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6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巴勒斯坦总理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沙龙在约旦红海城市亚喀巴结束三方会晤。会晤后三方各自发表声明,宣布正式启动久已盼望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沙龙在声明中承认巴勒斯坦建国的权利,并承诺拆除约旦河西岸未经许可建立的犹太人定居点。他说,统治巴勒斯坦不符合以色列的利益,巴勒斯坦人应在他们的国家内自己管理自己。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美国总统布什6月24日宣布中东和平新计划时,要求更换巴勒斯坦领导人还有点含蓄的话,那么后来他指名道姓地宣称唯有换掉阿拉法特,巴勒斯坦才可继续得到美国援助的表态就使美国政府彻底抛弃阿拉法特的意图昭然若揭了。为何一直以“尊崇民主、崇尚自由、尊重人权”自诩的美国要放弃巴勒斯坦民选的阿拉法特呢?阿拉法特的政治命运和前途将会怎样,巴以局势将如何发展,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总统布什看来,中东之所以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滋生蔓延,根本原因是该地区存在民主赤字、知识赤字和经济赤字,尤其是民主赤字。为此,他精心策划了“大中东计划”并力保阿富汗、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三国顺利进行大选,目的是“要让民主之风吹遍中东的每个角落”。实际上美国冠冕堂皇的民主盛装之下另有它图。  相似文献   

4.
6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约旦红海港口城市亚喀巴主持召开了美巴以三方首脑会议。会议期间,布什分别对以色列总理沙龙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施压,终于启动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为恢复停滞已久的巴以和谈带来了一线希望。不过,观察家认为,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虽在推迟了一个多月后得以启动,但其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2002年4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突然宣布,他决定派国务卿鲍威尔赴中东斡旋,以设法结束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暴力冲突,敦促以色列从包括拉马拉在内的巴勒斯坦城市撤军,推动双方贯彻有关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特尼特计划”和“米切尔报告”,重新恢复谈判。布什还说,他以“以色列的忠实朋友的身份和为以色列的长远安全考虑”,呼吁以色列执行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尊严,  相似文献   

6.
肖华 《党建文汇》2002,(9):40-40
中东局势正从危机一步步滑向战争,而美国总统布什却始终抱着旁观者的心态,不愿过多插手,.即使偶尔开口,他也明显地倾向以色列,要求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立即停火。为何布什对阿拉法特与沙龙的态度相差这么远?  相似文献   

7.
徐占伟 《党课》2007,(9):76-79
7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呼吁重启中东和谈,由巴勒斯坦紧急政府、以色列及部分阿拉伯国家共同参与,但没有提及另一重要力量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而现实情况是,6月10目以来,巴内部两大派别哈马斯与法塔赫(民族解放运动)的内乱使兄弟阋墙,同室操戈。目前,哈马斯控制加沙,法塔赫占据约旦河西岸,法塔赫领导人阿巴斯宣布成立紧急政府,但哈马斯拒不承认,巴勒斯坦出现了两个“政府”对峙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8.
阿富汗大选、巴勒斯坦大选和伊拉克大选是美国改造中东地区而连续砍下的民主“三板斧”,三次大选如美国所愿,选出了他们认可的领导人,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的实施似乎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大中东民主计划是否会一帆风顺地在中东地区实现呢?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文化传统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一朝一夕难以改变,强行推行西方式民主不利于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将是个长期的、艰难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2004年6月,八国集团首脑峰会通过了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大中东计划".根据该计划,未来几十年,美国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文教等各个方面,对中东地区22个阿拉伯国家及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国家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造".美国的计划雄心勃勃,但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大中东计划"将仅仅是"计划".  相似文献   

10.
民主三题     
美国布什政府的基本国策其实不是反恐,而是在全世界推广美国式民主。他们认为,所谓独裁国家是危及美国安全的根源,因此,把在全世界推广美国式民主作为其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的支柱。他们制定了“大中东计划”,制定了“颜色革命”战略,打了伊拉克战争。现在,他们又准备拿出大笔资金资助目标国家的反对派,鼓动他们推翻本国政府,建立美国式民主制。布什称,美国的民主经验对世界是非常有用的。这必将牵动世界许多国家,在这里那里造成新的动荡。而民主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迄今没有一个国家公开反对民主。然而,冲突…  相似文献   

