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小康》2017,(19)
<正>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一国两制"在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弹指一挥间,香港已回归祖国20年。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一天,香港重回祖国怀抱。为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基本法承诺香港回归后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相似文献   

2.
时政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7月1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央政府关于香港大政方针的宗旨,就是为了香港好、为了香港明天更好,就是为了香港同胞好、为了香港同胞明天更好。胡锦涛表示相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香港同胞同祖国人民心连心、肩并肩,一定能够创造香港发展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3.
征集音乐作品迎接香港回归新闻发布会会场。谢军摄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雪洗了100多年来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华民族的屈辱。全球各地的中国人,包括香港同胞、台湾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所有中华...  相似文献   

4.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一伟大的、开创性的时刻就要来到了。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盛事,也是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从此,香港结束一百多年来英国的占领和统治,回归祖国,600多万香港同胞回到祖国怀抱。这不仅标志着中国人民洗刷了百余年来的K族耻辱,也标志着中华民族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作为炎黄子孙怎能不为之感到欢欣鼓舞!香港的回归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具体实践。香港将实行有别于大陆社会主义制度的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这一构想的提出是前无古…  相似文献   

5.
享有“东方明珠”美誉的香港于7月1日回归祖国。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喜事,香港同胞更是欢喜万分!笔者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亲身经历过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的历史时刻。当时台湾同胞奔走相告,燃放鞭炮,祭拜祖先,庆祝台湾回到祖国母亲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7,(4):72-73
一、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回归祖国,实现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百年夙愿,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相似文献   

7.
半月时政     
决策者说□中央政府关于香港大政方针的宗旨,就是为了香港好、为了香港明天更好;就是为了香港同胞好、为了香港同胞明天更好。——7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试论九七之后香港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李道湘随着香港的回归,香港的前景如何,未来发展的走向如何,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明确规定,香港回归后,香港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并在行政、立法、司法和经济事务上都保持高度自治和独立。这说明香...  相似文献   

9.
1981年7月18日上午,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会见香港(《明报》社长查良镛(即金庸)。这是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以后,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单独会见的第一位香港同胞。  相似文献   

10.
10多年前,在中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中英两国开始就解决香港问题进行谈判时,英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夸张渲染所谓"九七大浪",断言香港回归祖国将出现信心丧失、资金外流、社会动乱,"东方之珠"将黯然失色。他们以这样的论调企图影响港人对香港回归祖国的信心。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制度的不同,更由于长期处于画方意识形态的主导和影响下,当年确有一些港人对"九七"前后香港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前景有所担心。然而,广大香港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在历史上曾一再举行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不屈斗争。他们热爱香港,也热爱…  相似文献   

11.
我愿竭尽所能贡献香港和祖国曾黄丽群(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全国妇联执委、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副主席、香港中能够亲自参与和见证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我和广大香港同胞一样,感到无比欢欣和鼓舞。香港回归祖国,这是每个中国人...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与香港同胞吴跃农邓小平与香港的知名人士有过许多交往,这之中,可以看到他对香港这片土地的深情,对同胞的慈祥关怀和他作为杰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九七”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坚定不移的政治原则立场。一,新时期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正式会见的第一位香港...  相似文献   

13.
一、香港基本法的制定在中英《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庄严地承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就是要将中国政府的这一庄严承诺,以及将在未来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方针政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从法律上保证“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香港的实现。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一国两制’能不能够真正成…  相似文献   

14.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订。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将在同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国。1996年间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届政府推选委员会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董建华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厅政长官人选。1997年6月30[l,江泽民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香港,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踏上香港的土地。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交接仪式后,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女士们,先生们,同胞们:今天,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庄严宣告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对香港、对全国以至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今天是香港同胞的盛大节日,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在这个庄严的历史时刻,我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对香港回归祖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回到祖国大家庭的六百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切的问候!向为香港回归作出贡献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一切拥护…  相似文献   

16.
从香港回归一周年看“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一周年纪念日。一年来,香港同胞在中央政府“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经过不懈努力,向世人展示了香港回归祖国后的风貌:在政治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了切实有效的贯彻,香港同胞按照基本法精神享有广泛的民主与自由,无论是集会、请愿,还是游行、示威都一如既往,没受到任何限制和干扰;新闻工作者仍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表现得相当自如;无论持何种观点的政党和团体,都能在和谐的政治气氛中继续生存发展与平等竞争,未见有任何的制约。在今年5月进行的特别行政区首…  相似文献   

17.
回归随想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素有“东方明珠”、“亚洲四小龙”之称的香港,被英帝国主义强行掠夺百年之后,这一天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这一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她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无不为之欢欣,为之自豪!香港的回归,是中华民族100多年来无数仁人志上抗争奋斗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必然。香港的回归,是根的回归、人的回归、心的回归。受够了殖民奴役的600万香港同胞终于盼来了扬眉吐气的日子,从此,也有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香港的回归,使我们更加怀念…  相似文献   

18.
《时代潮》2000,(10)
1997年7月1日,驻香港部队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进驻香港,开始履行神圣的使命。弹指一挥间,三年多时间过去了。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驻香港部队在香港同胞心中树立起了人民解放军威武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相似文献   

19.
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欢迎晚宴上,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1997年7月1日,香港在历经沧桑后回到祖国怀抱。从那一天起,香港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同胞实现了当家作主,真正成为香港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香港的民主制度是香港持续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回归后,如何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试图从香港民主制度的法律依据,实现条件,体现方式等方面阐述香港的民主制度对香港持续繁荣稳定的促进与保障作用。一、香港基本法规定了香港民主的进程,为香港民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一)香港基本法规定了香港的民主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主。香港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这有力地说明了香港的民主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主。在英国殖民统治150多年下的香港,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