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马书记的“心事”姜卫平商洛地区纪委书记马仁照帮助省劳模余美才治瘫的事,温暖着山阳县干部群众的心。余美才是省劳模,山阳县延坪乡枫树村支书,曾被商洛地区树为"十面红旗"。他领着九百多名村民苦干二十年,硬是把一个山大沟深无路无电的穷山沟变成路电通、林粮丰的...  相似文献   

2.
<正>72岁的艾爱国,仍然每天打卡上班。自1985年被评为湖南湘潭市劳模后,艾爱国就成为“劳模专业户”——两次获评全国劳模,12次获评企业劳模。在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大家都称他“艾劳模”。返聘为公司的焊接顾问后,艾爱国在焊接实验室上班。这里也是“艾爱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博士、高工聚集于此搞技术攻关。艾爱国钻研焊接工艺和技术的笔记本,也陈列在这里。一本本笔记本印证着他的口头禅:“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相似文献   

3.
2004年,他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授予“杰出青年企业家”称号;2005年,他被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授予“劳动模范”称号,成为长庆油田公司十大劳模之一;2006年,他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授予职业道德“十佳”标兵、“五一劳动奖章”,并以优秀的业绩当选宁夏十大经济人物。2007年4月,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厂长杨玉祥。  相似文献   

4.
黄明哲 《党课》2013,(16):61-63
近来,“凑够一群人就走”的“中阂式过码路”现象引起社会热议。无视红绿灯,随意横穿马路、抢道抢行、逾位越线,不仅严重破坏了公共规则,也酿造了一场场悲剧惨案。遗憾的是,许多人一边痛恨这些陋习,一边却又在自觉不自觉地“随大流”,盲目跟从。  相似文献   

5.
在吉林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王宏伟可是个“名人”。提起他,老师傅们会说:“那可是个好小伙儿儿!”不熟悉他的人也会说:“知道,不就是咱公司那个老劳模嘛!”“老”劳模今年才33岁,是七车间抄纸丁班的值班长。别看他年龄不大,这些年却获得了许多荣誉: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劳动模范、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荣誉不可谓不多,历史不可谓不长,“老”劳模的称谓由此而来。刻苦钻研技艺精湛从踏入吉纸公司的第一天起,王宏伟就给自己立了条规矩:“干啥得像啥,要么就别干!”正是按照这样一个朴素的自我要求,王…  相似文献   

6.
1992年12月,全国劳动模范张成哲“下海”了。他把“劳模公司”这面旗帜突然地竖立在沈阳人面前,开创了劳模办公司的先例,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那时他说:“劳模要转换脑筋,劳模不等于清贫,劳模要敢于致富,劳模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那年,他60岁。  相似文献   

7.
告去吧     
《党员文摘》2007,(10):47-47
“是&#215;&#215;汽车出租公司吗?”话筒里传来急促的声音。朱科长一边在网上玩着斗地主一边回答:“是的,你有什么事?”  相似文献   

8.
江思 《党建文汇》2001,(8):30-30
日前的一个夜晚,在繁华的浙江省台州市街头,有3辆人力三轮车载着6位客人在街头穿梭。当地的商贩以为他们是来“兜风”,但当客人们不时下车问商、问路、问政情、问社情时,才知道客人是来搞调查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的一天,记者在农十三师红星一场二连17号地里找到刚刚被农十三师党委授予“三八”红旗手的二连职工马学珍时,她正在自己的70多亩棉花地里忙碌着打埂子、捡拾残膜,她一边干活一边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我下次争取当上兵团劳模。我就不信女同志干不过男同志。”  相似文献   

10.
《党建文汇》2011,(4):44-44
每年春季,全国数万名艺考生都会怀揣着明星梦,在各大艺术院校考场间疲于奔波。人们看到,一边是一年汹涌过一年的“艺考大军”,一边是青年一代令人尴尬的艺术基本常识的缺失——不少大学生连唐伯虎是哪个朝代的、文房四宝是什么都不知道;一边是个别艺术院校一天考试报名费收入200多万元,一边是一些农村中小学连最基础的美术教材、音乐教具都没有。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近代史上,有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人,他就是著名的爱国外交家曾纪泽。 曾纪泽,1839年生,湖南湘乡人,清朝大员曾国藩的长子。他青年时代就留心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并立志当为国争气的外交家。一次,他在观看一个新制的大型地球仪时,对父亲说:“如果可能的话,我将来到地球的另一边去,为自己的国家效力。”父亲感叹道:“只是外交官的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俗语说‘弱国无外交’。”  相似文献   