11.
据《华盛顿邮报》2006年12月20日报道,美国总统布什在接受该报采访时首次承认,美国并没有赢得伊拉克战争,但他同时表示美国也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报道说,布什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这一表态与他以前的说法大不相同。在2006年11月初举行国会中期选举之前,布什还曾明确表示,美国“绝对正在赢得”伊拉克战争。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现任总统布什战胜民主党候选人克里,连任美国总统,美国的政治生活和布什的政治生涯又开始了新的一页。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政坛的变动及其对外政策的变化,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人们都在期待布什在他新一届任期内会推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我们从布什第一任期的外交活动和竞选后的外交态势,可以略见一斑。布什第一任期留下了复杂的外交遗产。首先,遭遇“9·11”事件打击后,布什政府加紧推行单边主义,为打击恐怖主义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美国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旗帜下,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和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13.
尽管在处理反对伊拉克战争国家的问题上美国的战略是“惩罚法国、放过德国、原谅俄罗斯”,但因伊拉克战争下滑的美俄关系却没有转暖的迹象。布什第二任期开始后,美俄两国没有合作解决过重大危机,没有达成重大的武器禁运协议,美国没有提出新的援俄大型项目。相反,布什政府还面临  相似文献   

14.
《党史文苑》2005,(12):1-1
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布什19日晚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是布什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内首次访华,也是中美元首今年的第5次握手.  相似文献   

15.
布什:常读《罗斯福王》《圣经》对布什的影响有目共睹,从来没有哪位总统在处理国家事务时像布什这样强调宗教。在伊拉克战争前夕,布什还很不慎重地将这场战争比喻成"新时代的十字军东征"。  相似文献   

16.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降落时爆炸解体2月1日上午,按计划飞行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着陆前爆炸解体,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资格最老的航天飞机毁于一旦,引起了世界关注。2月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向美国总统布什致慰问电。江泽民主席与布什、希拉克通电话2月7日晚,美国总统布什给国家主席江泽民打电话,通报美国对伊拉克和朝鲜核问题的立场和考虑。江泽民重申了中国政府对伊拉克问题的原则立场,中国主张支持联合国两机构继续加强核查,强调维护安理会的权威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关于朝鲜核问题,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17.
国际4月3日埃及新闻部长谢里夫宣布,埃及政府决定断绝同以色列“除有利于巴勒斯坦事业的外交渠道外的一切联系”,以抗议其对巴勒斯坦肆无忌惮的军事侵略。4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伊拉克自即日起停止向世界石油市场出口石油一个月,以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事业。4月10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发布命令,立即拨款1000万欧元,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反抗以色列侵略的斗争。4月20日美国各地近5万人会聚首都华盛顿,举行反战示威集会,要求以色列停止对巴勒斯坦的军事行动,并要求美国有关当局停止对阿富汗的战争。4月21日中国…  相似文献   

18.
布什政府上台以来,围绕着美国是否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国际争论沸沸扬扬。2001年5月1日,布什在华盛顿国防大学发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新政府关于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基本主张。一周以后,美国政府又派出高级代表团出访欧洲和亚太地区,游说布什总统拟议中的导弹防御计划。这表明了布什政府一意孤行部署国家导弹防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布什:自家农场循环用水布什在环保领域可算是个臭名昭著、屡教不改的“坏学生”。想当年,他刚上任没多久就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气坏了积极推进环保事业的其他国家领导人。最近,好不容易等到布什赶在今年的八国集团峰会之前,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但他还是对具体的减排目标只字不提。  相似文献   

20.
2006年9月20日上午,在纽约第61届联合国大会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一上台,就学着美国总统布什把一些国家称做“邪恶轴心”那样,把布什称做“魔鬼”。他说:“昨天在这个讲台上来了一个魔鬼。说话的口气就像他是全世界的主人一样。”在持续23分钟的发言中,查韦斯尖锐批评布什的讲话,说“布什是一个帝国主义的推销员,来这里贩卖假药,想保持对世界人民的控制、录削和掠夺”,“我们还应当请一位精神病医生来替他看看病”。据报道,查韦斯至少8次提到“魔鬼”这个字眼,着实在美国放了一把“火”,令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