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历史上,大凡有作为的君主争霸立业、安邦治国,无不靠选贤任能。所以说:"致治在于任贤","得才兴业,失才亡邦"是历史的经验总结。纵观人类历史,其尚贤、求贤、任贤的故事,应为世人有所深悟和教益。  相似文献   

2.
正一、历史的概念问题专门史(以下称"专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历史学科的范畴。那么,何谓历史呢?从广义来说,是指一切事物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自然发展史比人类社会发展史时间更长,范围更广泛。由于先有地球,后才有人类,所以人类社会发展史时间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解放只有在劳动的辩证历史中才能获得呈现及实现的根据和途径。这表明,未来理想社会不仅仅是让人向往的,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人类劳动的一个直接结果,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是确实可能的。作为一个不断追求更高级的解放状态的发展过程,人类历史永远不会由于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解放而满足。所以,共产主义只是一个表征不断进步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同某种终极目标相联系的概念,也只有如此,共产主义社会对于我们而言才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后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将城镇化从一味寻求空间拓展的误区拉回到以人为核心的轨道上来。一、城镇化并非空间概念而是人文范畴将城镇化归结为社会人文范畴,关键在于城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变迁和人文现象。城镇或城市已有数千年历史,其间无论是欧洲漫长的中世纪还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曾有过许多城镇和城市存在,但却都未能出现世界近现代史上才发生的城镇化或城市化现象。究其原因,城镇化或城市化不仅是人类社  相似文献   

5.
成功和失敗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发展到自由王国的历史。这种历史的发展,是人类在生产斗爭、阶级斗爭和科学实验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地经过成功和失败,不断地总结经验,才不断地实现的。所谓从必然王国发展到了自由王国,就是说,人们能够按照自己所已经认识了的客观必然性来行动,成功地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如果人们在实践中遭到失败,这就证明还没有获得自由。  相似文献   

6.
纯洁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不渝的行为准则与价值追求,这与党的阶级属性和党的宗旨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要保持党的纯洁性,十八大以来尤其注重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这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属性和党的宗旨决定的。只有保持纯洁性,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够实现人类价值,才能够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够真正将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对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哲学客观叙事的需要,唯物史观不是通过思辨理性来确定,而是在对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事实的把握上,由外在的物质技术应用奠定其历史认识的基础,物质技术高度发达也就成了历史超越的决定性力量。把它作为人类历史的终极决定因素,它的优点在于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历史阐释路径,但也包含把物和人分离开来的危险。随着网络信息社会的到来,显性的技术因素越来越成为附着性的因素,信息化知识的主导力量得到不断加强。技术向人的精神回归,表明历史超越的人性分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人的发展状况和维度,才是历史超越的实际确定者,人对自我的全面占有也才是历史超越的可靠途径和终极形式。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让传染病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不再成为对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历史上,人类曾经饱受瘟疫的痛苦,只有在现代科学出现以后,人类在与瘟神的较量中才逐渐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9.
焦丽萍 《理论学刊》2001,3(2):29-32
个人与个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内容。个人作为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 ,从实体意义和逻辑意义上得到了双重印证。个性自由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 ,也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最终落脚点。个人是社会的个人 ,个人只有作为社会存在物才获得了无限发展的可能 ;社会是个人的社会 ,是人们共同活动的组织形式和个人的存在方式 ;二者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了辩证的统一。个性作为社会交往普遍化的结果 ,是人类的本质力量在个人存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表现 ,个性的发展对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纵观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先后经历了生存、竞争、合作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生存是竞争的前提,在竞争关系中催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以合作为目的的区域一体化。全球化、一体化作为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然而现今伴随着冲突与矛盾的合作并不是人类文明真正的高级形态。以合作共赢为最终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正途。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具有正负双重效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正态效应增长,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和利用力。同时,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和历史的局限,其生产实践活动也带给人类严重危机: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负效应。对此,悲观不可取、盲目乐观也不足取,只有自觉协调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才是出路。  相似文献   

12.
范鹏 《党的建设》2013,(7):27-28
马克思主义认为群众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前进的根本动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高度重视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表明,正是由于我们得到了群众的信任,我们党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我们党不仅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且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历史地位可以说,自从人类有思想以来,就在思索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是谁?谁在决定我们的命运?直到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创立,才从根本上找到了答案。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认为: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不仅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人民不仅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4.
人类凭借自己的勤奋与智慧创造了现代物质文明,将历史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然而,在进行这一创造的过程中,自负于拥有现代高科技的人类似乎是无所不能、无往不胜。在这种似是而非的表象所带来的虚假的胜利感和安全感中,人类却处处碰壁、顾此失彼,频遭惩罚与报复。正是在这种成功与失败、胜利与挫折的反复交替过程中,人类才得以真正觉醒,最终从以往过失的反思中真正地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毛泽东:《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1964年12月13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45页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邓小平:《在武昌…  相似文献   

16.
解读中国发展观需要考察思想史。恩格斯说过,科学的认识论应“建立在通晓思维的社会和成就的基础上。”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历史;有了历史,也就必然有社会历史发展的变迁。只不过,在人的本能胜过智能的时代,社会历史的变迁仅仅被作为神的意志或命运的钟摆;而在智能胜过本能的时代里,社会历史的变革才被视为人类自身的事。无论在中国思想史上,还是在西方思想史上,有关社会发展变革的观念都有着大量的文献记载。从思想史上进行这方面的追溯与分析,对于我们拓展理解社会发展的思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关于共产党要做到“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党的先进性 ,指出了党的根本任务 ,对于永远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 ,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在生产方式中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尽管生产力的发展也会遇到旧的生产关系的阻碍 ,但迟早总要冲破种种羁绊 ,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 ,只有代表和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和社会集团 ,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在人类历史上 ,奴…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具有生命力、最伟大的思想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尽管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其所阐述的一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深刻理解并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容和鲜明特征,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才是更为深刻并且富有价值的纪念马克思诞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王淦生 《唯实》2004,(5):96
人们赖以支撑自己使之从生物堆里拔地而起的决不仅仅是那根特有的脊柱,更有人类所特有的思想。除了思想,我们实在找不到可以笑傲万物的地方:论奔跑不及猎豹,比魁梧难敌熊罴,飞翔比不上鸟类,潜水远不及海龟……而使人类成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惟有我们在生物界中独领风骚的思想。无怪乎西哲帕斯卡尔用“一株有思想的芦苇”来定义人类。“芦苇”,言其体格上的孱弱,而“思想”才是使我们日见强健的最关键的法宝。《世界史纲》的韦尔斯曾经说过:“整个人类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思想(思维)的历史。今天的人类和克罗马农人(旧石器时代晚…  相似文献   

20.
张开 《理论学刊》2013,(8):67-73
达尔文的真正的巨大贡献在于,他以其自然选择理论所支撑的进化论思想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理性所由产生的物质条件。在历史与逻辑完美统一的基础上,达尔文在其自然科学研究中,在总体上真正复活了哲学上的方法——归纳法与演绎法。但当他试图以自然选择规律来解释人类社会问题的时候,却遇到了巨大的阻碍。这足以说明自然选择有严格的界限,也说明了人类社会有不同于自然界演化的另一套规律。人的形成是意识从本能的生命活动中解放出来的过程中实现的,而人的意识则是自觉的意识,也就是文化意识。只有在人身上,意识才获得了最终的解放,从此人类开始了有意识选择的文化过程,人类的选择能力从而逐渐强大起来,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与发展。与人类总体利益即人类文明相统一条件下的有意识的选择才是文化选择——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