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梦亭 《法制博览》2009,(23):34-35
几乎无人不晓,“天下第一行书”乃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若问“天下第二行书”所指何物,知道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的,就没那么多了。然而,古今书作能够和《兰亭集序》相提并论者而称“天下第二的,也只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了。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李先念文稿》,共四册,已于2011年6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文稿》收入了李先念自1949年至1992年4月共721篇文稿,约125万字。文稿包括:文章、批语、报告、书信等。文稿绝大部分未公开发表过。已出版的《李先念文选》、《李先念论财政金融贸易》两书中的文章,本《文稿》未再选入。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09,(21):57-57
几乎无人不晓,“天下第一行书”乃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若问“天下第二行书”所指何物,知道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的,就没那么多了。然而,古今书作能够和《兰亭集序》相提并论者而称“天下第二”的,也只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了。  相似文献   

4.
史丽娜 《工会博览》2010,(7):246-246
手绘图案,作为一种艺术气息浓厚的装饰手段,深受家居装饰者青睐。手绘图案类型丰富,普遍被应用于客厅影视墙、沙发墙,卧室床头墙甚至餐桌迎照墙面的装饰中。总的说来,选择什么风格的手绘图案主要取决于大家的家居装饰风格。  相似文献   

5.
略论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的分案起诉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所采用的“一案起诉”的做法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对此笔者认为“分案起诉”可以合理解决这些不足,并进行了“分案起诉”的理论探索。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笔者还就“分案起诉”的具体实践有关环节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6.
今年两个“家鑫案”的死刑判决颇值“玩味”:一个是人头已落地的药家鑫案,一个是激辩正欢人称“赛家鑫”的李昌奎案。讨论药家鑫该不该判死刑“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当全民皆喊可杀的时候,估计最后连已在黄泉路上的药家鑫都会认为自己该死了,而摔死3岁男童、奸杀19岁少女的李昌奎可能到现在都没能想明白自己竟然会被云南省高院二审时留了一条命。  相似文献   

7.
2010年元月17日,山东聊城市一法院不公开审理了一桩故意伤害案,并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周玉坤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令人颇感意外的是,这桩故意伤害案的原告竟然是被告人的妻子.并且事业有成的周玉坤婚前几乎一无所有,正是婚后在妻子的鼎立相助下。才创办了一家赢利颇丰的公司……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区智慧财产法院的设立,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知识产权案件的集中审判,审判效率获得极大提升。采用法官与技术审查官相结合模式,设置技术审查官辅助法官判案,有效解决法官技术知识不足问题。引入法院审理侵权诉讼可自行判断知识产权有效性制度,并协调各案间知识产权有效性判断的冲突,彰显案件审判之效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教育室主任,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黎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3月11日22时30分在北京逝世后,全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界及有关单位、人士深感震惊与悲痛,纷纷发来唁电唁函,寄来纪念文稿,以志哀悼、缅怀,表示要继承张黎群同志遗志,以张黎群同志为榜样,进一步推进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研究事业。本刊今特辟出大量版面,刊登这些唁电、唁函和文稿,以表达对张黎群同志深切的悼念、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0.
看了电影《投名状》,又看了贵刊第二期《〈投名状〉背后:清末离奇“刺马案”》。有几句话想说,算是读书笔记吧。“刺马”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至今仍显迷雾重重,难以定论,故而成为清末民初文学与戏曲演义的热门题材。  相似文献   

11.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少年正如初升之红日,蓬勃向上;少年正如初开之花朵,娇艳稚嫩。然而,近年来,关天翼猥亵儿童案、海南“校长带女生开房”案、河南一官员强奸11名幼女案,以及四川、浙江、甘肃等地发生的一桩桩性侵害未成年人恶性案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不断刺痛着我们的神经。曾几何时,我们只可能从引入的外国犯罪片中接触到性侵未成年人的变态犯罪者;曾几何时,我们咬牙切齿地用最恶毒的词汇,责骂那些性侵未成年人的人类伦理之耻。而今,不胜枚举的案例层出,“买处”也不是个案,“性侵害未成年人”已经在社会中有了普遍的认知度,这是犯罪学和法制普及的进步?还是犯罪人道德尽丧?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月9日至10日,由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与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要案会诊——第五届犯罪学高层论坛”在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本届论坛是继2007年的“犯罪学基础理论”、“社会敌意事件”、“社会冲突与治安防控”等四届犯罪学论坛之后,中国犯罪学界首次以个案和要案为切入点、注重实证分析、打破学科限制的学术盛会。论坛由张荆教授和皮艺军教授主持,分为6个单元,分别围绕陕西药家鑫杀人案、云南马加爵杀人案、洛阳李浩“性奴”案、湖北邓玉娇案、湖南张君案等个案,以及报复社会型犯罪、官员腐败犯罪、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嫖宿幼女案等类案,从犯罪学、刑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等不同领域,对案件进行了独到、深刻、多视角的剖析,并通过着力探索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普遍性规律,回应了现实社会对中国犯罪学的期待。  相似文献   

