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身体的物质表现是肉体,精神表现是灵魂.身体是主体言论行动的承载者.从刑罚产生之日起,它就作用于人的身体.在野蛮时代,刑罚权赤裸裸地实施在肉体上,撕裂它,摧毁它.到了近现代,刑罚权不再残害肉体,而是在保持肉体完整性的基础上,通过规训肉体来改造灵魂.在人道主义者看来,从肉刑到自由刑的转变是一种刑罚的进化,福柯却认为更重要的是权力策略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刑讯逼供是使一个人遭受肉体或精神上的痛苦以便从他那里获得口供。其之于人之精神与肉体的严酷摧残,是对生之自由的人之人格尊严的极端践踏。刑讯制度在我国古代十分盛行,本文仅就刑讯制度产生以及盛行的原因、刑讯的类型,以及统治者对于刑讯的态度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3.
曾新莲 《检察风云》2010,(14):18-20
可能人人都有过拨错电话或接听过陌生人错打电话的经历,大多数人挂机了之。然而,原广东省增城市委副书记邱伙胜却因39个未接来电坠入情网。神秘年轻女子不仅俘获了邱伙胜的肉体,而且还绑架了这位高官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陈民 《金陵法律评论》2005,5(4):144-148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经历了两次死亡:在梦醒时分,他的人形肉体已经消亡,灵魂在他人的观照下寄存于甲虫体中;继而在被忘记、被抛弃的状态下彻底死亡.死亡是主人公被迫、也是主动的选择.卡夫卡在小说中表现出自我在不断与社会、与他人和解的企图中加剧对生的恐惧.格里高尔消灭自己的意愿和行动被理解为具有耶稣救赎精神,然而他的精神并未得到认同,甚至连他的尸体都未得到起码的尊重.上帝死了,英雄死了,人也死了.卡夫卡在这一层面上表现出的现代人的孤独、绝望和恐惧以及异化的状态,恐怕是无人企及的.  相似文献   

5.
毒品,这个吞噬人们肉体与灵魂的恶魔,曾在新中国的大地上绝迹长达30年之久。  相似文献   

6.
“人是一点灵魂载负着一具肉体。” “不要像一个摇桨的奴隶那样忙个不停。” 《沉思录》里,多有这样闪亮的句子,像朝阳下的露珠,剔透自然,与人心的本原相呼应。这本书的作者是古罗马的一个皇帝——马可·奥勒留。  相似文献   

7.
社会造就了人,是希望人能作用于社会。 人创造了金钱,旨在让金钱为人服务。 然而,有时金钱却变成了魔鬼,引诱着人把灵魂抵押给它,就象《浮士德》中的描绘:魔鬼摩菲斯特愿意满足浮士德的任何愿望,条件是必须交出自己的灵魂。 何克君,一个法院院长,为了金钱交出了自己的灵魂,于是他受到了历史的判决。  相似文献   

8.
《公民与法治》2011,(21):F0002-F0002
他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家乡的土地;他是一支燃烧着的蜡烛,默默地用他的光照亮同行,用他的热温暖周围的人们;他视村民为衣食父母,以村民利益为根本利益。他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平凡的生命,可以有这样高尚的灵魂;一个平凡的岗位,照样可以干出火红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橄榄绿天使     
当医生将患病者从肉体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人们赞誉医生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当监狱管教干警将一个个原本肮脏污秽的灵魂从犯罪的泥潭中拯救出来,人们尊称他们为铸造灵魂的“橄榄绿天使”。 江苏省句容监狱二分厂副厂长、省级优秀管教能手成义龙同志便是这样一位身着橄榄绿的天使。  相似文献   

10.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相似文献   

11.
一润 《检察风云》2013,(5):66-68
"我像迷途的羊羔,是你把我指引;我像死神边缘的灵魂,是你把我唤醒。今天,我就要走出高墙大门,恢复自由,我的心情是何等激动。我第一个想要见的人,就是你!"这是"死囚"犯程胜于2011年10月从高墙内寄出的最后一封信!信中他提到要见的人究竟是谁呢?是什么力量让他从几次绝望中重新树立人生信念,成为一个自行救赎灵魂的新人?  相似文献   

12.
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围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能使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假如有人拔掉木桩,或者填平沟壑,并向他的同类大声疾呼:"不要听这骗子的话!如果你们忘记土地的果实是大家所有的、土地是不属于任何人的,那你们就遭殃了!"这个人该使人类免去多少罪行、战争和杀害,免去多少苦难和恐怖啊!  相似文献   

13.
近半个世纪以来,吸毒贩毒遍及全球 泛滥成灾。毒品,践踏着人类的文明和尊严。它象瘟疫一样浸入世界各个角落,摧残肉体蚕食生命,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幸福;它如恶魔吞噬财富腐蚀灵魂,毁灭了千万个美好的家庭,破坏着社会的安宁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绝不放过你     
6 就像一个人在穷途末路上行走一样,我迷失于怀疑唐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迷惑。而且,我无法看到前路的希望, 所以我令自己停下来。我想,走走停停的好处就是避免把错误的路走绝了。我决定避开唐这个疑点,而用相关的疑点求证唐在我心中留下的疑点。那个相关的疑点就是王(?)。在我调查死去的王(?)生前的点点滴滴时,我才知道,一个人的死,只代表了他肉体的死亡,他的死,并不是如空气那般真的蒸发不见了,他变成一种新的无形的物质,日日夜夜折磨着一个人,仍然与一个人扑面而来的所有生活纠缠不清。因为,他才是那个杀害王(?) 妈妈的真凶……  相似文献   

15.
段伟 《中国公证》2008,(6):15-18
云南省昆明市明信公证处是云南省最大的一家公证处--这是荣誉还是责任?他天天在社会中呼吸、生长,他的生命中有灵魂吗?他的灵魂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爱尔维修自称发现了精神活动的基本规律:利益是我们的唯一推动力。具体表现为:肉体感受性是人行动的最初原因;自爱表现为对权力之爱,实为对利益的追求;主张通过立法把人们要求个人幸福的倾向引导到公共幸福上去。他的实用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利己与利他相结合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益的相互畏惧迫使各人乃至各民族谨守本分。  相似文献   

17.
黄朴 《法治与社会》2001,(12):24-26
上篇 兰达电子,走出民营科技的特色之路 松下幸之助创造的事业深深地影响了我,尤其他的自传,让我明白了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人,核心是科技,人与科技的结合,会让一个企业的腾飞插上理想的翅翼.  相似文献   

18.
一吐 《法学》1983,(11)
什么是“法人”?“法人”是一种赋予法律涵义的社会组织。法律上所称的人包括自然人与法人两种。前者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有肉体的人,这种人自出生以后,法律上就承认其人格,  相似文献   

19.
郑玉双 《研究生法学》2007,22(6):118-122
现代政治秩序是一种安排,将人的肉体纳入一套人为设计的符号系统之中。从而使人这种自然的存在有了固定的角色,这是政治的使命所在。政治哲学是哲学的分支,是用系统的方法探求政治问题,其中涵蕴着哲学之思与基于良善的评判。苏格拉底开启了古典政治哲学的大门,他的徒孙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则成为政治哲学史的一朵奇葩,影响了欧洲几千年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理论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理论体系是由哲学观、条件论、过程论三个方面构建起来的。其中哲学观是理论的灵魂,是条件论和过程论围绕的核心;条件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代要求;而过程论是人类控制土地利用的具体理论,是哲学观与条件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