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网络带来技术和社会飞速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增多且无法回避的网络纠纷,甚至网络犯罪。与其他形式的案件不同,因网络行为产生的各类案件,其用于证明待证事实的诉讼证据往往直接来源于网络。故哪些现场中会留存有取证人员需要的网络信息?这些通过网络从不同终端获取的网络证据中的信息如何被发现?诸如此类的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许多证据法学者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2.
根据现场遗留痕迹物品收集证据 在实际工作中,侦查人员往往只是把现场上的痕迹物品提取了,没有围绕提取的痕迹物品进一步收集证据,证明现场上的痕迹、物品与案件联系的证据以及证明现场痕迹物品与作案人的行为有联系的证据,现场上的痕迹、物品本身不能说明它与案件的关系,要靠侦查人员收集证据来证明痕迹物品与案件与犯罪的关系。侦查人员赶到现场之后,对现场上遗留的各种物品,都要当成证据来对待。因为案件发生或者发现不久,案件事实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3.
强化证据意识正确发挥DNA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许多案件中,现场勘查中提取的检材不能或暂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使用,但案件侦查往往需要这些证据,而且这些检材表面看来也确实难以为侦查所用,这需要技术人员开动脑筋,大胆启用逆向思维,从现有的物证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检验结果中灵活分析,变无用为有用,变间接为直接,充分发挥技术为侦查服务的功能。一些案件,特别是一些凶杀案件,现场能提取的生物检材非常之多,但是否能够被我所用,具有多大的价值,需要我们现场勘查人员的深思熟虑。侦查员、现场勘查技术人员、DNA检验人员,三者之间虽然分工不同,但对于侦查破案,发现…  相似文献   

4.
由于目前计算机专业取证人员数量的不足,当前司法实践中对于现场中正处于运行状态的计算机大多采用“二步式”取证的方式来搜集数字证据。即先由侦查人员对涉案计算机实施关机分离和保全。尔后再移交专业机构进行数字证据司法鉴定。这种方式虽然保障了数字证据的原始性和证明力。但无形之中造成了存储在RAM中的“易挥发”数据以及其他形式的潜在数字证据的丢失。而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这些“易挥发数据”可以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和潜在的数字证据。因此通过对侦查人员的专业培训.实现“易挥发数据”的现场动态获取和合理保全对数字案件侦查取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杀人现场一般都有血迹,犯罪分子为了隐瞒犯罪事实往往抛尸后对杀人现场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杀人现场由于不能及时发现或发现后不能找到有力的证据,直接影响了案件迅速侦破。笔者通过研究杀人案件血迹的特点和分布变化规律,总结出了杀人现场血迹寻找的重点部位和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客观存在的犯罪现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痕迹物证,蕴藏着诸多的犯罪信息,是侦查破案的依据、刑事诉讼的证据来源。但随着社会的法制化、现代化、信息化,犯罪人作案手段越来越狡猾,他们为了逃避打击,不断变换手法,或者伪装现场、毁证灭迹,使遗留在现场的痕迹物证越来越少。因此,刑事科学技术人员除了在现场中心获取必要的证据外,也应高度重视现场外围,以获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更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现场外围,以通过现场外围的勘验来印证和弥补现场中心获取证据材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面对国内非法偷猎、走私野生动物刑事案件增幅较大的现状,如何提高案件现场勘查水平是我国森林公安机关必须解决的最迫切的问题。由于野生动物案件现场勘查的对象不同,在证据固定的方法上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制定必备的技术操作规范。通过对现场勘查、物证提取和保存等关键环节的研究,提出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8.
血迹是凶杀案件中最常见的痕迹物证之一。根据血迹的种类、数量、分布、形态、色泽、检验鉴定和形成方式等综合分析,可以对出血来源,出血部位,受伤时体位,受伤后的活动过程、案件性质、作案地点、作案时间、作案工具、作案人数和作案过程等做出推断,为侦察破案提供依据和证据支持。笔者通过详细的现场勘验,依据现场遗留血迹,分析血迹的形成方式和过程,来解读血迹中包含的犯罪信息。  相似文献   

9.
犯罪现场是刑事案件侦查的起点和基础,通过对犯罪现场的勘查和访问,可以获取全面的犯罪现场信息,综合运用各种现场信息可以对案件作出准确全面的现场分析,从而为刻画犯罪脸谱以及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手指、掌面皮肤是极易受到伤害的部位,尤其是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存在身体对抗的案件中,现场勘查人员要注意从现场上发现提取犯罪嫌疑人可能遗留的细小痕迹物证,如断离的手指、掌皮肤碎片,毛发等,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方向和证据.  相似文献   

