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危机是生命教育的基本背景,人类若要避免各种危机,必须从青年生命教育做起。青年生命教育以生态文明未来建设者的青年为教育对象,是生态文明对教育的需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我国,近年来努力开展青年生命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对生命的认识、生命观的认识上与生态文明的要求等方面,与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现状还不容乐观。生命教育中应树立"生态人"教育目的观、"天人合一"的生命观、生态道德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幸福观,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应为生命教育创造生态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2.
李琳 《前沿》2013,(18):18-20
俄罗斯是地跨欧亚大陆的资源大国,具有悠久的生态文化传统。当前俄罗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与日俱增,国家生态安全面临着新挑战。俄罗斯政府从国家战略高度关注国家生态安全,从政府决策层面、制度建设层面,资金和科技创新层面构建完备的国家生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3.
杨秦 《求索》2013,(10):107-109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综合评价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长远性的一个有效方法,而以生态可持续观与生态伦理观为出发点的生态经济可持续设计,在为区域提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法的同时,也为该区域的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本文针对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以传统经济学的有关知识为支撑。结合生态经济可持续观及生态伦理观的相关观点,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运用生态经济规划、生态经济管理及可持续设计均衡考虑经济、环境、道德和社会和谐互补的相关方式,对我国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积极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日前,南开区部分人大代表在宾悦公园开展"共建美丽南开,共促生态文明"义务种植活动,代表们亲手种下的"人大代表林"生机盎然,为美丽南开增添了一抹绿色。为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从自身做起,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结合南开区委区政府增加城市绿化量、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城区环境明显改善的要求,部分区人大代表发出“共建美丽南开,共促生态文明”倡议,希望全体区人大代表利用当前绿化的黄金季节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参与,争当美丽南开生态文明的宣传员,争做绿色家同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党的建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重视和治理政治生态问题。政治生态是从自然生态借喻而来,指的是从政环境、从政风气。政治生态中的最大问题是出现反淘汰现象,不是优胜劣汰,而是劣币驱逐良币。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改善从政环境,首先要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  相似文献   

6.
谭键 《新东方》2012,(2):27-29
生态安全是人类的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基本权利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目前,海南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栽和调节能力减弱,面临的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笔者从成胁海南生态安全的具体原因入手,可以从强化资源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治污水平,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提供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鲁枢元 《新东方》2008,(5):46-47
在生态批评领域,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生态问题在理论上并不复杂难解,困难的是实践,是生态实际问题的解决。这种议论的后一半,当然确切无疑,从世界范围看,尽管从国家元首到平民百姓都已不得不关注生态问题,但地球的实际生态状况仍旧日益恶化着。至于这种议论的前一半,似乎也已经得到不少认同:生态理论,  相似文献   

8.
黄春英 《传承》2013,(9):125-127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为了探索苏南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启示,通过对江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践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硬约束”必须要从加强生态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和严格落实生态责任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关于生态消费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文章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 ,从文化和社会文明的高度来论述生态消费 ;并从生态需要、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系统地论述了生态消费的重大意义、目标、主要内容和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廊桥今梦     
走进泰顺,呈现眼前的是漫山遍野的苍翠。 依托县域自然生态优势,从1997年开始,泰顺县开展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建设。历届县委、县政府持之以恒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全区优质米生产基地和水产养殖业基地、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近年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做起了生态黑山羊、生态小龙虾养殖和野生山葡萄种植开发的新篇章,为农民增收、早日实现奔小康目标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王海滨 《乡音》2015,(1):28-29
对“生态和谐”的追求自古就有,在当今中国推进“生态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更有特殊的迫切性。世事复杂,我们应该如何从对历史事实和现实世界的考察中,找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妙方呢?  相似文献   

13.
谢永明 《前进论坛》2013,(11):56-57
一、生态健康 生态健康(Ecology Health),是指人与环境关系的健康,是测度人的生产、生活环境及其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的代谢过程和服务功能完好程度的系统指标,包括人体和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生态健康,人居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代谢环境的健康,以及产业和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健康等。生态健康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生态文明程度。“生态健康”是以“人”、“经济社会”、“环境”的平衡为基础,没有“人”、“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平衡,就没有良好的“生态健康”。  相似文献   

14.
王晋 《求索》2014,(4):22-26
资本主义工业革帝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整个生态文明系统的损害。人类若想在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问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必须对当下的工业化文明进行反思,从而构建新的生态文明体系,然而,生态辩证法就是构建这种新生态文明的哲学理论依据,其实喷在于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普遍与特殊、斗争与和谐、精神与物喷等几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当代生态问题如果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或者说从本喷上进行根治,那幺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才是最有效的途径。基于此,本文试图分析马克思主张的生态价值观,从而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盐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新庚  曹关平 《求索》2014,(1):81-86
公民生态行为规范是关于公民生态行为的规则或准则。建构公民生态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客观需要,事关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公民素质的优化和国家形象的提升。公民生态行为规范至少包含生态道德规范、生态法律规范、生态日常规范等三大方面。应准确把握其具体内涵与建构逻辑,即生态道德规范是公民生态行为规范体系的基础性因子,生态法律规范是公民生态行为规范的保障性因子,生态日常规范是公民生态行为规范的养成性因子。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浙江》2010,(7):23-24
丽水市将围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形成,着力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资产化等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绿色生态屏障”功能,建成生态产业创新发展、生态环境和谐优美、生态文明发扬光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为全省乃至全国山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泰顺保护与发展和谐共鸣 近年来,泰顺县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这个目标,大力推进生态屏障、生态产业、生态家园、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生态建设,努力把生态优势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环境优势,走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之路。  相似文献   

18.
毛明 《求索》2008,(7):185-187
一方面,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深受蕴含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自然观、生态观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站在现代生态理念的高度对中国古代自然观、生态观进行了批判:生态观与生态实践脱节,不了解真实的自然—“荒野”,“自然书写”以人类为中心。在批判中,斯奈德阐述了自己的自然观与生态观:大自然是“野”的而不是“自然”的,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从生态系统的规律出发而不是从人的审美和伦理需要出发,重建和谐生态需要的是在人类社会中建设生态文明而不是个人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现代化理论主张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和现实的迫切性,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同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从生态现代化的观点出发,解析了苏南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阐释了其中的生态现代化模式与理念。文章指出苏南区域目前仍存在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借鉴生态学中生态位相关理论,可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种有益的建议,即提出大学生就业生态位的概念,从生态位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运用生态位重叠与竞争理论可以解释现实中大学生就业过程的相关问题和现象。对于大学生就业生态位分析模型的构建,有助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准确地找到适合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位置,并且可供高校相关部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