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政府战略管理应该具有开放的管理观念、远大的管理目标、卓越的管理能力、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升政府战略管理能力,是政府统筹发展模式从计划管理到战略管理的转变,客观上要求或势必引发从理论到实践、从观念到体制、从中央到地方、从立法到施政的一系列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2.
徐永伟 《中国司法》2010,(11):61-64
人民调解文化(以下简称“调解文化”)源远流长,从“和为贵”、“以德服人”到“以人为本”、“调解优先,以调促和”,从我国古代民间“排难解纷”、“止讼息争”的优良传统到马锡五审判方式,到陈燕萍工作法;从宗族调解到民间调解,从民间调解到人民调解到“大调解”,数千年传承、融合,形成了深厚的调解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郭文涛 《北方法学》2023,(6):98-110
公共数据的共享开放不仅是一个私法问题,更是一个公法问题,尤其是一个行政法问题。“政府数据—政务数据—公共数据”呈现出外延不断扩大的趋势,传统行政法存在着诸多短板,对公共数据共享缺乏解释力,无法解释公共数据共享的范围、目标和过程。新行政法从国家行政到公共行政、从行政主体到治理主体、从外部行政到内部行政的转向,为公共数据共享的范围提供了学理上的依据;其从行政管理到合作治理、从合法性到最佳性、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的转向,为公共数据共享的目标提供了学理上的依据;而其从行政行为到行政过程、从外部控制到行政自制、从常态规制到风险规制的转向,则为公共数据共享的过程提供了学理上的依据。总之,公共数据共享有其新行政法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申云天  高阳  王飞 《人民检察》2023,(10):51-55
为推进法律监督方式现代化,检察机关应顺应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发展趋势,以司法办案模式变革为切入点,对法律监督模式进行全局性、重塑性变革。从发展脉络来看,信息化推动司法办案模式从线下到线上、从分散到集中、从纵向为主到纵横一体转变;数字化推动司法办案模式从被动到主动、从个案到类案、从碎片化到系统化转变;智能化将推动司法办案模式从人工到智能、从实体到虚拟、从治理到预防转变。检察机关应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深入贯彻实施数字检察战略,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三角,赖其三、三角而拥有广泛、坚实的存在依据。长三角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工作,要推崇三角模式,从一招管理到三招管理、从一抓管理到三抓管理、从一口管理到三口管理、从一代管理到三代管理、从一方管理到三方管理、从一三管理到三三管理。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管理、财政监督等方面的财税立法命途多桀,检视剖析建国以来财政立法的生成与演进的轨迹,检讨总结成败得失所包涵的经验,分析财政立法从基本形成到走向完善、从注重数量到提高质量、从行政主导到立法主导、从闭门造车到开门立法、从国家财政到公共财政,进而探寻财税立法的发展趋向,应由试验主义向法律主义转变、由工具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变、由建构主义向本质主义转变、由渐进主义向理性主义转变。  相似文献   

7.
刘冰 《中国检察官》2015,(11):10-11
当前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形势仍然很严重,必须加强自身的反腐倡廉建设。推进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建设,要遵循事先与事后、内部与外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原则,立足检察机关自身实际,从干警个人到机关整体、从思想观念到行为作风、从健全制度到执行落实、从内部管理到外部监督进行系统谋划。  相似文献   

8.
秦策  艾新平 《河北法学》2014,(5):194-199
新刑诉法的颁布给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带来了挑战与发展契机。职务犯罪侦查方式将呈现出从"由供到证"到"由证到供"、从权力独大到尊重权利、从相对封闭到适度透明、从常规手段取证到综合手段取证的转型。在充分领会法律目的、规范意旨以及把握职务犯罪侦查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寻求合理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9.
《现代法学》2019,(3):3-22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经历了以国防建设和政权安全为出发点的国家安全法制初创与曲折发展时期、以传统国家安全观法律化为重点的国家安全法制形成与完善时期、以及自2012年至今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等三个时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从国家安全法制建设到国家安全法治建设、从国家安全的法律之治到国家安全的良法善治、从传统国家安全观到总体国家安全观、从以政权安全为中心到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从侧重保护国家安全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从注重反间谍工作到维护总体国家安全、从国家安全机构法到国家安全基本法、从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
致力于现代化伟业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理想社会为主线,但因其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所需解决的时代课题、所已掌握和所能调动的客观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差异,他们的理论与实践也存在差异并在不断发展.在世界观、方法论层面,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从"革命意识"和"统治意识"到"执政意识"和"服务意识";在目标战略、工作方略层面以统筹兼顾为一贯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从目标构想到内容设定再到体系形成,从"平均主义"式的同步富裕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再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制度框架、实际工作中,坚持统一战线理念和制度,从"三三制"、"人民民主专政"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再到对新阶层的科学判断,从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形态的架构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设计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的人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人权条约将社会保障确认为人权的重要内容,使社会保障权表现为国家义务的形式,国家应努力创造条件使其向现实权利转化。从我国条约适用来看,已经生效的国际人权条约必须首先转化为国内法才能得到执行,表明了立法对于人权保护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而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滞后,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所以,应按照条约要求和国内实际情况,围绕社会保障权构建一个完备的权利保障法律体系,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加强社会保障的人权保护,促进社会保障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法治方略下寻求社会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北庚 《河北法学》2012,30(6):9-10,11,12,13,14,15
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社会建设事业推进过程中回应现阶段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法治方面成为国家根本治国方略的当代,在法治方略下寻求社会管理创新具有现实正当性和优越性;依法适度培植社会组织和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发展、在立法模式上改过去的行政主导立法为博弈立法、完善税收法制、立法中更多地吸收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和惯例、构建政府与社会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适法格局等是法治方略下寻求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性举措.社会管理法治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法治发展之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13.
The conflict of laws of Hong Kong has predominately preserved traditional common law rules of pre-England conflict of laws. It is considered as the legal basis of the harmonization of law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legal units, which mainly include three parts: jurisdiction, choice of law, judicial assistance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ters. As far as the legal source of the conflict of laws of Hong Kong is concerned, conven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 law sources. Currently, there are ten special conventions related to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one of which is the New York Convention on the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Arbitral Awards, and the other nine are the conventions consulted by the Hague Conference 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HCCH”), including the Statute of the Hague Conference. Also, there exist non-special conventions relating to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ong Kong. These conventions have brought tremendous benefits to Hong Kong. More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the conventions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to assist Hong Kong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more jurisdictions.  相似文献   

