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科目改革新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7月,作为回家新的高考科目改革的唯一试点,广东省十多万考生将首次参加”3+3”方案高考。“3+X”模式中的“3”是指语、数。英(不分文理科),为每一个考生必考科目Z“义’是指由高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包括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或者专科综合)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考的高等学校志愿,参加高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它不是理、化、生、政、史、地等科目的按一…  相似文献   

2.
正能否为学生减负?减少统一高考科目是本轮改革的重点,能否由此实现"减负"引发诸多讨论。广东实验中学学生林郁东说:"即使高考只考一门,如果应付考试还要靠死记硬背,高中学习就还是题海战术。"高校招生从统考成绩"一锤定音",到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两依据、一参考",是本轮高考改革推动"综合评价"的最大亮点,但是受限于认可度和操作性,存在学业水平考试"腿长"、综合素质评  相似文献   

3.
李振广 《党政论坛》2012,(20):43-43
“大学指定科目考试”,实际上就是台湾的“高考”。 台湾的“高考”起初并非“大学指定科目考试”,而是所谓的大学联考——从1954年开始实施的“台湾高等院校联合招生考试制度”。这一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所有大学部用统一也是唯一的考试方式招生,考生在成绩张榜后填报志愿,随后各校择优录取。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6,(4)
正那年是恢复高考后的首次全国统一高考,教育部命题,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当时规定,凡老三届皆可报考,考试科目为6门(文科: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只计5门成绩(外语不计入)。考试结束不久,录取分数线随之出炉,文科为300分,理科为320分;340分(不分文理)被定为高分,可以填报国内任何一所大学。不料,这条曾用红头文件层层传达家喻户晓的特别规定,湖北竟然没有完全照办,从而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那时,政策的严肃性极强,没有谁怀  相似文献   

5.
娄岩 《侨园》2011,(10):24-25
(接上期)在美国没有全国大学入学统考,中学生申请上大学影响最大的考试是SAT(学业能力评估考试)和ACT(美国大学测评系统),我们通常说的美国高考一般指的是SAT.目前SAT考试一年举行7次,考试时间3小时.由于初中生参加考试不记录在案,所以许多中国学生在家长的要求下几乎都经历过一到两次的所谓热身考试.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全面了解考试范围和方式,从而做到知己知彼,为考SAT做好充分准备.ACT没有限制,只要学生喜欢,考多少次都可以,大学录取时,一般都会参考最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吕薇 《瞭望》2006,(23)
目前,国外高校招生录取模式大致分为:总分录取型、中学资料录取型与总分加中学资料录取型三种。美国:无统一高考,重综合实力美国是大学入学多样化的典范,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仅有一项全国统一的水平测试(SAT)。SAT考试在上中学时就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通过考试吸收国家公务员已成为一种共识,并为社会所接受。几年来公务员录用考试基本形成了体系。但是从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学性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的考录制度,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录机制,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一、加强公共科目笔试的科学性公共科目笔试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第一试,因此其试卷内容与结构的科学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能否选拔出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但在目前我国公务员公共科目的考试中出现了重知识、轻能力的高分低能倾向,这种倾…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9)
随着公务员考试如火如荼地进行,《申论》作为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也随之凸现出来。然而大学生在《申论》考试中却暴露许多问题,这与高校写作教学的不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直接显示出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漏洞。提出高校写作教学对策如下: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的写作实践,要针对问题进行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高中会考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推行配套的高考改革,这个近年来广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今终于出现了解决的端倪。高考科目设置经多方论证后已大体确定为文、理两组各5门,即文科组有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和外语,理科组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外语。以此为核心内容,一个由国家教委今年初拟就的关于高考科目设置的新方案,正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界广泛征求意见,不久即可正式出台。我国高考科目设置将从1993年起,步伐稳妥地自若干现行方案向这个在现实条件下较为理想的新方案过渡。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了高三学生对高考结果的归因特点及其影响的因素。结果发现:(1),高三学生中对高考成功归因的排序为:能力,教学质量,持久努力,心境,运气,他人帮助,临时努力,任务难度;对高考失败归因的排序为:心境,能力,持久努力,教学质量,临时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他人帮助。成功与失败的学生对考试成败的认知不同。(2),影响高三学生考试成败的其它因素,依据其发生的频率分别为:1环境因素,2身体状态,3个性品质,4自我调节,5学习基础,6家庭因素,7目标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未蒙 《瞭望》1984,(39)
我国第一批企业经理、厂(矿)长国家统一考试,已经结束。据国家经委经济管理干部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称,应试者考试成绩是比较好的。由国家统一对经理、厂(矿)长进行考试,这是建国三十五年以来的第一次,是一大创举,是干部制度上的一大改革。这次考试的科目分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二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参加这次统一考试的有工业、商业、外贸、施工、邮电、铁  相似文献   

12.
童晓梅 《学理论》2013,(20):280-281
从新疆教育学院非英语专业2011级学生中选取了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考英语成绩与高等学校应用能力测试B级的相关性。运用回归统计来预测他们在B级考试中的成绩,从而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同时学生自己也可以对B级测试成绩做出预测,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英语水平,并根据预测结果来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争取在B级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水粉画是美术专业高考的必考科目。它要求综合地运用各种造型语言,特别是色彩的语言去描绘形象,它具有更强的创造性和感染力。如何教学水粉画,本文以我的实践与思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培养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担负教学、科研、宣传和管理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招收201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一、招生专业、人数和考试科目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3名。研究方向:①政治哲学与政治文明建设;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③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④唯物史观与当代社会主义。业务课考试科目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培养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担负教学、科研、宣传和管理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招收201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一、招生专业、人数和考试科目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3名。研究方向:①政治哲学与政治文明建设;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③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④唯物史观与当代社会主义。业务课考试科目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35)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语文、数学、外语实行统一高考,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外语(英语)测试将重点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突出英语作为语言的实际应用功能,《实施意见》从2017年在全国全面实施。对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英语学习走出功利化误区提出应当首先考查基础知识与应试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次要以实际应用交流为主。  相似文献   

17.
《侨园》1994,(4)
美国各地于4月26日举行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学入学(SATⅡ)中文考试,共有3000多名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参加了此项考试,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利用周末上中文学校的华裔学生。据悉,由美国教育测试中心主持的此项 SATⅡ中文考试历时一小时,重点测验考生综合运用中文的能力,考题分为听力、语法和阅读理解三部分。考试成绩可计  相似文献   

18.
张媛媛 《各界》2010,(9):94-94
一年一度的高考是一次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考试。(NMET)的职能是测试考生的语言能力(不管考生以前学过什么课程)。考试的内容不是考生教材所学过的,它是测试考生对语言的精通程度,从而得知考生的英语水平是否已达到大学学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铁路公安改制对我校影响巨大,特别是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主要途径。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的重要科目,对笔试成绩的影响巨大。在调查分析我校学生申论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影响学生申论水平的因素,提出提升学生申论写作能力的三点对策:深化应用写作教学改革;将申论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增强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培养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20.
宋宏宝  邢永富 《学理论》2014,(5):170-172
在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高考作为我国目前普遍有效也相对稳定合理的选拔考试之一,有其科学的操作技术规则和科学的评定方式以及评价内容。高考具备考试的科学属性,具有客观性、规律性、体系性、可检验性等科学知识必备的基本特征。从高考加分的理由和分数的本质分析入手,发现高考加分这种混淆价值规范和技术规范界限的行为,是对科学技术规范的挑战和恣意漠视,形成了"自相矛盾"的局面。高考要坚持自身的科学技术规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