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陕西西安被曝幼儿园给幼儿服用“病毒灵”后,吉林省吉林市以及湖北省宜昌市先后出现幼儿“被服药”状况。而在近年中,在幼儿园中屡屡发生的虐待儿童事件等也曾引发公众广泛关注。本是让儿童接受教育,以便更好地成长的幼儿园,为何沦为“药儿园”?  相似文献   

2.
药物影响驾驶能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药物对驾驶能力的影响。方法:对药物影响驾驶能力的流行病学调查、药物对驾驶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对策及相关毒物分析等方面的报道进行综述。结果:服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物、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组胺药物等后,其驾驶能力会有显著的降低。结论:药物对驾驶能力的影响是交通安全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般而言,高血压患者需终生服用降压药物,因而均难逃避药物毒副作用及服药麻烦之苦。上海沪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和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和农村地区邮购假劣药品的现象有所抬头,如“肺痨回春丹”、“消喘灵”、“风湿关节炎胶囊”等,该类药品通常打着纯中药制剂的幌子,自我宣传具有很好的治疗哮喘、风湿、关节炎、支气管炎的效果,病人在短期内服用病情似有缓解,但因其常含有激素、精神类及麻醉类药物,服用后极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加重病情,用药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的现象十分常见,甚至导致患者中毒死亡。根据哮喘病患者反映,服用假劣的“消喘灵”胶囊后,具有一定的平喘效果,但同时出现较为严重的嗜睡现象,通常在服用该药物后,半小时内即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从而…  相似文献   

5.
对尿液中的毒品进行酶免分析是对尿液筛选检验的主要方法,它简单易行,灵敏度高,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但是,由于酶免分析本身的技术特点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只能作为筛选手段,而不能作为确证的依据。1对阳性反应要认真分析综合判断在日常使用的药物中,有一些药物中含有一定量的国家允许使用的罂粟,可待因,吗啡,麻黄素等药物成分。特别是在各类止嗽糖浆中更为常见。因为疾病,当服用这些药物时,必定造成服用者在一定时间内尿液呈阳性反应,尤其在冬季,呼吸道疾病增多,使用各类咳嗽糖浆的情况较为普遍。由此造成对酶免分析的干扰不…  相似文献   

6.
异烟肼(Isoniazid)又名雷米封(Rimifon),是广泛使用的一线抗结核病药物之一,主要经肝脏中乙酰化转移酶代谢,形成乙酰化异烟肼及异烟酸。乙酰化速度受个体遗传基因控制,有明显的个体和人种差异。在毒物案件中异烟肼中毒案例偶有发生,多为自杀、服用过量或急性、蓄积性中毒。本文报道一例在婴儿奶粉中投毒的案件,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从奶粉中检出异烟肼成分。  相似文献   

7.
苯并二氮杂革类药物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抗焦虑、抗癫痫及催眠药物,常见于成瘾滥用、麻醉犯罪以及过量服用,故血、尿等体液中该类药物其及代谢物的检测在司法鉴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血、尿中该类药物和代谢物的筛选分析方法一般都采用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等。  相似文献   

8.
《法律与生活》2009,(20):61-61
波兰下议院25日通过决议,允许对性犯罪者实施“化学去势”。 根据这项决议,如果有人对15岁以下儿童或者自己的子女实施性侵犯,罪名确定后,法院可以命令罪犯服药,控制其性冲动,使其无法犯罪。这种做法叫“化学去势”,监狱药局会提供所需药物。  相似文献   

9.
一名18岁的少女,在一次医疗事故中,被医生切除了双侧卵巢。从此,她失去了女性功能,连女性特征也得靠每天服用药物维持……  相似文献   

10.
安眠酮是一种作用时间快、半衰期长的低毒性镇静催眠药物,长期服用有一定的成瘾性,目前国际上已将此药列为滥用药品,控制其生产和使用。由于安眠酮的代谢周期长,在体内容易积累,其代谢物  相似文献   