14.
论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洋油污问题,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若干国际公约,这些公约在充分赔偿污染受害人和修复海洋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就油污损害赔偿而言,公约与公约之间的选择适用、公约与国内法之间的选择适用,尤其是中国沿海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以及公约体制之外不同法域之间法律的选择适用对确定责任人及赔偿范围等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刘树桥 《行政与法》2012,(5):110-114
法归根结底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所以,以社会为背景作为对法考察的基准,是认识法的基本思路。从原始社会法作为人类智慧的一种自觉的产物,到原始社会后期以至阶级社会至今法成为人类理性的产物,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历程,并且形成了人类对法治的追求。同时,基于一种自然法的观念,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一直演绎着一部如何推动法实现社会正义、实现人权的历史。在人类推进社会全球化及和谐社会的未来发展中,法将会在复杂的发展态势中追求法的人本精神,争取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6.
法文化的研究可以清晰感受到一个民族的内在价值理念,为更好地理解一个民族的行为特点,社会控制手段提供法理基础。法文化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宗教的作用是最原始的,少数民族的法文化深受宗教法的影响,这也同样适合满族的法文化发展进程。满族宗教信仰萨满教对满族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法律规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刑法作为底限性法律规范而存在,一次法调整失灵是刑法适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刑法修正案(八)中规定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和危险驾驶罪,是在刑法迷信思想的支配下,基于安抚“民意”的目的而进行选择的结果。对于一次法的选择性执法导致的社会秩序失控,选择刑法作为社会秩序控制的首要工具,是刑法不能承受之重;即使是在风险社会中,对“安全刑法”的价值追求也只应使刑法有限地前出。  相似文献   

18.
国际犯罪分为"国际核心罪行"与"一般国际犯罪",它们源于习惯国际法或者条约国际法,但都被国际公约明确规定.我国缔结、加入了大量规定有国际犯罪的国际公约,而这些公约都要求缔约国通过国内立法对国际犯罪加以规定.因此,在我国全面或者大部分地规定国际犯罪,既是作为条约缔约国的义务,也是防止、有效惩治国际犯罪所必需的措施.鉴于我国的刑事立法特点,我们宜在刑法典中统一规定国际犯罪.即在修改刑法第9条、增加其对国际公约适用灵活性的同时,我们可以将一般国际犯罪根据其侵犯的客体规定于现有各章中,并新增一章"危害人类和平与安全罪"来规定战争罪、种族灭绝和危害人类罪这些国际核心罪行.  相似文献   

19.
蒋凌申 《河北法学》2012,(2):165-172
新加坡鞭刑继承自殖民地时期刑罚,受穆斯林习惯法影响,符合法的继承规律,没有违反本国宪法规定。目前尚无反酷刑公约或条约能约束新加坡鞭刑,而且其也不与现行反酷刑公约或条约、国际习惯法、法的一般原则相冲突。新加坡鞭刑不是法律意义上的酷刑,宽容死刑的态度使这一指责更显苍白。另外,普通刑罚在新加坡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主刑失效、犯罪形势严峻等因素将新加坡刑罚推向目的刑主义。  相似文献   

20.
徐静莉 《政法学刊》2006,23(3):70-75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乱伦是指存在于同辈或不同辈份的具有亲属关系的男女之间的性关系,这种性关系为大部分社会所禁止和惩处。尽管由于社会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的不同,不同国家对乱伦的观念和处置也存在差异,但古今中外的法律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其加以规范。以《唐律》为典范,我国封建法律对乱伦罪有非常详细的规定;当代西方各主要国家的法律中同样存在着类似的规范。从比较法的视角考察这些制度有助于确定我国未来规范乱伦的立法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