13.
震惊全台的“新瑞都案”、“高雄市议长贿选案”两大弊案,掀开了台湾政坛的一角,让人们从中管窥到其“金权政治”“黑金政治”的真面目。“金权政治”“黑金政治”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台湾地方派系。它是在一定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以精英分子为龙头,依靠政经资源,主要通过行  相似文献   

14.
张航  谭鸣 《法制博览》2010,(9):76-78
这是一起被称为新中国劫机“第一案”的事件!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起发生在1982年的劫持专机案,尘封了多年。那些为了祖国的尊严与歹徒英勇搏斗的英雄们血洒“子爵号”惊心动魄的壮举,也沉默了一个时代,不为世人所知晓。直到1990年,有关新闻媒体才就此劫机事件做了有限的报道,揭开了“子爵号”专机被劫案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5.
熊丙奇 《法制博览》2009,(18):25-25
“学生啥招都使,只要能考上就光荣”。吉林松原高考作弊案曝光后,一位考生父亲的话,流传甚广。  相似文献   

16.
1995年石东玉案2000年杜培武案,2003年张氏叔侄案,2005年佘祥林案,2010年赵作海案,2010年李怀亮案等若干个刑事冤假错案不仅使被冤屈者丧失自由甚至生命、家庭破裂,也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和法治权威,而且激化了社会矛盾。故此如何防止与纠正冤假错案问题在树立司法公信力的大背景下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刑事错案的原因提出几点防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袁敏 《法制博览》2010,(15):10-12
我哥哥参与了“总理遗言”案 1976年春天,我的哥哥被抓;父亲和姐姐被带走,和哥哥是同一个案件——“总理遗言”案;此案件还牵涉到一大批人,已先后被抓的有:哥哥的同学蛐蛐儿(李君旭)、阿斗、晨光、大耳朵,以及蛐蛐儿的父亲,杭州第一医院的院长;阿斗的父亲,浙江省某厅局的一位领导;阿斗的母亲,浙江大学的一位处长;蛐蛐儿前女友的父亲,省委组织部的一位处长。  相似文献   

18.
臣子  新兰 《工会博览》2005,(11):24-26
一起简单明了的强奸少女案,只因幕后有人插手操控而变得扑朔迷离。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近两年。女孩儿的父亲多次上访讨公道,检察官拨开重重迷雾,终将作恶者绳之以法——  相似文献   

19.
订阅办法     
《法制博览》2008,(3):1-1
《投名状》里的真实历史:清末四大奇案之“刺马案” 随着电影《投名状》的上映。该片的情节基础,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张文祥刺马案”再度浮出水面。“刺马”被称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凶手虽当场就擒,但其动机却迷雾重重,幕后主使更是难觅踪迹,迄今难以定论。慈禧太后在召见曾国藩时说:“马新贻这事岂不甚奇?”曾国藩说:“此事甚奇。”  相似文献   

20.
李鹏 《台湾研究》2006,(6):13-17
长期以来,民进党在台湾一直以所谓的“清廉”形象自居。随着岛内涉及到民进党当局的各种弊案不断爆出,陈水扁的主要亲信、家人、亲戚和民进党高官涉及弊案的消息层出不穷,引发台湾社会舆论的关注和政坛动荡,陈水扁和民进党在台湾的形象也因此跌人谷底。民进党何以在上台后短短6年多的时间里滋生如此严重的贪腐现象,本文将运用政治学相关理论,从政治文化中的体系文化、过程文化、政策文化三个面向,剖析民进党当局产生贪腐现象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