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民政》2003,(10):34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城乡特困群众基本生活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我省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保障农村特困群众基本生活为目标,以规范管理、完善措施,建章立制为重点,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创新思路,努力搭建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平台,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  相似文献   

2.
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一是制定方案.市、县、乡三级层层召开会议部署农村特困群众年度审核工作,各县(市、区)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确保农村特困群众年度审核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相似文献   

3.
2007年初,《福州日报》上刊登的“农村特困农民医疗救助工程将于今年在福州市农村全面启动”的消息令我兴奋不已,这是福州市政府于2005年10月1日在罗源县先行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推开的。这项民心工程的实施是与市农工党2005年开展的《关于启动福州市农村特困农民医疗救助工程的建议》调研分不开的。顿时,一年多来努力探索的回忆像潮水一般涌向我的脑海。  相似文献   

4.
正媒体观点摘编《新华社》:为特困人员撑起生活保护伞《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的出台,对推动相关方面继续做实做好相关工作,必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对广大特困人员解决生活难题、提供生活保障,是一个重要福音。贫困人员特别是特困人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薄弱  相似文献   

5.
《协商论坛》2012,(3):41-41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城市角落,仍存在着个别极度贫困和不幸的家庭,他们多由严重疾病或生产安全事故、车祸等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特困群体队伍庞大.据调查,早已跻身"全省小康县"的云梦县,农村特困群体仍占农村人口的10%,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在短期内难以脱困.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优惠政策相配套,以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农村特困救助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为此,应采取以下对策尽快完善农村特困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村特困群体队伍庞大。据调查,早已跻身“全省小康县“的云梦县,农村特困群体仍占农村人口的10%,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在短期内难以脱困。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 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优惠政策相配套,以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农村特困救助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医疗救助是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是解决老百姓实际困难的重要举措,但目前这项工作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首先,医疗救助模式落后,困难群众中存在"有病没钱医"的现象。目前的医疗救助资金发放工作主要依赖人员手工操作,申请审批手续繁琐,而基层工作人员紧缺,工作量大,使得医疗救助资金发放时间周期过长,进而使部分困难群众不敢看病。这些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做好新形势下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做出了系统安排。这是国家层面实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又一重大举措,要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全面推进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健全和实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众多,救济工作难度很大,而现行救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许多传统的救济手段沿用至今.尽管近些年来进行了很多改革,但从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政府的救济还停留在单纯生活救济上,灾民生活救济、五保供养和临时性社会救济仍然是主要手段,救济制度建设仍然是粗放型的,社会力量在农村贫困救助中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笔者认为,要提高治贫能力,增强救助效果,必须建立社会互助制度,构筑农村救助新体系.而要建立社会互助制度,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农村特困家庭救助工作: 1、切实做好特困生活救助工作,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前,对农村特困家庭按困难程度分为常年救助对象和临时救助对象两大类,仍然存在救助标准偏低、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解决好特困群众的生活困难,促进贫困群体的人权保障,始终是党和政府时刻牵挂的大问题之一。吉林省通化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的精神,在原单项社会救济的基础上,实行多项目、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解决了17万特困群众的生活困难,为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的多效机制做了积极的尝试,受到了群众的称赞。社会救济三大矛盾通化市是吉林省的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边境城市。2003年下半年,通化市委书记高广滨、市长张勇等主要领导在深入基层调研,走访贫困户时了解到,虽然经过多年努力,城市困难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了不…  相似文献   

13.
于茳  刘健 《中国民政》2007,(10):43-44
在农村实施医疗救助制度,是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的有效途经,是打破农村人口因病致贫、因贫致病恶性循环的有力举措,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过程及现状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趋于瓦解,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发[2016]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保障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编密织牢民生安全网的重要举措,是坚持共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应有之义,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先后建立起农村五保供养、城市"三无"人员救济和福利院供养制度,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2014年,国务院公布施行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将城乡"三无"人员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正>苏政规〔2023〕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做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0〕18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现就完善我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规范特困人员认定工作具有本省户籍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同时具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具体认定条件、认定程序和相关政策衔接等内容,按照《江苏省特困人员认定办法》(苏民规〔2022〕1号)有关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16.
正国发[2016]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保障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编密织牢民生安全网的重要举措,是坚持共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应有之义,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先后建立起农村五保供养、城市"三无"人员救济和福利院供养制度,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得  相似文献   

17.
张颖 《中国民政》2007,(6):18-19
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们党“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集中体现,是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农村特困群体热  相似文献   

18.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渝府发[2016]4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14号,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做好我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解决特困人员突出困难、满足特困人员基本需求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在全市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  相似文献   

19.
<正>陕政发[2017]1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14号),切实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权益,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制度内容(一)对象范围。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法定义务能力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  相似文献   

20.
正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16]47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14号)精神,切实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解决城乡特困人员突出困难、满足城乡特困人员基本需求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