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地” 在我们开车穿过仰光街道时,我对怀说:“老天一直在哭。”天空阴沉,烟雨茫茫,但至少我们又顺利地到了地上,正驱车前往旅馆。想起前天晚上毁灭性的可怕梦景,那架飞机把我吓死了。 父亲最信任的两位助手乍伦和披实是我们的保护人。乍伦曾是父亲和中国驻仰光使馆的信使,传送周思来和父亲之间的来往信件。作为一个名记者,他为父亲的报纸工作了好多年。 唯独仰光的庙宇和白塔使我感觉到这个世界并不是完全陌生的。妇女系着桶裙,但我不知道男人为什么也系桶裙,我想还是泰国好多了。 那天下午很晚时,我们才来到仰光一家豪华的新…  相似文献   

2.
想起父亲     
小,父亲对我就十分严厉。三岁那年夏天,我偷偷摸进后院池塘滚澡。刚扑腾没几下就被父亲从塘子里提了出来,狠狠地抽了一顿。从此我没敢私自下过水。上小学了,每天晚上写写算算的家庭作业很多。作业再多,做得再晚,父亲必亲自检查,找出错误。在第二天早晨我改从父亲正以后,他才用他那根红色的圆珠笔签上“已阅”两个字。要是作业错得太多,即使我睡着了他也会把我弄醒来教训一顿。为了睡个安稳觉,每次作业写完我总要检查个三四遍以减少梦见父亲“耳把子裹筒筒”(巴掌捏成拳头)的次数。因此,我也总能考个高分回家。偶尔我也“作案”…  相似文献   

3.
合格父亲     
什么样的父亲才是合格的父亲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们,也就是孩*如果你一遍又一遍地问他某一件事情,他会终于忍不住,就把一切都告诉你了。我总是提前3个月就知道我的圣诞礼物是什么了。(迪伦9岁)*我爸爸上街买的东西比妈妈买的好。他会买薯条、巧克力、小甜饼和冰激凌,而妈妈只会买蔬菜和其它没意思的东西。(瑞恩10岁)*如果你们像我一样有两个妹妹、一个妈妈,在去接妹妹们回家时,你可以和爸爸在一起谈一些男人该谈的事。(菲尔10岁)*我踢足球时,爸爸会当啦啦队,他总是对我说:“踢得好,梅根!”而且他经常给全队训话…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使命 1967年初的一个寒冷的日子,周(恩来)办公室来电说我父亲即将到来,要怀和我一起到澳门去接,然后陪他一起飞返北京。1956年以来,我们和父亲还没有见过面。 怀和我都搞不清楚他来干什么,我们猜想他可能是来接我们回去的。对他的历史我们虽然知道得清清楚楚,但对他的形象,尽管我搜索枯肠也还是模模糊糊。怀不无信心地预言,“我们会认出他的。”远离父亲如此之久,这时再去认他好像很别扭。 老赖开车送我到廖(承志)家去研究我父亲的旅程,在车上我尽力试图集中精力考虑必须商讨的问题,可是当我们接近廖家院子时…  相似文献   

5.
金陵城内有二女,一推,一功,奖学爱父唱唱,吟吟,拍昆曲;父爱深似海:一稚女专“夜光”,一幼女号“明珠”,话说是“夜光明珠,在明掌上珠”……这是法国籍华人成之凡女士缅怀父亲的诗句。“一稚”即稚历(之见);“一幼”即幼殊。“夜光”是《世界晚报》副刊名;“明珠”是《世界日报》副刊名。在稚、幼的孩提时代,父亲曾这般亲见地称呼她们。之凡、幼殊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南湘乡。父亲成舍我是我国著名的老报人,新闻教育家。母亲杨日(致殊)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数学系,是“五四”运动时期活跃于学潮中的新女性,也是成舍我早…  相似文献   

6.
于元平,这位在香港商界南征北战,叱咤风云,被誉为“东北虎”的亿万富豪,确实创造了无数得意之作。作为建筑领域的大佬,他首先创建了中国的最高建筑—— 68层的深圳地王大厦;接着营造了 80层的广州中天广场,又刷新了这一纪录,成为亚洲之最。 香港商界中崛起的“东北虎”  于元平出生于中国沈阳。他的童年是极为不幸的,还在他处于孩童时代,父亲便因病去世了,他不得不由母亲一人艰难抚养;谁知过了不久,母亲也因贫病交加,一场大病之后,便追随父亲而去。失去双亲的于元平,只好依靠亲戚们的微薄接济维持生活和攻读学业。   …  相似文献   

