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肠管吻合术常需要助手和一定的手术器械。现介绍一种不需助手和常规手术器械的简易操作法。 (一)操作方法 按肠吻合术的常规操作法,切除坏死肠段,修齐两端肠管及肠系膜,然后用一根长5~7厘米,直径与肠腔一致的物体,塞进两断端肠内,使两断端连接对齐,右手的食、拇两指钳压住肠内物体两端,即可进行缝合。缝合完毕,将内物体压碎,送离术部。 (二)物体的选择 选用质软空心或质软易碎的实心植物。如辣椒、南瓜及块瓜的叶柄、白瓜或黄  相似文献   

2.
肠管吻合术的有支架缝合传统的肠管吻合术缝合时,肠管空虚柔软,吃针困难,运针不畅,吃针深浅不易控制,缝合后肠管内径变小易继发肠阻塞。为克服此弊端,笔者1993年5月对一头5岁黑色公驴空肠中段阻塞行变性肠段切除、肠管吻合术时,应用有支架式缝合,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将24只犬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小肠端端吻合术。试验组采用纤维蛋白粘合剂配合缝线简易缝合的方法进行吻合,对照组仅采用缝线的方法进行吻合。通过记录肠管吻合术时间、观察术后吻合肠管大体形态、测定术后第14、28天吻合口爆破压及术后第28天吻合口肠管内径比率,对术后第3、7、14、28天吻合口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测定术后第7、28天吻合口组织内Caspase-3的质量分数,以探讨纤维蛋白粘合剂对犬小肠端端吻合术愈合的影响。结果显示,肠管吻合术时间试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第3天仅有1只犬在肠管吻合部位发生了极少粘连,所有犬均未发生肠梗阻。对照组所有犬术后吻合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术后第28天有1只犬发生了肠梗阻。术后第28天,试验组吻合口内径比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天和第28天,试验组吻合口爆破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第7、28天Caspase-3的质量分数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7、14、28天取吻合口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愈合过程中试验组炎性反应较对照组轻,试验组成纤维细胞出现较早。上述结果表明,应用纤维蛋白粘合剂可缩短肠管吻合术时间,加快愈合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兽医外科临床中进行肠管吻合术所采用的传统缝合方法,多是两层分别缝合法,即第一层作全层连续缝合,第二层作间断或连续伦勃特氏浆膜肌层内翻缝合。此种缝合方法容易造成肠腔狭窄,并在吻合口外遗留缝合线,术后常引起肠粘连,继发肠梗阻。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肠管吻合法——两层一次缝合法,一次完成肠壁全层及浆膜肌层内翻缝合。动物实验证明该法效果良好。(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们收治一例由于误诊、病程8天、30多公斤的病猪,通过剖腹探查,切除套迭坏死的肠管,收到满意效果。 发病症状 病猪突然不食,呕吐,腹痛不安,体温正常或偏高。病初努责排粪,粪稀少而粘稠,后期排粪混有血液、血丝的蛋清样粘液,腹壁紧张、收缩,可触及粪球及呈香肠状的肠管。病猪嗜睡喜饮。 手术经过 病猪侧卧保定在绷架上,常规手术消毒,右侧腹壁用0.5%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切开腹壁皮肤长约15cm,钝性分离腹壁肌肉,剪开腹膜。术部切口衬以温热生理盐水湿纱布,术者一只手进入腹腔,轻慢地探查,发现空肠套迭约8cm。由于套迭时间较长,肠壁严重郁血、水肿、粘连,无法分离整复,决定切除套迭部位的肠管。慢慢地将肠管拉到切口外,衬以温热生理盐水湿纱布,用肠钳夹住套迭肠管的两端,结扎肠系膜上通向套迭部位的血管。将套迭部位的肠管及相连的肠系膜切除,缝合好肠系膜,然后在两端肠管内放进土霉素胶囊,将肠管进行端端吻合。先进行全层连续缝合,为了防止污染,缝好后要用生理  相似文献   

6.
(一)公猪肠脱 多发生于饱食或先天性腹股沟管过大去势后不久的猪。保定病猪,将脱出的肠管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肠管如有坏死,切除后吻合。剪开腹股沟外环,将脱出肠管用生理盐水冲洗后还纳腹腔。从创口注入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1g。缝合腹股沟外环,将总鞘膜、精索一同结扎后,局部撒布消炎粉,常规缝合皮肤。术后最好连续注射青、链霉素2~3天,曾治疗13例,均痊愈。(二)母猪夹肠 去势母猪腹内压高,切口过前、过大或破膜时腹肌与膜分离过多,常于手术中或手术后发生夹肠,也见于大挑花手术腹膜缝合不  相似文献   

