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晓菁 《前沿》2012,(21):78-79
内幕交易是证券市场上最为严重的危害行为之一,近年来我国证监会加大了打击内幕交易的行政监管力度,但问题仍然严重.本文试图从证监会行政监管的现状出发,提出相关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2.
内幕史易行为是证券发行、交易过程中的新型犯罪。内幕交易的主体是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内幕交易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构成。内幕交易罪严重侵犯了国家证券市场的正常的管理秩序,侵犯了投资者的利益。内幕交易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的发行或交易,情节严重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我国证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同时受政府影响较多,内幕交易行为屡禁不止。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自律,同时从扩大内幕交易行为主体的范围并明确其认定标准、进一步明确内幕信息的界定标准、加大内幕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完善内幕交易行为的民事赔偿制度等方面完善法律法规,有效地防范内幕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4.
<正> 所谓内幕交易,又称知内情者交易,是指证券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职员或主要股东、证券市场内部人员及市场管理人员,利用其地位、职务等便利,获取发行人尚未公开的、可以影响证券价格的重要信息,进行有价证券交易,或者泄露信息,以获取利益或减少经济损失的行为。证券内幕交易是随着市场本身的产生而产生的,它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破坏及瓦解作用。为了便于理解证券内幕变易,我们先来看一个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案例。1963年,美国得克萨斯州海湾硫磺公司  相似文献   

5.
证券内幕交易犯罪是证券犯罪中最为严重、最为普遍的一种犯罪,扰乱了证券交易市场信息保密的管理秩序,危害性极大。内幕交易行为具有方式多样化、隐蔽性强、调查取证难等特点,认定标准十分复杂。深入掌握内幕交易的各种行为方式及其与相关行为的区别,有利于对内幕交易行为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6.
我国证券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内幕交易,但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却不够完善。就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而言,令内幕交易者承担侵权责任更有利于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交易秩序。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加害行为、损害、因果关系和过错。  相似文献   

7.
陆康芸 《前沿》2008,(4):138-141
内幕交易行为是一种不公平的证券交易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害。中国和澳大利亚证券法都禁止内幕交易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比较而言,中国着重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忽视民事责任,而澳大利亚强调民事责任,其最新发展是民事处罚在内幕交易处罚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试论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幕交易人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不利于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而我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对内幕交易行为界定及其民事责任都缺乏明确规定。应借鉴国外立法和司法经验,对证券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采取法律规制,完善我国的证券立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案件频发,呈现出内幕交易地域场所扩大化、内幕信息窃取手段科技化、内幕交易行为方式复杂化等新趋势。究其原因,实为证券法条文过于笼统,期货内幕交易规定尚属立法空白所致。对此,应建立证券法上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构建多主体间的连带法律责任制度,尽快出台具体可行的内幕交易司法解释,由内幕交易行为人设置专项赔偿基金。  相似文献   

10.
内幕交易罪是指证券内幕、期货信息的知情人员或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情节严重的行为。美国、新加坡对此罪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我国于1997年首次在刑法中规定内幕交易罪。内幕交易罪的主体必须是知悉内幕信息的自然人或者单位。内幕交易罪侵犯的客体是证券市场管理秩序和其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内幕交易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认定内幕交易罪应注意其与正当交易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以及应注意对共犯的打击。  相似文献   

11.
由于内幕交易案件专业性强的原因,司法实务部门一直以来对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认定存有困惑,对于该罪犯罪构成要件的准确认定是定罪量刑的关键。内幕信息形成时间点与内幕信息公开时间点之间的时段构成了内幕信息的敏感期,法定内幕人与非法定内幕人的认定决定了举证责任的分配,对内幕交易行为以类型化固定可以确保裁判尺度的统一。对于内幕信息知情人在内幕信息敏感期的内幕行为的综合分析,有助于解决该罪认定中的常见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证券内幕交易罪概念的重新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内幕交易罪是一种比较普遍而且隐蔽性很强的犯罪活动,刑法第180条对之予以规制。但随着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刑法对内幕交易罪的界定凸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可见,重新界定内幕交易罪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肖东华  陶启智 《求索》2013,(8):30-32
推进融资融券交易是我国证券市场当下的热点问题。在提高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同时如何监管利用卖空进行的内幕交易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至关重要。本文对卖空交易的基本原理、风险与约束、以及市场反应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本文还探讨了卖空交易信息来源的甄别问题:由于公司并购是强制公开信息披露的重要事件,通过考察与并购相关的卖空交易可为识别卖空交易的信息来源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对于卖空交易及信息来源研究进展的阐释对我国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也为证券市场与卖空相关的内幕交易监管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跨国内幕交易是证券市场国际化所产生的一个负面结果。由于跨国内幕交易涉及到一个以上的国家,因此,一国调查和起诉跨国内幕交易需要另一国的协助。美国除了采取单边方式对跨国内幕交易进行管制外,更多的是通过《司法互助条约》和《谅解备忘录》同其他国家展开合作。  相似文献   

15.
张晓宇 《山西政报》2007,(14):36-36
中国的证券市场经过了近5年的漫漫“熊途”,2007年终于迎来了牛气冲天的火爆场面。上证综指从900点一路飙升至4000点,丰厚的收益甚至掀起了“全民炒股”的热潮。而新近爆出的广发证券董事长董正青涉嫌内幕交易事件,又将证券市场上一直难以消灭的“内幕交易”带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除印花税之外,广大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内幕交易的刑事责任立法存在一定的漏洞,诸如刑事责任形式单一、刑罚适用标准不统一、罚金刑的依据缺乏周延性等,这明显不利于惩治内幕交易犯罪、不利于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保障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探讨内幕交易的刑事责任立法的完善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证券内幕交易是我们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但在我国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大多停留于对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责任追究,而忽略了对证券内幕交易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致使我国证券内幕交易法律规制体系中私权救济手段空缺。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证券法律、法规不尽完善的现状,在立法上强化内幕交易的私权救济机制,构建内幕交易损害赔偿制度,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热潮的掀起,诸多内幕交易行为暗流涌动。本文从“中山公用内幕交易案”典型个例分析出发,讨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内幕交易行为频发的环节,并提出实践中如何有效地防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内幕交易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内幕交易罪的罪名与范围的判断是认定本罪的基础。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是指在证券的发行、交易等活动中,内幕人员或者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某一或某些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准确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明示或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参考外国法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刑法修正案(七)的相关规定,本罪应包含内幕人员或者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人员所实施的买卖行为、泄露信息行为或者明示或暗示他人买卖行为等六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证券法律制度在法律责任的设计上存在 着重行(刑)轻民的特点,使得因内幕交易造成损失后受害 人的损失寻求不到法律救济。因此,加强对证券内幕交易 民事赔偿责任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对完善证券法律责任、全面规范证券内幕交易行为也具有 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