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正五岁半的女儿缠着让我给她讲故事。我给她讲了这件久远的事情。小学毕业前夕,班里组织毕业典礼搞活动,每位同学要凑一元钱买些糖果瓜子之类的。但我没法向母亲开口。因为我没开口,就知道结果。我前一天为买一件心仪的衬衣为难过母亲一次了,母亲把家里柜子翻了个底朝天,床铺下也翻了个遍,也只得到三元钱,还差两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一场怪病夺去了我的双眼。在那个连吃饭都很困难的年代,已有8个孩子的母亲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再养我这个累赘。一天,她把我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扔下我走了。我疯了似地大哭,摸索着抓住任何一个能抓住的人,然后趴到地上模她的鞋。我知道母亲穿的是一双自做的条绒布底鞋,这是我寻找母亲的唯一依据了。我边哭边摸,边摸边哭。我想如果找不到母亲,我大概会一直哭下去,直到哭死累死。没等到我哭死累死,母亲便从隐藏的地方跑了出来。她一句话没说,抱起我就走。整个回家的路上她都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微笑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的母亲更是千千万万极其普通的母亲中的一位,然而我深爱我的母亲,也正因为他的普通,我才总想把我对他的情感倾注在笔端。 我的母亲身体瘦弱,可一年四季总是忙忙碌碌的,她很少说话,一切都用行动来表示。在我的印象中,母亲的感情极少外露,就连她高兴时的笑也是很浅很淡的。 我记忆中母亲的第一次微笑,是  相似文献   

4.
亲情无限     
正母亲住院了。这似乎是一个很难想象的画面,母亲在我的印象中永远都是风风火火、能干利索的形象,从来不曾因为身体不佳会倒下,而这一次,母亲确确实实是倒下了,而且,她的双腿已经痛得不能走路了。现在想来,多年前就曾多次遇见这样的场景:我没有声息地走进母亲的卧房,看见她惊惶地把撩到膝盖上的裤子匆匆放下来,似乎要掩饰什么,  相似文献   

5.
拾花三十载     
生在棉区、长在棉区,便与棉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拾花的经历也就与记忆共存了。 父亲的早亡,迫使寡母在参加日常劳动的同时还得照顾我和刚会走路的弟弟。因此在三秋拾花的大忙季节,母亲因为中午不能回家,就只能将我和弟弟拖进了棉田。那时的母亲常常一个人拾两行花,弟弟自顾自玩,稍大一点的我就模仿母亲拽起了棉花。如今已经无法知道当时拾花的情景了,但母亲常常要求我带弟弟去一边玩,并笑我是  相似文献   

6.
聂冷 《学习导报》2013,(12):52-53
我母亲今年95岁。她不认识我,已经有五个年头了。早在这之前十多年,她就已经双目失明。不过五年前,她还听得出我的口音;而近五年来,她老人家就完全彻底地不认识包括她的儿女在内的任何一个人了。不光不认识人,她老人家还变得非常"调皮"。夜里睡觉,她常把被子掀到床下;给她准备好了毛巾她不用,而偏要摸一块塑料薄膜去洗脸;她老是拿袜子当手绢,把沙发上的白纱巾扯下来当围巾;她还喜欢把家里的东西从这里搬到那里,又从那里搬到这里,不是摔破杯子就是打碎碗。  相似文献   

7.
村支书     
长沙县金井镇沙田村支书易海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平平凡凡地过了几十年,临老了倒让乡亲们把自己的事情当故事传开了。故事还得从头说起。易海龙6岁时,父亲就瘫痪在床,一躺就是18年。7岁时,母亲又暴病而亡。12岁那年,他就跟着大人们一起到平江县一个砖窑里做砖烧瓦,挣钱养家,后来他回乡成了亲,又张罗着把两个弟弟的婚事办好。可几年后妻子生育了三个子女后又得病而亡,他又同邻村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女人组合成了一个家庭,夫妇五个孩子,大的不到十岁,小的才四岁,生活本来应该是很艰难的,却因为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老易闲时又在外面做点油…  相似文献   

8.
周建忠 《共产党人》2013,(13):53-54
舅舅来电话,让我这个还不算"官"的干部,帮忙把表姐的户口从城里转回乡下去,这让我愕然……时光如水,表姐进城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一母亲是1965年毕业的初中生,在我们村属于高学历。1998年左右,母亲城里的同学开始嫁女儿、娶媳妇,因为母亲想去给同学随个礼,但又找不到地方,表姐住在城里,所以母亲就让表姐带着,到银川城的各大宾馆出礼。母亲的同学经常会把表姐误认为是她的儿媳妇,惊讶她"儿媳妇"的漂  相似文献   

9.
小女孩遗弃街头1996年春节,济南市遣送站收到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她是由解放阁派出所的民警送来的。据小女孩自己讲;她叫王慧,今年10岁,她的生父前几年得败血症死了。她与16岁的哥哥王元元随母亲一同到继父家里生活,从此她便经常无故地遭到“叔叔”(继父)的打骂,有时把她双手捆起来,吊到房梁上毒打;有时用烧红的拥条蘸水后烫她的脸,至今她的脸上还有烙痕。母亲开始还劝一劝,但每劝一次都要被“叔叔”连抽面光,后来母亲也不敢动了。问她为啥一个人到济南来,小王慧回忆说:“‘叔叔’经常怪我走,这次不知为什么又用棍子打我。…  相似文献   