7.
猪阴囊疝时有发生 ,但疝内容物嵌顿并发粪瘘则极少见。2 0 0 0年 3月 14日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李某的 1头阉公猪发生腹股沟阴囊疝嵌顿并发粪瘘。因坏死肠管与尿道严重粘连 ,切除坏死肠管后 ,行结肠与回肠吻合术 ,由于两断端肠管直径悬殊过大 ,给手术增添了很大难度 ,笔者采用新法吻合术获得成功。1 发病情况  主诉 :该猪 2 0d前从外地市场买回时即发现有阴囊疝气 ,起初采食量较少 ,后来有时不吃食 ;粪球小而干硬 ;阴囊肿胀逐渐扩大 ,波及到后腹部 ,喜欢坐着擦痒 ;进而在肛门下方出现一创口 ,从创口中不断流出粪水 ,肛门中则很少有…  相似文献   

8.
作者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出采用腱鞘缝合术治疗大家畜不同损伤程度的屈腱断裂,共收治8例均获成功。 (一)腱鞘缝合术 将患畜侧卧保定,术部剃毛消毒,彻底清除创腔内异物,血凝块及坏死组织,腱断端,腱鞘断端,对污染严重甚至坏死或撕裂不整的腱及腱鞘断端用手术剪剪去,使断端整  相似文献   

9.
猪嵌闭性腹股沟阴囊疝,多见于阉后的克郎猪和架子猪。临床所见:体温升高,呼吸、心跳加快,不食,疼痛不安,喜卧,阴囊肿大似球,硬固如木,多有发热。过去对本病采取手术切开梗阻肠管取出结粪然后缝合肠管还纳入腹腔,纵向捻转并结扎切除总鞘膜,闭锁疝环,最后缝合筋膜与皮肤。这样虽也可取得多数成功,但由于肠管切开的损伤,污染和缝合后形成的狭窄,对术后愈合和机能恢复有一定影响,有的甚至因肠管切口与腹膜或邻近肠管发生粘连而致失败。为了克服以上弊病,笔者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0.
自1979年以来,我们共做牛的尿道造口97例,均用烧烙术截断阴茎,结果令人满意,术后正常使役时间最长的已达6年以上。 方法 将阴茎拉出后,在准备切断的阴茎上端用细的纱布条扎紧,下端用缝线结扎。在暴露的阴茎两旁垫上湿纱布,然后用烧红的5cm宽的长方形烙铁,在接近下端结扎线处烙断阴茎,下端结扎线留置。去掉上部阴茎结扎纱布,上部阴茎由于烫烙使海绵体部分形成痂盖,可以有效地止血。然后在上部阴茎断端2.5cm处把白膜与结缔组织作两针结节缝合以固定。最后在断端1cm处把白膜与皮肤切口边缘作四针结节缝合,手术完毕。术后如发现断端渗血时,可再用烙铁烫烙。  相似文献   

11.
笔者采用盲肠纵带切口与回肠吻合术治疗仔猪嵌闭性坏死性脐疝1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一)病因分析 1.嵌闭性脐疝由于肠血管受到压迫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淤血,甚至肠管坏死。 2.农村某些养猪户认为脐疝为一股气,割了就会自愈,结果导致切断肠管,引起疝轮发炎闭锁,肠管化脓、坏死。 3.脐疝疝囊下垂接触地面,患猪行走时,囊底频频磨蹭,将囊底皮肤磨破,或者由于某些外界因素(如仔猪互咬)使得疝囊及皮肤破裂,引起污  相似文献   

12.
肠管减压术(排除气体、液体和粪便)常用于马的胃肠外科。应用这一技术可便于腹腔探查和处理肠管;排除有毒液体和过量食物;降低肠腔的压力,增强肠管的血流和灌注;减轻对横膈的压力而解除对病畜呼吸机能的影响;减少闭合腹腔的困难和术后发生肠梗阻的机率并有利于肠管正常功能的恢复。作者采用注射针头抽吸、手指挤压和肠切开术等方法进行肠管减压效果良好。(一)注射针头抽吸 注射针头抽吸法对常见的盲肠和结肠膨气减压最为有用。可用一带有胶管的14号注射针头穿刺膨胀肠管血管少的部位,将胶管的游离端置于离手术台较远的地方排除气体  相似文献   

