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新时期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学论课程改革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西亚  巩汉涛 《世纪桥》2009,(5):138-139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深入开展,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学论课程存在着教育理念滞后、与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不相协调,教学内容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联系不紧密、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学生教育理论基础薄弱、教育技能训练不足、教学研究能力较差等问题。文章在分析上述问题产生原因之余,就改革历史教学论课程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受过去传统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意识"淡薄的状况。中学历史课堂中存在要么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提问的权利大多在教师;要么教师的提问比较单一,缺乏深层次的探究。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很少,能提出有一定深度或意义的问题,则更为罕见。这些状况都导致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被严重束缚。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显得日益迫切。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在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等方面大胆尝试,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张建 《世纪桥》2013,(3):63
针对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情况,笔者进行了时政参与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模式的初步探索,并在此模式引导下设计出两种基本课型以改进教学。这种模式侧重于时政的渗透、学生主体参与的研究,使学生在参与中、活动中获取知识和技能。真正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地方史作为一门历史科学,在史学研究工作中应该摆到重要的位置上。综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二年的史学研究工作,地方史同别的史学门类相比,无论是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是从成果的数量或质量来看,都可以说是比较薄弱的。这种状况,与繁荣历史科学、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实现四化的要求都很不适应。因此,时至今日,提出大力开展地方史的研究工作,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把课堂还给学生”理念下的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玲玲 《世纪桥》2010,(3):130-131
中学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这要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进行创新。师生互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历史;反思与对话,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体验历史,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改革课堂提问方式,创设轻松有效的教学情境;突破作业的单一性,布置自主、开放性的作业。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科专业概论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考虑到新生特点,探讨了反转课堂在概论类课程中的教学设计思路。该研究基于反转化的认知方法,让学生先感知再探索,将开放的课程资源与双师型的教师配置相结合。教学模式上采用小组化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按照个人和小组进行课程设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表明该教学设计方法和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樊翠花 《世纪桥》2010,(19):113-114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良好的中国近代社会史教学艺术的设计与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这种内驱力。在教学中,通过突出社会史的独特内容和功能,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合理地创设历史情境,以及课堂研讨、指导学生考察社会搜集资料、展示学生研习成果等多样的教学安排与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孙丽琴 《世纪桥》2010,(17):75-76
多元社会文化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学满意度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在高师教育中的特殊性,正视历史教学的要旨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思辨能力的培养,才能逐步引导学生在思路和方法上有所创新,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发挥该学科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邓璟生 《世纪桥》2005,(3):76-77
根据教育部2001年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全国各地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都安排了“活动课”“探究活动”、“学习与探究”等这样的活动课程。这种类型的课文在以往的中学历史课本中的没有出现过的,是一种新的课文类型。关于活动课程的定义、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及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关于历史思维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较多,大多都认为历史思维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但是什么是历史思维?如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本文针对历史思维进行了概念阐释,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最后提出了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湘潮》1985,(7)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使怀化地区广大干部和群众了解我党这一时期在这里的活动,以及同一时期其它重大历史文件的情况,给党史工作者提供地方史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李小红 《世纪桥》2009,(17):75-75
历史学科本身的特性以及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决定了历史教学具有素质教育的功能,在文化素质教育、德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历史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智力,培养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各国的道德教育在途径上有着很大的不同。研究美国德育途径的特点,揭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下实施德育的普遍规律,对于我们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高校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通过课堂教学加强道德教育美国高校虽然少有专设的道德教育课程,但是普遍开设历史、公民学类课程以及有关专题。美国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小学讲历史故事、伟人轶事;中学讲140多学时的系统历史课程,侧重于学习历史事实和过程;大学里每个学生都要必修一门美国历史课,侧重…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中,每一节都应该有讲授,不是讲解,不是答疑,而是纯粹的讲授或讲述.这样的意见估计会令那些历史教育改革家们大跌眼镜,在当今的教育改革环境之下绝对有冒天下之大不韪之意思.但我仍认为真理就在我的手中.我并没有否定当前中学教学改革之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室变成学生学堂""把教给学生是什么发展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一切改革思路都没有问题."诱思探究法""启发式""合作讨论式""问题讨论式"……这些新的教学方法的探讨也是有益的.但问题是,传统的讲授法是否就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相抵触?学生的素质教育到底包括哪些素质?如何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李小红 《世纪桥》2009,(18):75-75
历史学科本身的特性以及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决定了历史教学具有素质教育的功能,在文化素质教育、德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历史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智力,培养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各个地区都出现过大量的由群众组织创办的各色小报,简称"文革小报"。"文革小报"是研究"文化大革命"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尤其是在研究地方"文革史"上,"文革小报"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通过"文革小报"的分析与研究,可以触摸到"文革史"中的"地方感觉",既可探究"文革史"中下层历史叙事与上层历史叙事的互动性,也可探究"文革"地方史的分层结构,从而在以地方史的基础上把握"文革"的总体史样态,使人们在认知历史的基础上,达到最终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双方具有平等的主体地位,是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共识。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独特群体,在与管理、服务等其他主体的交互中,既是自我职业的发展者,也是课程教学的主导者,还是社会发展的贡献者,在全面发展中面临职业发展受阻、主导地位不显和多元价值冲击等现实困境。新时代,让高校思政课教师"强起来",需从外部条件着眼,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从课程教学入手,打造高校思政课教学共同体;从社会价值发力,确保高校思政课教师担好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18.
杨光  程丽云 《世纪桥》2012,(21):104-105
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增加地方志教学,不仅在内容上是一个完善和补充,同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地方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立志投身家乡建设;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实践能力,从而开启学生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地方志教育,有利于拓宽高校历史教学的知识体系,从而增添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以及对于增强学生的国防安全教育、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李忠萍 《世纪桥》2009,(13):133-13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历史诉求和思想政治教育齐头并进的“两重性”特质,规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积极寻求课程性质与功能的和谐统一。为此,从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多方面精心建构,使学生在饱满鲜活的历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引导,当是实现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作为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历史学学科的八个二级学科中与现实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历史地理学在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历史地理课程的学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利用历史地图,结合环境演变的时间线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和文化知识,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关怀现实,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同时,历史地理课程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联系古今的能力,使学生关注人地关系,树立尽全时空的观念和正确的生态意识及环保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