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丽红  马朝林 《前沿》2008,(6):37-39
民主社会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社会主义,二者有本质区别。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如何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永远坚持社会主义,努力发展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的旗帜不倒、社会主义的事业日新月异欣欣向荣,是执政的共产党人面临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3.
建设一个始终坚持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是农工党自身建设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农工党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4.
龙斌 《湖湘论坛》2009,22(2):27-2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契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发展积极健康的大众文化,有利于实现文化和谐。  相似文献   

5.
张存娟  蒋娇艳 《传承》2009,(18):22-23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两种相对立理论,一种是结构社会主义,另一种是功能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结构社会主义和功能社会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炼表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更好地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建设道德风尚,使我们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强起来。要把贯彻(《意见》作为重要契机,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纵观苏联70多年发展及其解体和苏共垮台的演变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坚持和不断发展,是贯穿其中的一条重要线索,是苏共和苏联逐步失去理想之源、精神之基、价值之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拟探讨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主张社会主义可以而且能够搞市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均经历了一个计划与市场不断较量 ,最终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克服了市场社会主义外部结合论等方面的局限 ,基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在市场与公有制结合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创新 ,从而实现了对市场社会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王芳 《前沿》2013,(16):6-8
何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术界有学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概念等同或混同,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等。本文从逻辑上重新认识和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澄清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样是科教兴国战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段话真切地道出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心声,也澄清了在人文社会科学地位和作用问题上的许多偏见。本文仅就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陈建新 《湖湘论坛》2002,15(5):36-37
把依法治国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结合起来,是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5·31”讲话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党在新世纪面临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但应该包括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而且还应该包括高度的政治文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2.
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当下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主要有定位、指引和评价三大作用。只有以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规律为根本指导,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归,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定位、指引和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了重新定位,为工作重心转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的现代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成功地维护了社会政治的稳定,推动了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认真总结30年来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简述生态社会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毅 《中国发展》2007,7(2):36-39
在西方形形色色的生态理论当中,生态社会主义独树一帜,试图把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5.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颇具影响的社会主义流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基本上属制度社会主义,此后开始转向价值社会主义。其主要表现是:在社会发展目标上实现了从制度改良到伦理价值追求;在国家观上实现了从超阶级国家论到超民族国家论的发展;奉行民主社会主义的政党也从工人阶级政党转向选票政党。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定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贵在践行,具有鲜明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为在中国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奋斗了 80年, 80年的奋斗换来了今天国家的初步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正确之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为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复兴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从深入研究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入手,找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现阶段的具体表现,由此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科学的判断,并以此为根据,完整准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对社会主义矛盾理论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两种相时立理论,一种是结构社会主义,另一种是功能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结构社会主义和功能社会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宾先举 《湖湘论坛》2009,22(1):17-18
社会主义政治诚信是高于以往任何社会政治诚信的政治文明与道德文明,社会主义政治关系的本质决定其一系列特殊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政治诚信彰显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树立党政领导权威,增强党政领导能力,密切政民关系,促进政民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