13.
1只两月龄的狼犬,体重仅3.5kg。因患骨性肠梗阻,不食,拉稀,日渐消瘦,经手术治疗而愈。手术经过 仰卧保定于手术台上,腹下中线部剃毛,常规消毒。用0.25%普鲁卡因5ml作直线浸润麻醉。在梗阻物外应部前端皮肤作约4cm长切口,打开腹腔,被梗阻肠管暴露于切口下,在阻塞物肠管稍前方用肠钳夹住肠管,以防肠内容物后移。将阻塞物前端肠管拉出切口外,用消毒纱布保护肠管并隔离腹腔。术者一手固定骨性梗阻物。一手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闭合腹腔缝合法在手术治疗腹膜赫尔尼亚中较其通常的分层(腹膜、腹壁肌、皮肤等)缝合法简便易行,手术成功率高。其具体操作: 1.闭合腹腔(指腹膜破裂后,肠管进入腹膜和腹横筋膜之问所形成的腔隙)。整复肠管后,沿着破裂的腹膜缘,将其缝合在同侧的腹横筋膜和腹壁肌上。 2.创缘缝合。将切口处的腹膜、腹横筋膜、腹壁肌、腹黄筋膜一次连续缝合对吻,再皮肤连续缝合对吻即可。如能在手术猪的腹部加一腹带更好。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在脐孔根部直接缝合疝孔,缩短了疗程,方法简便,用此法治疗300余例,疗效达100%。 手术方法 将猪绝食1天,仰卧保定,将前后肢分别捆牢,术部剪毛消毒、局部麻醉,由于仰卧使腹内压减低,腹壁松弛,这时疝囊内的内容物大多能自行进入腹腔,术者用手检查脐孔大小,有无肠管粘连现象,如果是粘连性脐疝,不宜使用此法,要采取开放性(切开疝囊)手术。 助手将疝囊皮肤提起,促使疝轮皮肤合拢,在距疝轮边缘根基部0.5~1cm处,用皮肤缝合针和16号缝合线,将皮肤和轮孔作两次荷包式缝合,使疝轮紧紧闭锁。一定要缝合牢固可靠,避免缝合肠管或其它器官。  相似文献   

16.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因跳跃、爬胯及各种特别剧烈的活动而致病;二是肠管痉挛性收缩,腹压增高,肠段相互排挤而引起一段肠管臌气,此段肠管阻塞继发肠变位;三是因便秘腹痛及症候性腹痛而引起。肠变位的根本矛盾,是肠管位置改变所造成的肠腔机械性闭塞,因而反射性地引起肠管剧烈痉挛,使闭塞前方肠管剧烈发酵,大量气体充满肠管而过度伸张,肠系膜也受到过度牵引,由此引起剧烈而持续的腹痛。由于病变部位肠壁和肠系膜相互绞扎,使局部静脉血管高度瘀血,结果肠壁发生浸润性水肿,大量血液成分漏于肠腔,使肠壁发生炎性肿胀及出血坏死。由于大量液体漏出引起脱水,使细菌性毒素和腐败物质被机体吸收引起自体中毒,心脏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全身症状急剧恶化,最后死于心衰。  相似文献   

17.
马、骡去势术后出现肠脱出者并不多见 ,笔者等在临床上对3头公骡去势后发生肠脱出进行了治疗 ,1头公骡由于肠脱出时间较长 ,肠管被后蹄踩破发生死亡 ,其余 2头治愈。病例  1996年 4月 5日 ,去势的 6头公骡在术后 3 0min未发生出血和其他不良情况 ;其中 1头公骡发生肠脱出 ,脱出的肠管有 6~ 7m ,严重污染 ,其中部分肠管被后蹄踩破 ,出血严重 ,发生死亡。 1996年 4月 12日和 1997年 4月 2 0日有 2头 4岁去势公骡分别发生肠脱出 ,去势手术顺利 ,止血充分 ;该 2头骡在术后牵遛约 3 0m发现有腹痛症状 ,不断有腹水从切口流出 ,随后疼痛加剧…  相似文献   

18.
粪瘘是腹壁和胃肠受机械损伤而发炎、坏死,形成向外溢粪的瘘管。笔者曾收治粪瘘病畜10例(骡2例,驴1例,猪7例),经剖腹施肠管吻合术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马属动物肠变位发病率占疝痛病的3~5%,比较难治疗,死亡率高。笔者应用大剖腹法治疗马类动物肠变位11例,治愈8例。施术方法如后。 (一)材料和方法 1.保定:右侧横卧保定,左后肢后拉固定。 2.麻醉:电麻或药麻。 3.器械和敷料:除备齐常规剖腹器械外,要准备消毒过的大盆子和塑料布(放肠管用)。 4.人员分工:术者1人,手术助手2人,器械助于1人,麻醉师1人。 5.施术部位:左侧髂区肷窝中前部,腰椎横突下缘5~7厘米、棘助软骨后5~6厘  相似文献   

20.
我们采用臀中部与臀部稍后方缝合固定阴道壁的方法,治疗大家畜顽固性阴道脱,两年来共收治牛18例、马2例、驴1例,除一例牛未愈外均全部治愈;再从追访的10例(牛7例、马2例、驴1例)看,除一例肉用牛(因患牛臀肌丰满,缝针不能穿透臀中部,只缝了小孔一点)外均未复发.其中并有3头怀孕牛产犊后亦未复发,这说明本疗法的远期疗效也好。现将施术方法介绍如下。 (一)施术准备 术者、助手各一人,保定两人,大号三棱缝合针4~6根,并穿上12~18号缝合线,折叠成双,长约70厘米,纱布圆枕8~10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