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日”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象征,一种形式,而这种形式却实实在在地折射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变化。其实,就基层民主建设而言,老百姓更希望的是天天都是连心日、民主日。在中国民主政治的总体布局中,城乡基层民主居于重要地位,农民们的希望更能说明一切。垫江永安的“民主日”仅仅是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自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做出了全新的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理念新思想,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不断创新发展,使其内涵更加深刻,概念更全面、主体更广泛、意义更深远;程序更加规范,加强了党的领导、确立了基本原则、推动了制度化进程;领域更加宽广,涵盖了人民团体、基层自治和社会组织的协商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3.
徐昌洪 《政策》2008,(8):44-4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既充分体现了发展基层民主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作用,更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独特创造,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民主的一般特征,更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优势。如果严格依据民主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全过程人民民主不只是在民主过程上全面超越了西方民主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丰富了民主的本质和内涵,创造性地实现了民主本质与民主形式、国体民主与政体民主、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三个方面的完美结合,从而创造了民主的新型范式——中国范式,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中国特色和优势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国家建设和政治发展中,协商民主在中国所承载的功能要大大超越协商民主本身。协商民主赋予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具体的形态:即共生政治和共治结构;同时赋予中国社会实现长远发展所需要整合的结构。然而客观地讲,协商民主虽然经历过革命与新中国成立的实践和洗礼,但在现代化逻辑下的运行还是比较稚嫩和粗陋的,其健全与发展还面临诸多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由于中国协商民主所具有的这些功能与中国特色现代政治的形成、运行和发展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所以,对中国来说,发展协商民主已经成为在民主建设中全面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战略平台与关键路径。基于此,协商民主建设应该有更全局、更全面、更长远的部署与推进。  相似文献   

6.
谨防网络暴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出现带给网民更自由、更平等、更多样的意见表达机会和政治参与形式,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塑造着网络民主这种新的民主形式。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民主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忧思——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与中国乡村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协商民主已经在我国乡村治理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与实践,它为乡村治理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和启示,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协商民主在西方国家的兴起其实质是要由"民主"走向"协商",从而追求更真实的民主;而我国协商民主实践的发展思路应是如何由"协商"走向"民主",从而追求更有效的民主治理,具体则可从主体性路径、结构性路径以及体制性路径等不同层面推进。  相似文献   

8.
李春鹏 《当代广西》2014,(12):21-21
正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经教育实践活动已经进行到召开民主生活会阶段,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活动健康发展。参加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单位特别是县处级以下单位与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涉及的问题更具体、更复杂。要更好地解决和整改这些问题,就必须召开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来剖析原因、查找症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整改措施,形成长效机制。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有真味。专题民主生活会是一个新的起点,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坚持从严从实的要求,发扬认真精神,着力在"真"字上下功夫,说真话、见真行、较真劲、收真功,触及灵魂深处。不  相似文献   

9.
民主生活会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非常必要,有着永恒的生命活力。民主生活会不仅仅是真切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手段,更重要的,它还是检验我们的民主意识、民主精神和民主作风的试金石;是培养和训练我们的民主习惯、民主规范和民主气度的日常化平台。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成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然内涵着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过程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运行、维护等具体过程。在这些过程中都客观存在民主政治建设成本的付出问题。探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成本,有利于真实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有利于全面把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其基本走向应是政治的生活化而不是生活的政治化,应该强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生活取向,让民主政治建设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生活,让广大群众能更直接、更频繁地参与到一些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中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村委会、居委会民主选举等形式。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对民主和传统产生双重渴望的今天,能否在二者之间发现更紧密的关联,是中国政治学面临的一大挑战。牟宗三看到了仁与民主之间的紧张关系,主张通过仁的自我坎陷的方式,为民主开出一块独立于道德的自我运行空间。这种努力并不怎么成功,主要是因为牟宗三对民主的理解有缺陷。如果看到民主的宽广和优质的含义,就会发现仁与民主之间有更直接的关联,由此可以产生一种"仁护民主"的理念。这种民主可以理解为仁的公共运用与个体运用的结合,它所要形成的是一种有仁有义、相互关怀、公益涌现的民主社会,而不是冷酷无情、相互算计、私欲横行的政治竞技场。  相似文献   

13.
家的外延是小区,小区的外延是社区,如此层层扩展,构成了都市人栖居的城市生活空间。在中国,城市基层民主建设才刚起步,业主民主自治作为城市基层民主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城市居民的基本权利和生活质量。更影响整个社会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其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无论如何不能低估。民主,从家门口开始。社区,这个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公共空间正日益成为中国居民的民主训练场。正因为它是雏形,是幼芽,更需要有效培育、发展和开发;正因为它是探索,是实验,更需要勇气、理性和胆识。——题记  相似文献   

14.
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加强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其中,人民民主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公民参政程度。公民参政更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阶段我国的公民参政存在随意性、盲目性。充分发挥公民参政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作用,必须规范公民参政,完善公民参政机制。  相似文献   

15.
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党内民主的集中制,这种制度安排,不是民主制与集中制并列,更不是脱离党内民主的集中制,而是在党内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新时期,如何坚持和完善党内民主的集中制,对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改善党内政治生态、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公推直选”推进党内民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近些年来,基层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精神进行"公推直选"基层领导班子改革,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回顾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历程,"公推直选"改革可以说是基层直接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当然这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展望未来,地方基层对"公推直选"改革充满期待,希望把民主化的步伐继续向更深入、更宽广的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7.
谈几点想法. 一、民主与科学这两面大旗在中国发展并不平衡,据有关学者的计量研究,在"五四"时期,民主这一词汇出现的频率远远低于科学,对科学的宣传就不够,民主更不够.至今,对民主仍然很隔膜.什么是民主,怎样行使民主,并不是都能正确理解的.  相似文献   

18.
张荣贵 《今日浙江》2009,(20):46-4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认真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联系党建工作实际,我们感到,全会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论述位置更突出,方向更清晰,要求更明确。党内民主在基层的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19.
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其最基本的取向就是更加实事求是,表现为从高度民主到初级阶段的民主、从一般民主到中国特色的民主、从理论民主到切实可行的民主等。当代中国的民主建设,既要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形成有效的机制,更要从群众关心而且能做得到的事情做起,避免提出过高的目标却难以落实。  相似文献   

20.
以协商民主为主要特征的人民政协是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相联系的一种国家民主形式,人民政协既要高举团结的旗帜,更要发挥民主的功能.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对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我国政治生活的民主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逐步完善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形式,要在为协商民主的运行建立一套强有力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的保障机制方面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