11.
现场人群是指案件发生后滞留在案件现场以及现场周围的人员。它包括受害者、受害者亲属与朋友、案件目击者或知情人、周围邻居、围观群众甚至作案人。这些人滞留在现场的动机目的不同,心态各异,因此所表现出的神态和言行举止也各不相同,细致观察现场人群,可从中发现疑点和线索,给破案带来较大的帮助,有时甚至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注射后死亡的他杀案件,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侦破的6例注射后死亡的他杀案件,整理分析案件情况、现场勘验、尸体检验等材料。结果 6例案件均为有预谋的犯罪,5例案件的嫌疑人在私密的空间作案,5例采用诱骗方式接近受害者。6例案件现场无明显异常。6例案件的受害者体表损伤轻微或者无,尸斑颜色异常,针眼样损伤与常规医疗措施的表现不同。结论 注射后死亡案件为一种高度隐蔽性犯罪案件,极易被忽略。对尸体检验发现的疑似注射针眼样损伤,应认真检验、鉴别、分析,警惕有无注射毒(药)物的情形,做好证据固定、检材提取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法医学是研究和解决与法律有关的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法医现场学是运用法医学、物证技术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杀人、伤害、性侵害、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人员伤亡的现场,分析案(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为相关案(事)件的处理及案件的审理提供科学证据的一门学科~([1])。随着万立华教授主编的《法医现场学》专著的出版,使得法医现场勘验和分析等工作逐渐理论化、系统化,笔者认为法医现场学应当  相似文献   

14.
1加强现场勘查管理的必要性侦查破案的目的,不仅是将犯罪人抓获,更重要的是将其移交起诉,使其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因此,对犯罪嫌疑人的刑拘转捕率、移送起诉率等,就是衡量刑侦部门侦查破案水平的一个标准。从现行案件的侦查来讲,凡有现场可供勘查的刑事案件,侦查的起点都是现场。作案人实施犯罪后,在现场上留下了大量痕迹物证,如果不重视现场的勘查,缺少现场的痕迹物证,就使得案件证据的获取缺少了重要来源,从而难以客观地分析案情、从中发现侦查线索、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难以找到犯罪嫌疑人。从积案的侦查来看,之所以形成积案,主要是未能…  相似文献   

15.
回溯侦查是指侦技人员根据现场犯罪信息,推断出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的各个步骤是什么,从而确定侦查工作的切入点,寻找犯罪线索,获取犯罪证据,继而侦破案件的一种侦查方式。本文试图从三起凶杀案件侦破的实践来谈回溯侦查。  相似文献   

16.
外围现场是侦技人员收集手印等痕迹物证的重要场所,现场勘查中应注意综合分析现场环境、现场痕迹、作案手段、被盗物品特点及现场访问情况等信息,善于逆向思维,建立中心现场与外围现场之间的联系,并从外围现场发现手印等重要的痕迹物证,为打击犯罪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隐形证据     
阿碧 《检察风云》2012,(11):58-60
在一些案件中,有时刑侦人员会遇到棘手的问题——找不到有用的证据。在这些案件中。违法犯罪分子可能有反侦查的经验。他们抹去了留在现场的痕迹;或是抵达现场的非刑侦人员移动现场的物品,无意中破坏了留在现场的痕迹;还可能是被害人出于恐惧、羞耻等原因清洗了案发时的痕迹。而在更多的室外案件中,由于案件发生距被发现时间较长,自然界的风霜雨雪把证据抹去了。能否找到那些似乎已经消失的证据?法医专家表示,案发现场的证据并非完全消失了,它们可能留下不太明显的痕迹或碎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让这些“隐形证据”显形。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场遗留痕迹物品收集证据在实际工作中,侦查人员往往只是把现场上的痕迹物品提取了,没有围绕提取的痕迹物品进一步收集证据,证明现场上的痕迹、物品与案件联系的证据以及证明现场痕迹物品与作案人的行为有联系的证据,现场上的痕迹、物品本身不能说明它与案件的关系,要靠侦查人员收集证据来证明痕迹物品与案件与犯罪的关系。侦查人员赶到现场之后,对现场上遗留的各种物品,都要当成证据来对待。因为案件发生或者发现不久,案件事实并不清楚,现场遗留的物品与案件有无联系、有什么样  相似文献   

19.
王宏 《天津检察》2009,(3):31-32
一、检察机关自侦案件撤案的原因 1、侦查人员收集和固定证据的意识不强,是自侦案件撤案的直接原因。由于自侦部门常常片面追求案件的立案率,只求案件侦破,忽视了相关证据的及时获取,或者是固定证据的意识不强,疏于全面取证.丧失了部分关键证据的最佳取证时机,使证据灭失,导致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链无法形成,证据体系有瑕疵,只能作撤案处理。  相似文献   

20.
现场勘验的任务就是从侦查的原点收集痕迹物证,为公诉提供依据,最终通过庭审将现场的痕迹物证真正地转化成定罪的证据。物证居于证据之首,是犯人与犯行的连接点,如何连接好这一点是法律赋予每个现场勘验人员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在犯罪现场收集痕迹物证必须做到尽早、尽细、尽多,收集痕迹物证要做到仔细观察、采取稳妥的提取方法、慎重研讨其证据价值、保全证据的良好状态,然后通过高科技手段分析、比对得出科学的鉴定结论。此结论对于重现案件实事真相、证明犯行、确认犯人并绳之以法无疑意义重大。1现场痕迹物证保全的重要性现场痕迹物证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