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顺政企关系:一篇刚刚开头的文章──山东省诸城市理顺政企关系追踪本刊记者夏子理顺政企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是事关理顺政企关系的一场深刻的体制变革。如何围绕企业制度改革,推...  相似文献   

2.
企业组织制度改革与政企分开汪风清我国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伴随这一过程,一直困扰人们头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政企关系问题,也就是如何才能切实实现政企分开的问题。切实解决政企分开,最关键的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产权关系,二是企业组...  相似文献   

3.
关于政企分开和政企关系的理性思考朱继贤在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经常涉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问题。就这一问题进行必要的研究,对于改善政府工作和深化企业改革,无疑将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对新中国政企关系的历史回顾与考察由国家及其政府出面组织和推动某项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4.
高荣伟 《前进》2013,(2):56-56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勤俭持家著称于世。然而,这些年来,中国人似乎正在丢掉勤俭节约这一最基本、最优良的传统美德。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人们似乎正在忘却这一古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花起钱来大手大脚,似乎他们的口袋里有花不完的钱。他们出手之阔绰,常常令在场的外国人目瞪口呆:“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吗?”  相似文献   

5.
民政部门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工作时间不长,而且这项工作又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配套政策尚不健全的工作。所以,很多具体问题需要各地的实际工作者去研究、去解决。笔者在一年多的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感到关键是准确理解《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精髓。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准确界定登记对象。表面看这似乎不是问题,《条例》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可实际操作中由于各地在摸底调查时采用了分…  相似文献   

6.
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加快政企分开白津夫国有企业制度改造与创新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解决政企关系问题,这是我国企业改革特殊性问题。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与企业同为市场主体,其关系是明晰可分的。而在我国国有企业制度下,政府与企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很难分开的,...  相似文献   

7.
加强广铁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的设想陈志中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三大主要特征──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来考察广铁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现状,集团公司深化集团化改革和公司制改组的主要难点和问题:一是铁路政企合一,政资不分的体制制约着铁路企业...  相似文献   

8.
“文不逮意”新解郭光华一问题的提出晋人陆机在《文赋》中提出“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这似乎道出了许多作家心中之块垒,附和者不少。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云:“常自叹为文不逮意也。”刘禹锡在《视刀环歌》中说:“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苏东坡也常叹了...  相似文献   

9.
“判”,曾有人戏解为:“半劈一刀”。这简单的会意,似乎是直观、形象,若不细加推敲,那些沉沟于史海的案头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的“葫芦案”,也就托词有“据”,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10.
理顺政企关系关键在于政府与企业的科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企分开,是我国历次政府职能转变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与核心。政府职能转变与政企分开,是互为因果、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政企关系的顺畅;政企关系的科学合理,需要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一、政企关系:理论上十分明确的问...  相似文献   

11.
1985年8月,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①对于在此之后他又多次提出的这一论断,不少人在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时常常多有忽视,不是当作“引言”轻轻带过,就是当作“背景”和“缘由”提提了事,很少有人加以深入研究。我认为,邓小平这番话不是什么“白话”,它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论断。弄清这一论断的含义,是在进入阐释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之前,作为后者的前提和依据,预先要论及的。有鉴于此,特以拙作向同仁们请教。问题的提出邓小平这…  相似文献   

12.
依靠谁的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工人阶级在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永远不能变。”然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对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个方针和政治原则问题,有人提出种种怀疑,散布了种种错误言论,也有的同志在新情况、新条件下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新形势下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问题,提高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自觉…  相似文献   

13.
一、广西港口“背靠三大洲,面向两大洋”,未来世界海运中心在广西  近些年,人们常说:“广西是西南地区出海通道”,“广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当然是正确的。但并没有充分地、全面地反映广西在出海通洋方面的区位优势。从长远的、全球的观点看问题,广西港口“背靠三大洲,面向两大洋”。有人可能认为这未免太夸张了。其实这有客观可能性。(一)背靠三大洲———即背靠亚洲、欧洲、非洲(主要是北非)1乍看似乎不相关,其实大大相关。这里先摆几件与广西海港似乎毫无相关的事。(1)孙中山《建国方…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曾指出:“企业下放,政企分开,是经济体制改革,也是政治体制改革。”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实行政企职责分开,至今已有十五年了。政企分开的问题只是在理论上得以阐明,而在实践中并没有真...  相似文献   

15.
我经常思考20世纪初的美国总统艾尔文·柯立芝的一句经典名言:“美国的事业在企业。”我越思考这句话,越是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和美国的主要差距就在这里。中国人要想富,必须弄清企业运作的原理。  相似文献   

16.
新书架     
《上海人大月刊》2011,(11):53-53
《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 辛亥百年,辛亥革命研究也已百年,但是,对这次革命的若干基本问题似乎还可以讨论。例如,多年来,人们将辛亥革命定义为资产阶级革命,其领导力量定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但是,对此却一直缺乏认真的、充分的、强有力的论证,也很少有人要求这样的论证。似乎是一种无须论证、不言自明的真理。其实不然。本书全景式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党建工作中的几个关系陈木钦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在产权关系、管理体制、政企关系、内部运行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使企业党的工作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对党的建设作了新的部署,使我...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困扰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政企难以分开,而政企不分又源于政资不分,这直接影响着国有经济、甚至集体经济的生存与发展,阻滞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并彻底地加以解决。一、“政资分开”改革中存在的问题1.“三位一体”的资本运营,使政资难以分开在政资分开的改制中,有些地方采取职能厅局一套人马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者、使用者、经营者三种职能的过渡形式,形成“三位一体”的公司。这种公司的形式有两种:一是行政公司,即经济职能部门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一身兼三职。二是翻…  相似文献   

19.
论邓小平理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刘普生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要正确理解这一重要的论断,就必须弄清邓小平理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企关系:分合之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润平 《湖湘论坛》2003,16(4):47-48,51
政企关系是市场经济国家社会关系体系中最为要害的关系。我国的政企关系非常复杂 ,有要分可分之处 ,如职责、职能和激励方式 ;有要分难分之处 ,如产权 ;有不可分不能分之处 ,如资源责任、社会使命和文化精神。“政企分开”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政府和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