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写意人生     
岳巍 《新青年》2004,(12):5-7
有人说友谊就像一杯醇酒越陈越浓,越品越香;有人说友谊之于人的最大的益处就是你知道了秘密可以向谁倾诉;有人说友谊既像合作又是竞争,只要深入其中用心经营,获得永远大于失去.可友谊之于我却如同诗中所讲的一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酸酸甜甜的点滴插曲,九曲十八弯的跌宕起伏,虽称不上荡气回肠,但也算是曲径通幽了.  相似文献   

2.
新都桥     
如镜的水面上大大小小的石块,红色的藻类植物,杨树,白云,蓝天和山峦的倒影,这就是著名的四川新都桥。有人说红草地和杨树林是这里的灵魂。有人说秋天是新都桥的象征。有人说新都桥的白天美的不染纤尘,到了晚上最好闭门不出。疑问在风物的面前终于黯然失色。终于坐着颠簸的长途客车风尘仆仆地来到这个传说中的“摄影家的天堂”。三种气候迎接我们的光临。早上出发时沿路还能见山上白雪覆盖,到了中午便是烈日炎炎,晚上自然是回归了秋之本色。按  相似文献   

3.
我认识景导演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但听景岗山唱歌的时间比这还长,可知道他们是父子却还是最近的事情.也许是由于职业的关系吧,总有一些文学爱好者们管你叫“老师”,可老师这个词在我心目中一向重如泰山,是可以同类似“父母”啦这样神圣的词相提并论平起平坐的.所以每当有人管我叫“老师”时我都有些不知所措,而每当管我叫“老师”的人拿出一些文稿让我“指正”时我更是诚惶诚恐,生怕哪位将来的“大师”、“巨匠”毁在我手里,更怕耽误了那些有着很好的自我感觉的良家子弟可是有一天,一个这样称呼我的人拿着一篇文章叫我“指正”时,…  相似文献   

4.
正这些年推掉不少文债,忽然厌倦写东西,自己也感到奇怪,这自然也得罪了很多人,然而,不写却也心安理得。强迫去写无病呻吟的文字,既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他人的时间,毫无意义可言,有人说这无异于图财害命,怕又过于悬了。虽然,一众朋友说我懒,说我颓废……倒没言我不可救药,算是留了情面,不过看我的眼神却都怪怪的,笃定,我成了他们目中没有进取心的人。不写什么东西,于我是挺快乐的。我思故我在,不想就没了烦恼和焦躁,什么都可以过  相似文献   

5.
司金 《海内与海外》2006,(11):18-20
有人说,当下的中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张面孔,仿佛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度。当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一些把打高尔夫、买豪华别墅、购名车、去国外度假作为主要谈话内容时,中国的另一部分人.主要在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口却因贫困而不得不在毫无安全可言的地方出卖苦力,当然,在那些事故频发的煤矿、烟花爆竹加工厂以及毒害超标的各种加工厂卖命的也都是农民。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走遍天涯海角"是不少人的雄心壮志的话,那么这世界上很少有人把"走遍大街小巷"作为自己炫耀的理由,大街小巷究竟有什么看头呢?大街小巷怎么会有旅游胜地的景色好看呢?然而,悉尼却有一位名叫Alan Wadell的94岁的老人,他用了6年的时间,行走了5000多公里,一个人走遍了悉尼大大小小的284个市区,可以说是走遍了悉尼的大街小巷.  相似文献   

7.
鲁迅从小就受人冤枉,受流言蜚语的议论。他成了文化界的名人之后,也有很多人嫉恨他,一个有思想锋芒的人,一定是有人爱他、有人恨他。一个人如果大家都说他好,这个人你一定要警惕,他是有问题的人,一个正经人不可能所有人都说他好的,因为社会上的人的利益是不同的,怎么可能一个人警察也说你好,小偷也说你好呢?比如有的人辩论不过鲁迅,就想别的办法,说鲁迅是拿卢布的.什么叫拿卢布的呢?卢布是苏联的货币,苏俄的货币,说他拿卢布就是暗示他是共产党的人,他是苏联共产党派来的文化特务。所以这话是很阴险的,因为你的话接近于共产党嘛,你为共产党说话嘛,所以说很多人不采用正常的辩论途径、辩论方式,而是企图在肉体上给别人带来威胁,这就是文化界的小人、道德败坏的人,这也是一些小人常用的伎俩,就是用文章之外的办法来打击对手,说鲁迅是拿卢布的这个流言可以说持续了鲁迅的终生。鲁迅虽然是共产党的同路人,但是因为他看到共产党是被压迫者,共产党是在野党,而且不是合法的在野党,是站在被压迫人民一面说话的人,是被镇压的人,所以他是站在弱势群体一面,他才和共产党成为同路人。但是他自己并不是共产党。  相似文献   

8.
仅仅一笑     
仅仅为了一笑.能写出多少文章呢?虽然有人可能什么也写不出,连半句话也写不出,但有人却可能写出长长的文章,甚而能写出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这样的事,为数也不少。例如:  相似文献   

