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1 毫秒
1.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  相似文献   

2.
《党史纵览》2008,(11):4-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3.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从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算起,我国改革开放已到"而立"。30年间,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从以吃饱穿  相似文献   

4.
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开始了党和国家事业的拨乱反正。特别是党的十二大重新修改党章,摒弃从九大以来蒙在党章上的"左"的阴影,从而开启此后党章发展的历史坦途。拨乱反正的党内立法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后,相对而言党的状况虽然有了改变,特别是这次会议修改了党章,但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的重大是非没有得到应有澄清,造成实际工作处于徘  相似文献   

5.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十年动乱,随后经历了两年徘徊。自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切实实现这一重大的战略转变,党中央坚决而有效地抓紧了两件大事:一是拨乱反正;二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时期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时期 ,实现宗教工作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奠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基础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时期 ,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确立了跨世纪宗教工作基本纲领。这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政治体制改革,实际上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即开始了。在政治体制改革面临深化之际,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轨迹进行回顾和反思,对于我们沿着改革之路继续探索前进,或许会有所启迪。一、拨乱反正,开始改革的必然环节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党的中心工作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了实现这  相似文献   

8.
<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而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1977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任命胡耀邦为中央组织部部长。胡耀邦遵照党的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率领组织部全体同志,经过大量切实的调查研究,打开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的新局面,这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进入新时期。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的  相似文献   

9.
一、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界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拨乱反正阶段。经过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毛泽东思想研究重新立足于科学的世界观与正确的方法论的基础之上。时间大致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前。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史研究从"拨乱反正"到逐步恢复,从全面展开到繁荣发展,走过了一条既是艰辛探索又是辉煌发展的复兴之路。应该说,党史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其重大意义在学术研究领域的主要表现,就是破除"两个凡是"错误方针设立的禁区,进行拨乱反正,端正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恢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从而大大地解放了学术界的思想。加上全会之前全国科学大会的隆重召开,将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加强对社会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新一年党史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如何更好地发挥以史鉴今、以史育人的作用?1月4日,省委副书记林兆枢在听取党史研究室1997年工作情况汇报后,就做好新一年的党史工作,强调了“一个重点,三项要求”。 一个重点,就是要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为重点。林副书记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二次革命,开辟了党和共和国历史的新纪元。这20年里,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在坚决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实行全面改革和  相似文献   

13.
正1978年12月25-27日莆田、仙游县委召开扩大会议,组织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979年2月6-12日莆田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着手拨乱反正工作。5月17-20日仙游县委召开扩大会议,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讨论研究全县的经济发展思路。6月仙游县盖尾公社莲井大队农民李金耀向所在大队承包1200多亩荒山,办起全国第一个家庭林场。1981年9月1日,李金耀事迹在《福建内参》刊出。1981年10月6日,人民  相似文献   

14.
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碎“四人帮”已近十年了。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认真的拨乱反正,我们党实现了历文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朝气蓬勃地工作,  相似文献   

15.
拨乱反正是中国所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阶段,邓小平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大主笔,以其非凡的胆略和才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为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7,(7)
<正>从1958年到1978年,历经"大跃进""国民经济调整""文化大革命"3个阶段,内蒙古经济社会也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新的工作方针,内蒙古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内蒙古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拨乱反正,按照"林木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推进  相似文献   

17.
正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开启了党的组织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党的组织建设恢复与发展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是党不断自我完善、走向强大的重要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深刻反思十年内乱所造成的严重损失,从恢复被"四人帮"破坏的优良传统作风入手,对党的建设进行纠偏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之初,党的组织建设是在拨乱反正、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进程中,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努力推动拨乱反正的同时,还就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等问题发表了一些讲话,作出了一些批示。本刊选登其中未曾正式发表或未全文发表的部分谈话和批示,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标志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正如陈云所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对于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陈云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求索》1989年第4期发表署名陈浮的文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史研究》。作者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0年来党史研究发展的轨迹,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12月至1981年6月,为党史研究的拨乱反正阶段;从198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