11.
精神障碍患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脑功能障碍并伴有一系列功能缺失和寿命缩短的群体,其死亡率为普通人群的2~5倍,且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猝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服药者。大量案例报道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表明,精神障碍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风险与服用APs相关。本文简要介绍APs致心源性猝死的机制和危险因素,以期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又名醋氨酚、退热净),属于苯胺类解热镇痛抗炎药,主要对中枢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适量服用可解热镇痛抗炎,大量服用可引起药物中毒,甚至死亡,但尚未见有关该药中毒的尸检报道。笔者曾遇到1例,如不经详细检验,极易误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钱蘅  赵楠楠 《法制与社会》2011,(31):187-188
乞讨儿童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社会的“顽疾”有非常多的乞讨儿童是跟着父母乞讨或者被父母出租给了职业乞讨者。其中还有一部分乞丐儿童是被拐卖的失踪儿童。解救乞讨儿童不仅解救那些被拐卖的儿童,而是让所有的乞讨儿童,从乞讨的生活状态中解救出来。当被拐卖的儿童面临失去生存权、生命权的时候,问题的关键是应当确立国家社会福利机构的辅助监护制度和儿童的福利保障制度,以及儿童保护法的完善才是解决儿童乞讨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显示,全球每天有2000多名儿童死于非故意或意外伤害,或留下终生残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强生制药发布的《儿童伤害预防倡导》表明,中国0~14岁儿童中,伤害是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每年有近5万名0~14岁儿童因伤害死亡,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伤害死亡,在家中发生的伤害占44.5%;《北京市伤害调查--北京儿童意外伤害报告》统计,在北京,每天有139名儿童受到伤害。意外伤害已成为北京市儿童死亡和伤残的首要原因,平均每天有1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致残或致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向来重视对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在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中都有大量的关于儿童权利保护的规定,这些规定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是相一致的。我国对儿童权利法律保护的内容,按儿童权利的性质特征区分,主要有:儿童的生存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国籍权、名誉权、荣誉权、智力成果权、教育权、接受抚养权、继承遗产权、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权、达到就业年龄的劳动权、请求社会援助权、司法保护权,等等。  相似文献   

16.
论教育与天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教育应当以人的天性为前提,顺应儿童的天性,应当采择符合儿童天性的内容并以适当方式传递给儿童,但成人社会有时做出相反的抉择,这是教育压抑儿童天性的主要原因。在人与教育的互动中,应当改变的不是人的天性,而是教育自身。教育应当不断改变和调适自身,以使自身适合人的天性之表达和成长的需要。中国传统化中无疑有优秀的成分,但是也有坏的内容,那就是中国化对人的天性、对儿童的天性不够尊重。尊崇天性、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这是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化改良与复兴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背景:2005年3月,一名从河南来京打工的产妇因患感冒到某私人诊所治疗,按医嘱服用了大量药物。20天后,该产妇浑身浮肿,腹痛难忍,被送到北京某医院后生下一名死婴。产妇的丈夫怀疑妻子是吃了私人诊所开的药才生下死胎,几经周折后想对死胎做法医鉴定,却被医院告知,死胎已经被当做“医疗废物”处理了。于是,产妇将医院告上法庭,要求医院赔偿其精神损失。这就是被中国法治进程所记载的“全国首例死胎处置权案”。  相似文献   

18.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希望,利辛县人大常委会去年通过督办两件建议,为“特殊”儿童带来特殊的照顾,为“留守儿童”带来浓浓的关爱。让这些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蓝色的天空、和煦的阳光。  相似文献   

19.
<正> 轻粉作为外用中药,临床上少有中毒的报道,本例内服引起中毒死亡更较为罕见,现报道如下。1 案例简介刘某,女,13岁,因患白癜风于某日在无证个体中医马某处治疗,取内服药“轻槐散”(含轻粉、槐米、金花、穿山甲等)12服,由于其家长忘记儿童减半的医嘱,按成人量服用,在用第3服后出现鼻出血,精神不振,浑身无力,偶有手震颤,且呈进行性消瘦,皮下出血等症状,经询问,该医生说:“为正常反应”,而未引起重视,服用9服后症状加剧并出现便  相似文献   

20.
口服避孕药是一种在计生工作中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避孕常见药物 ,在育龄妇女中被广泛使用。儿童少量误服避孕药偶有发现 ,但引起较典型的假性性早熟病例极为少见 ,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尤为罕见。笔者遇到一儿童被他人骗服避孕药片而出现性早熟的案例 ,报道如下 :1 案例资料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