9.
《新青年》2003,(1)
数钱是个好游戏好友X说她喜欢数钱。说这话的时候,她的脸上一派经过世俗烟火熏呛却依旧洁净的气象,语气里的喜悦平宁如水,像是在说她买了新书和新碟。我笑,告诉她换一些新纸币,专门用来数好了。X有了宝宝以后,我说教宝宝数钱玩吧,这是一个好游戏。亦舒小说里的情节,灰姑娘委身阔佬,阔佬很大方,给她很多钱,多到可以买城堡、岛屿、商业街,但灰姑娘只喜欢数钱,书架里一本一本的都是新纸币,没事儿的时候抽出一叠哗哗地翻。也有人畅想中了500万大奖以后要换一床的硬币在上面打滚。对钱币本身的喜爱是土地主的特征之一,葛朗台的表…  相似文献   

10.
提起吴玉音,很多人都熟悉,或是早闻其名,因为她是泰国华裔事业家中最为杰出的女企业家,在泰华工商界女强人中,她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独领风骚.不凡的业绩和人生经历,使她成为许多作家记者笔下赞颂的人物.有人说她是大企业家,有人说她是女强人,有人说她是慈善家,这些都是事实,总之吴玉音不愧为女中豪杰,她的一生充满着传奇和风采.她出身于一个不是很富裕的侨商之家,丈夫早逝,当年她仅25岁,年轻寡妇,以坚强的意志挑起3个孩子的家庭重担,并接过丈夫的生意.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苦苦经营,创立了伟业,并为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广袤的大地上,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小路绵延百里,虽然窄小却并不平静,每一天,都会有人不停的赶路,在阳光与月光的掩映下,赶路人的影子或喧闹或寂寥,却一断也没有停下过. 小路默默注视着匆匆而过的芸芸众生,时间久了,它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几乎所有在路上的人都只是在前后或是左右张望,却很少有人抬头望天或是俯首看脚下.这让小路感到迷惑不解,在它看来,身处大地的自己是如此眷恋着大地母亲,而与天空长达数百年的对视也早已让它忽略了那些前后左右的短暂浮华,它相信,天空与大地才是这个世上所有生命应当敬仰与追寻的事物,那些前后左右的风景无论多么炫目,却都是些无法长久的事物.  相似文献   

12.
车祸     
祥龙 《新青年》2006,(3):29-30
不知为什么,孩提时的记忆都很清晰,就像有人说的,很多东西时间越久反而越深刻.  相似文献   

13.
胡健 《海内与海外》2008,(10):28-28
读黄殿琴的诗作和散文比较让人放心,虽然用字字珠玑来要求她似有不妥,但是她的东西总是能让你时常有所惊喜。 她的诗集、散文集已经不少,有人戏说,那数量可以写一首十四行诗了。  相似文献   

14.
十六世纪以来一直到了鸦片战争之前,当时中国的海外贸易商人──海商,是否已经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自由商人的性质?当时的海外贸易的航运业,是否就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初期资产阶级的航运企业?这两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有人说,十六世纪中国沿海一带的走私贸易商人的“海寇”,可以称得上是资产阶级先锋队(注/A)。有人认为明朝后期的海外贸易的性质,是“有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的性能”(注/B)。也有人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对外贸易的海商,已经是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自由商人”的性质(注/C)。有人认为明末之时“尽管…  相似文献   

15.
我不是弃儿     
还是4岁的时候,我就认得他. 那时候的他,一张粉白娇嫩的小脸总是让我禁不住一遍遍地抚摸.我觉得这是对一个人表达喜欢的最好方式,奶奶却将我拉得好远.她说,怕我不小心弄伤了人家,不好交待.  相似文献   

16.
蒙古风土人情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居住着勤劳、勇敢、善良、好客的成吉思汗的后代,他们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好客有人说,「在蒙古,即使没有带干粮,也可以旅行几个月。」陌生的来客,往往会被当作贵宾招待。帐蓬的主人会把传统的奶茶和其他乳制品,特别是酸马奶恭恭敬...  相似文献   

17.
搞名堂探源     
平常许多人讲话总爱说:你搞什么名堂?但什么叫“名堂”,“名堂”一词又是怎么来的却很少有人知道。“名堂”原为“明堂”,系我国远古时代帝王举行盛典的场所。汉武帝刘彻有一次游览泰山,发现一处古明堂遗址,顿生思古之情,要求当地官员在此重建一座明堂,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18.
可怕的同乡     
有人说,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任何艺术大师与之相比都微不足道.我认为这话说得极好.在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大自然创造了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生物.也许,大自然这位艺术家偏爱了人类,给人类以较为聪明的大脑,使人类成为动物界中的强者.不料,这种偏爱却给动物界造成了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一次与美国一间大银行的总裁交谈时,谈及为何中国有五年规划,美国却没有这种五年规划。美银行家说这是因为规划被认为是社会主义产物,美国不能有这种规划。他表示作为管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银行,我是有五年计划的,为什么一个银行可以有五年计划,我们的国家不能够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呢?  相似文献   

20.
李琦:厨房里的男人别看演小品的李琦长得“粗犷豪放”,大大咧咧,可他却做得一手好菜呢。只要没有演出任务,李琦绝对是厨房里的“老大”。而他的儿子一见爸爸进了厨房,就欢呼说:天亮啦!我和妈妈又能美美吃一顿啦!李琦说:“好多男人都怕进厨房,节假日总是去饭店解决,觉着这样能腾出时间来休息。但对我来说‘煎炒烹炸’就是最好的休息。”李琦还透露说,以前做流浪艺人的时候,带孩子到处走动,居无定所。见到别人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就非常羡慕。现在生活稳定了,买买菜、做做饭,既是自己的兴趣所好,同时也是为了“还债”。再说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