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今年初出差所住宾馆大堂里悬挂的大幅字画,字画挂在宾馆出入必经之处,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不知什么人,什么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发出抑扬顿挫的吟咏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看得多了,听得  相似文献   

2.
人本漫议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这首诗 ,看似写景 ,实则写心。半亩方塘 ,清澈如鉴 ,天光云影 ,映现其中 ,这等美景 ,与读者心境交融。哲人的思想 ,何由具有如此生机 ?“为有源头活水来”。研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时 ,也会有这种常读常新的感受。马克思主义源远流长。唯其源远 ,故而流长。如所周知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主要来源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然而 ,不论是三个来源还是三个组成部分 ,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则是一个整体。其根 ,深植于资本主义的物质的经济事实之中 ;其源…  相似文献   

3.
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文出自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之手,诗中提及的半亩方塘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南溪书院内。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朱熹在尤溪城南郑氏馆舍诞生,这里便是后来被宋理宗皇帝赐为"南溪书院"的地方。朱熹建构了以"义理、天命之学"为核心的理学,把儒  相似文献   

4.
创新,在路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之一,主要是写"因读书而茅塞顿开的愉悦"。本期"特稿"《创新在路上》编者引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以诠释我市人大工作之所以"永葆生机与活力"源自"不断探索和创新",颇  相似文献   

5.
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能够化水为理,融情于水,写出这般精辟之语的朱熹,若非武夷山水的蕴养,也未必有这样的智慧。朱熹在武夷山居住近五十载,这一带的山水花木,早已如方塘鉴影,徘徊于朱子心中了吧。人心总是本能亲近自然,我们的祖先最早是从大自然中垒起一砖一瓦以容身,  相似文献   

6.
读书如树木清代文学家法式善,写有一首《读书》诗::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读书如活水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观书有感》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  相似文献   

7.
正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本身,就是人大工作的"源头活水"。它是智慧之源、民意之源。自2014年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启动至今,我对这项工作的感悟是: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方塘一鉴开"——如何开源取水,这是工作的困境。现有的来信、来电、电子邮件中,纯建议类的质与量都不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里,挖掘出有质有量的建议,如何找到源头,让建议源持续不断,这是我努力破解的  相似文献   

8.
此日中流自在行“为有源头活水来”,已是耳熟能详广为引用的名句;而对出自姐妹篇中异曲同工的“此日中流自在行”的哲言,也许有的同志会颇感陌生。为了给方兴未艾的“三讲”教育鸣锣开道,重温出自宋代哲学家、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笔下借用感性形象阐述理性认识——劝学的哲理诗《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圹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前首人所共知,毋庸赘述。后者借用“春水”代通过读书学习掌握的文化科学理论知识,巧取“艨艟…  相似文献   

9.
徐思海  和新辉  于敏 《传承》2010,(12):162-163
方塘清明如鉴,为有源头活水。广西丰厚的传统书法资源是打造"八桂书风"文化品牌之基石。所以,对其资源性、开放性特征对"八桂书风"构建的历史价值展开论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方塘清明如鉴,为有源头活水.广西丰厚的传统书法资源是打造"八桂书风"文化品牌之基石.所以,对其资源性、开放性特征对"八桂书风"构建的历史价值展开论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泥川村掠影     
徐军 《今日浙江》2013,(16):53-53
今年第三个浙江生态日活动期间,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来到临安市泥川村农家庭院,了解绿化、垃圾处理等情况,并在村口察看了生活污水湿地处理工艺流程。他说,这项技术成本不高、效果明显,可在全省积极推广。"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说起位于天目山东麓的泥川村,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近年来,生态环保项目建设成为泥川村最大的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村两委会提出了新的努力目标:建设"四美"乡村(环境美、自然  相似文献   

12.
笔者孤陋寡闻,年逾古稀才有幸亲眼目睹了名闻遐迩的杜甫草堂。我原来想象的草堂,大概是半亩方塘,一溪流水,数竿翠竹簇拥着茅屋三椽那样的小景小观,就如我当年在绍兴看到的沈园,总觉得观景不如听景。这次却不然,当我跨进草堂的门槛,便使我眼界大开,原来这草堂并不“草”,也不似“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那样的飘摇危殆,而是平展宽舒,封山亮柱,甚至有点富丽堂皇。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公民导刊》2012,(5):56
《基石》·创新创新是人大工作不断深化的结果,创新是人大工作发展的基石。正如"特稿"《基石》前言第二段诠释的那样:"创新,不是对法定的职能,职权、职责的突破,而是要与时俱进,突破传统思维模式,走出思想认识误区,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树立新理念,确立新标准,培育新作风,探求新方法,建立新机制,追求新作为,从而促进基层人大工作(岂止于"基层人大工作"啊!)得到不断深化。""特稿"《基石》编发的六篇文章,无一不是说明:"创新,是人大工作不断进步的灵魂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永葆生机的源泉,是人大工作的生命线。"《宋·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之一有云:"半亩方塘一鉴  相似文献   

14.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大工作的源头活水是什么?菏泽市人大常委会用创新实践给出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前,上海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根本要靠人才。  相似文献   

16.
吴凌平 《传承》2012,(23):32-3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日前一位退休老干部参观梧州苍海项目后,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引用的诗句。苍海湖蓄水水位已达18米,苍海公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一个直接投资61亿元、带动投资500亿元的现代“大禹治水”工程端倪初显。  相似文献   

17.
一条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修武县大力发展畜牧业的调查修武县是一个半山半川的农业县,有荒山草坡43万亩,耕地36.2万亩。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几年来,他们以富村富民为目的,努力发挥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使之得到迅猛发展,88年以来该县...  相似文献   

1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说到底源于生产力的先进性。因此,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发展先进生产力,并根据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是须臾不可分开的,这一点在当前农村的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9.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的才是生动的新课程强调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但长期以来,政治课一直单纯强调"科学世界"或"书本世界",这使得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从而违背了教育回归生活的  相似文献   

20.
为有源头活水来山东省注意发挥妇联培养输送女干部的基地作用1990年长春会议以来,山东省各级妇联发挥培养输送女干部基地作用,积极培养推荐各界优秀女干部,取得了可喜成绩。几年来,各级妇联向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女干部14404人,其中包括推荐妇联干部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