10.
十几年前的一个寻常夏天,我枕戈待旦地准备参加这一年的高考。在那样一个年代里,高考直接决定着一个青年一生的命运。而我的情况更特殊,3岁时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带大。苦难中的母亲,眼巴巴地盼着我能高考得中。我也想,如果能在这一年如愿以偿,正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能减轻母亲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雷茂盛 《党课》2010,(8):84-85
我曾经在姥姥家寄养过五年,被姥姥赶出家门的那个早晨,母亲正在奋力地挥动扫帚打扫院子,她不说话,也不回头看我,但我明显地感觉到她在哭泣。我喊了一声妈,她就遭了电击似的蹲在地上大哭起来。我知道,姥姥是不想供我读书才把我赶出门的,但妈妈不会,再穷她也不会让我辍学。  相似文献   

12.
徐特立 《学习导报》2012,(15):62-62
远在民国前三十五年,也就是光绪丙子年的冬天,我生在湖南长沙的一个农民家里。四岁的时候母亲死了,姐姐出嫁,哥哥十岁就随着父亲下田,只我和一个两岁的妹妹在家。……  相似文献   

13.
徐特立 《新湘评论》2012,(15):62-62
远在民国前三十五年,也就是光绪丙子年的冬天,我生在湖南长沙的一个农民家里。四岁的时候母亲死了,姐姐出嫁,哥哥十岁就随着父亲下田,只我和一个两岁的妹妹在家。……  相似文献   

14.
《党建文汇》2011,(7):51-51
我是一个职场新丁,每天都被同事和朋友说能不能不要还像个学生似的。最开始我还不以为然,一次谈客户的时候,就因为我的学生气,把单子谈飞了,后面的日子可想而知。我现在很郁闷,没想到学生气带来这么大的麻烦,接下来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5.
在蓟县,认识刘金保的人挺多,却不全是他的朋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干的是件得罪人的事。有的人怕我,因为我专挑毛病,常罚款,有人恨我,因为我不讲情面,断了一些人的财路;但更多的人喜欢我,因为我勤快,执法公正,为保护一方环境出了力,还帮过不少人的忙……但不管怎么说,组织上把这项工作交给我,我就把国家和百姓利益看得至高无上。让我出卖灵魂死也不干!  相似文献   

16.
今年农历三月初六是清明节,正是我母亲的百年生日。母亲享年80岁,这些天来,我格外怀念母亲。1952年初冬时节,我出生在大兴安岭和松嫩平原交界处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岁多父亲就病逝了。母亲虽然没上过一天学,但她的家教是不可替代、万般珍贵的。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他们都长我10多岁,我记事时,哥哥、姐姐都长大成家了。这就使母亲对我特别地疼爱、呵护,走到哪把我带到哪。  相似文献   

17.
他说:“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是最坚韧不拔的。我热爱祖国母亲,坚信母亲也一定会爱她的优秀儿女。”他还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就会象生长在墙头的狗尾巴草那样软弱,我把自信建立在报效祖国的基础上,这是我赖以生存、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 一  相似文献   

18.
正父亲接着说:"他们欠我们的账我记不清楚了,还不还由他们。反正我们欠别人的账一定要还。人死账不能死啊……"父亲因积劳成疾,在母亲去世一年半后离我们而去了。弹指一挥间,父亲离开我们已32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父亲是一位勤劳朴实、待人忠厚、心胸博大、令我非常敬重的普通农民。母亲因病去世后,父亲既当爹又当妈,既要忙农活,又要筹划盖新房,还日夜为尚未成年的5个孩子的吃穿住行考虑。父亲非常爱我们,同时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在12岁我小学毕业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初中统  相似文献   

19.
正桌上的台历,撕得只剩下薄薄的一张,不经意间,2016年就从指间滑过。我用力地攥紧拳头,想要握住那过去的岁月,却发现,岁月如流沙,怎么也无法握住。回想昨日,似乎我还和母亲、父亲一起在棉田里播种,母亲在前面用小锄头开出一条条约十厘米深的小沟,父亲就跟在母亲后面,弯着腰把棉种均匀地撒在小沟里,我左右脚交替,轻轻地把小沟两旁的土推回撒过种子的沟里,然后在土上虚虚踩一下保墒。这似曾相识的情景,不由让我  相似文献   

20.
我出生在津南区葛沽镇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是个土生土长的村娃子。小时候听母亲说:母亲嫁给父亲是因为父亲有力气、会开车,在生产队是劳动能手。母亲说,“你爸不仅比别人多挣几个工,就是看他会开车,以后日子也穷不了。”就是因为这个,母亲嫁给了“没车没房”的父亲,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之后有了我。2002年我考上了天津财经大学。当时,我成了村里的骄傲,很多亲戚朋友都来我家祝贺,父亲、母亲更是为我高兴,送我上学的头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还捞了喜面庆祝了一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