7.
楼上大哥 楼上大哥姓季,上世纪50年代初生人,他父亲和我父亲是同事,住平房的时候就在一个院子里;后来搬到楼房,还是邻居,我家二楼,他家三楼。二楼的新邻居中也有一位大哥,姓纪,两个姓氏同音不同字,叫起来都是“季(纪)大哥”,不好区分。尤其是当我在家里提到他们的时候,往往很费口舌。于是,我很快就给两位大哥划清了界限,季大哥叫楼上大哥,纪大哥叫隔壁大哥。姓氏一律省略,平时无论跟谁见了面,自然就把“楼上”或“隔壁”这样的字眼也去掉了,就叫大哥,省事,也亲热。  相似文献   

8.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3,(1)
残酷人生两个人在餐馆吃饭,桌上放着一杯热芥末。其中一个人认为芥末是甜的,于是舀了满满一勺放进嘴里,立即泪如泉涌。不过他紧闭嘴巴,没说一句话。他的朋友迷惑不解:“怎么了?”“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就在2年前的今天,他上吊了。”他的朋友安慰了他一番,也舀了满满的一勺芥末放进嘴里骤然,泪水如泉。第一位佯装无事地问他:“你怎么也哭了?”“我在想,你父亲20年前上吊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上吊?”第二个答道迟钝有个农夫跌断了腿,去看医生。医生问他是怎么把腿跌断的,他说:“25年前,我在一个财主家当长工。有一天晚上,财…  相似文献   

9.
在台北的蒋碧微,与子女只能在照片上见面了。 徐伯阳说:“把我们儿女的情况,告诉我母亲的,是我父亲朋友沈宜甲先生。还是在1927年4月,我母亲发现她怀孕了.我父亲当时在新加坡卖画,我母亲决定回国内生孩子,她把六、七大箱书画交给航空运输公司,直接运到国内来。她一个人从巴黎搬家,沈宜甲帮了很多忙。临走的时候,我母亲很感激他,没什么好东西给他,就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这孩子生下来认你做干爹。1976年沈宜甲回来探亲时找到我,就跟我讲起这段事。我们还一起在我父亲的墓前照了相,他把这张照片辗转到我母亲手里。  相似文献   

10.
问:我的父亲是一个个体工商户,前不久在外出采购货物时不幸遇车祸身亡。我在国外得知消息后匆匆回国奔丧,才知道父亲生前曾经欠下张某巨额债务未偿还。我此次回国,张某就上门找我讨债。我认为自己早已成家并已在国外定居,”经济上与父亲彼此独立,没有义务代父亲还债,可是张某认为“父债子还,天经地义”。访问,从法律上讲,我有义务替父亲还债吗?一读者签: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你父亲遗产的继承情况。根据我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  相似文献   

11.
他叫李春平,普通得就像他的三个字代号一样。但是,他的人生经历似乎是一个现代童话,比那些想像丰富的小说还富于传奇。李春平是不幸的,在“文革”的岁月里,因为父亲是当权派,背上“黑崽子”的他被造反派们无端地打得皮开肉绽,头破血流,昏迷在马路边;在当工程兵打坑道时,曾被掩埋在山洞内,差点儿成了革命烈士;在一筹莫展赴异国他乡的谋生路上,遭遇飞来的车祸,雪上加霜的命运让他无法负载沉重的折磨,他拄着拐杖又回到了北京;在情爱的旅程中,他更是一个十足的失败者,曾经为爱蹲过牢房,在监狱里染上了肝病,后又被爱得死去活…  相似文献   

12.
我十几岁的时候,父亲竭尽全力阻止我成为一个酿酒人.他一辈子都在为当地的啤酒厂酿酒,可是收入微薄,勉强维持生计.他的父亲和祖父同他一样,所以他不想让我也成为酿酒人,甚至连啤酒桶边都不让我碰.  相似文献   

