展。把市场否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没有市场的商品经济是没有的。生产资料的有计划的市场,既不是国家直接去经营的市场,又不是企业自发交换的市场,而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有严格规则的,有秩序的,但又是公开的市场。参加市场的主体应该是生产企业和  相似文献   

20.
计划与市场是近百年来世界范围内争论的“热点”。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布哈林提出了劳动消耗规律,论述了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波兰经济学家奥·兰格也提出“错了再试”的方法,以图按照市场供求状况确定价格,政府以需求价格来指导企业经营和资源配置。50年代中国经济学家孙冶方也曾提出“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观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济学界对计划与市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6)提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