12.
《红岩春秋》2008,(2):F0002-F0002
这是一张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1957年2月17日,周恩来总理来到重庆钢铁厂视察。在大型轧钢车间,周总理来到正在辛劳工作的工人们身边,和他们亲切握手,向他们嘘寒问暖;他饶有兴致地走进工人冉树清家中,一边亲热抱起他的儿子,一边和冉树清拉着家常、谈笑风声。  相似文献   

13.
全威帆  江铖 《先锋》2023,(10):56-57
<正>清晨,青羊区苏坡街道清源社区美空间的茶园里逐渐热闹起来,居民何杨和几位老街坊来到社区的刺绣工坊,开始了一天的绣活;坐落在成都的高校一隅,电子科大的博士生张天宇一边翻看着手中的论文,一边思考着近期的科研组会汇报……关于成都的幸福感,他们的“解读”是“巴适、安逸”,亦或“成长、收获”。关键词虽不同,但最终指向很一致——在成都,幸福是每一个个体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4.
采育公社韩营生产队里,有个65岁的副支部书记,他的名字是温凤来。全社的人们都称他做“老劳模”。因为他从1953年当选为河北省劳模到现在还是当劳模,所以人们就称他老劳模。一提起老温,人们都会不由得伸出大拇指来敬佩地说:“人家可真是一个勤勤恳恳,一心为公的好干部”。的确,温凤来同志从1949年担任树干部以来,十年如一日,总是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意志,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群众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  相似文献   

15.
一踏入天津市电力公司城东供电分公司的大门,你立刻会被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新建的“城东供电之家”里硕大的心型“笑脸墙”上,展现的是千余张微笑的脸庞;整洁、明亮的“职工书屋”里,挂满了员工的廉政书画作品;在“荣誉展厅”,你会被先进员工和劳模们用行动诠释的“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16.
任泥  墙波 《当代党员》2006,(2):48-48
说是“编外”,是因为他不是公司在册职工,而是一个挂靠在公司承包经营的“车老板”;说他是先锋,是因为他数年如一日,无论是当司机还是当“车老板”,都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在平凡的工作中严于律已,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相似文献   

17.
何畏 《党建文汇》2002,(7):22-22
浙江省义乌市城西镇上杨村的杨保伟,是一个笔厂老板,曾当过村干部。今年年初村委会换届选举,他参加了竞选。前两轮选举,他和另一位候选人所得选票都未过半数。在第三轮选举投票前,杨保伟敲锣打鼓地在全村贴出十多张“红榜”,公开作出三项承诺:如当选,捐款10万元用于全村2002年农业税费用,剩余款用于修路;在职三年的误工补贴,全部捐给老年协会开支;努力为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岁末,从渝黔高速公路綦江三江出口处下行200多米后,笔者走进重庆扬子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却丝毫听不到一般加工企业的机器轰鸣声。“今天工厂没生产?”面对疑问,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发荣微笑着带领笔者,一边参观正在生产的车间,一边讲述公司成长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王鸿谅 《新湘评论》2010,(10):18-20
申纪兰,这位扎根山西西沟村的劳模,是唯一连任11届的全国人大代表。面对各种荣誉和机会,她固守着朴素的心愿,“我是一个农民,我的根在西沟村”。  相似文献   

20.
《新湘评论》2014,(5):24-24
1791年,莫扎特的歌剧《魔笛》在维也纳的一家大剧院公演,他担任现场指挥。演出结束后,莫扎特在人群的簇拥下走出剧院。突然,前面一位穿着高跟鞋的女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她不仅扭了脚,一只鞋的后跟还掉了下来。女士一边拍着身上的土,一边抱怨道:“糟了!现在已经快半夜了,去哪儿找修鞋匠呢?这样一只高一只低,还怎么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