13.
烂盘不烂手     
过去有个做官人,上任之初向神发誓道:“我左手要钱就烂左手;右手要钱就烂右手。”时过不久,有个人拿着大笔银子来行贿。他见到如此丰厚资财,心里直想受纳,可又怕犯了前面的誓言,遭到神的惩罚。于是,他左思右想,终于想了个好办法,自解道:“我取一个盘子来,让那人将银子放在盘子上,叫人捧入。当日发誓时我说的是钱,今日送的却是银子;我又不曾动手,即便是烂也烂盘子,不会烂我的手。”烂盘不烂手@程雯  相似文献   

14.
总有一些东西,终究是要在风中逝去的。比如炊烟。比如村庄上空的鸟声。比如父亲,像一朵柳絮,在村庄的枝头上悄然逝去的父亲。父亲说,我怕黑,我怕停电。父亲是怕无边的黑暗把他给吞噬了,怕在暗夜之中被死神牵住他的衣角,他怕寂寞,他怕冷,怕这样一个人孤零零地离去。尽管此刻我还守在他的身边。旁边,还有我的姐姐和我的母亲。现在,我们还是完整的一家人。但这种完整已经是非常的脆弱了,现在父亲努力地维持着这种完整,以他的抱病之躯,尽管另外的三个支撑点还顽强的坚持着,但仍旧显得无济于事。父亲说,我是有儿有女的命。父亲说…  相似文献   

15.
本分     
早上,接到父亲的传呼。我跑去回电话,父亲只是问问我的考试成绩。我说:“还行,都及格了。”隔着长长的电话线,我仿佛看到了电话那边父亲那心满意足的笑容。回到寝室,我心里很不平静。躺在床上,9年的求学生活历历在目。初一时,特别想家,但父亲并不常来看我。来了,也只是在我的寝室久久地站着而不说什么。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往返的车只有1个小时的间隔。可父亲怕同学们看见他那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从不去学校找我经常是在寝室搭地铺过一夜。为了能给我留下更多的零用钱,他最多只吃一碗廉价的面条,而且每次都吃得很少,并说“吃得很好。”他默默地…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与漫画     
不得民心 某国总统前往一家精神病院参观,所有的病人都站在回廊上鼓掌欢迎他,只有一名病人,面无表情对着这个总统不理不睬。 总统:“那个病人为什么不对我打招呼呢?” 院长:“因为他今天精神非常正常。” 白费心机 父亲为培养宝贝儿子的艺术修养,决定带他去欣赏小提琴独奏会。 一小时过后,儿子不耐烦地问道:“什么时候他才能把那木盒子锯开?” 父亲:“……”  相似文献   

17.
父亲和国民党将领李仙洲是莱芜战役的死敌,但是1985年,在这场战争历经了近40年的时候,父亲与李仙洲在济南“相逢一笑泯恩仇”。父亲说:“你是黄埔一期的,应该是我的前辈,现在高寿?”  相似文献   

18.
小院里有棵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树的时候,父亲把我推到院子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就能长得旺盛。父亲说“:许个愿吧!”就这样,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的葡萄树上——希望我能够尽快好起来。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施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牛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树前,仔细地看上一阵。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得像个孩子,说“:你瞧…  相似文献   

19.
我于 1937年生在红军第十五军团,是党和人民把我哺育成长起来的。我在父亲身边生活了三十三年,他老人家是我第一位老师。他崇高的革命精神、优秀的品德,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对我慈母般的爱和严师般的教育,永远记在心中并指导我如何去生活和战斗。因篇幅有限,也很难用文字把所有事情表达出来,下面只回忆几件难忘的事:    一、我是人民的儿子,是人民的公仆   1942年,我们住在津浦路东的芦店子。房东王大伯的大儿子要成亲,新娘入洞房要有两个属“牛”的金童玉女捧花烛。我的属相是“牛”,又是徐海东的儿子,房东大娘特别希望…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的命运是怎样与那个年代和“上山下乡”运动连在一起的,柴春泽的名字对于一代人也许不是生疏的。对内蒙古翁牛特旗玉田皋,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1979年离开农村后6次回到这里。1993年5月2日,我和爱人、女儿陪同两位朋友再次踏上了我第二故乡的泥土。我给父亲的一封信,使我成为知名全国的“小将”,莫名其妙的新闻人物。“打招呼”之后,我不是拒绝表态而是无处表态。我于1952年出生在河北省滦平县一个普通干部家庭。父亲柴文在抗日战争期间曾任八路军武工队连长。在一次掩护部队转移的战斗中曾负伤,在群众家里隐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