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典、矿难、井喷、洪水……一次次曾经的突发事件,让人心有余悸。正因如此,6月24日,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提请审议,意味着我国在继续加强经济立法的同时,也加快了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领域的立法进程。”有专家这样评价。四大问题催生突发事件应对法一个个无情的数字牵动着人们的心:200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540万起,造成约20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253亿元。“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时事点击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首次审议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定于6月24日至29日举行,会议将首次审议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节约能源法修订草案、律师法修订草案等,将继续审议劳动合同法草案、反垄断法草案、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就业促进法草案。  相似文献   

3.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相似文献   

4.
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 6月22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审议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等. 按刑事诉讼法规定程序拘捕的人,事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是否应给予国家赔偿?22:1日_再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对此规定,判决宣告无罪的被拘留逮捕者可获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5.
8月下旬全国人大常委会29次会议召开,审议了很多法律,比如反垄断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等,而我对二审的城乡规划法草案更为关注,因为无论在城在乡,都深切感受到规划建设与我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颁布了五四宪法、七五宪法、七八宪法和八二宪法。五四宪法首先规定了戒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国或者部分地区的戒严”(第31条第18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戒严令”(第40条)。七五宪法和七八宪法没有规定戒严。八二宪法对戒严的原则规定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第67条第20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戒严令”(第80条);国务院“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  相似文献   

7.
根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大力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行政强制法草案及其修改情况的汇报,自2009年8月28日起在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向社会全文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征集意见截止日期为2009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方面表示,将对征集到的每一条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尽可能加以吸收,在此基础上对草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适时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  相似文献   

8.
阿计 《江淮法治》2013,(24):12-15
2013年10月21日。环境保护法修订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与一审、二审稿相比,三审稿赫然增加了一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拟订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毛磊  宋伟 《政府法制》2009,(15):4-5
6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被提交大会审议。从去年开始进行的这次大规模法律清理工作,拟废止和修改法律67件。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废止8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为安全法)第26条规定“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或者由国家安全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比照刑法第162条的规定处罚.”上述规定可以理解为“拒绝提供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视为犯罪或准用处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于当日公布。该法于2004年5月1日起实施。至此,经过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四次审议,中国第一部道路交通安全法产生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草案是由国务院于2001年12月提交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进行初次审议的。随后,2002年8月,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高福 《检察风云》2006,(21):16-18
2006年6月29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重大消息:原海军副司令员王守业因涉嫌经济犯罪,已被免去海军副司令员职务,本人也提请辞去全国人大代表职务。全国人大常委会29日发布公告,依照代表法规定,王守业的代表资格终止。据介绍,因“道德败坏”、“利用职权索贿、受贿”,  相似文献   

13.
特别关注     
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获通过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16日在北京闭幕,会议通过了《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评价提交本次大会审议和讨论的“物权法草案”、“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时,  相似文献   

14.
熊国红 《法制与社会》2013,(28):159-160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法律虽然确立了检察机关办理民事抗诉案件有调查核实权,但并没有规定开展调查核实工作时应当遵循的原则,也没有对其范围、程序等作规定,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本文拟就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行使的原则、范围及程序等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监狱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必须加强新闻媒体的管理与疏导,应建立“发言人”制度、完善新闻发布机制,这样才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处置;对维护监狱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监狱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机制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监狱新闻发布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总结了监狱应急处置中新闻管理与发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8月29日,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再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涉“黄赌毒”演艺界黑名单时有更新、天价片酬引发“影视创作掉进钱眼”责难……针对这些行业乱象,二审草案增加规定:演员、导演等电影从业人员应当按照德艺双馨的要求,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自律,树立良好社会形象(8月29日新华网). 虽然说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但是对于明星而言,其个人道德问题却并不简单.近年来,一些明星的负面新闻诸如吸毒、嫖娼、出轨、离婚等,屡屡成为媒体焦点、网络热点,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公共事件,在全社会引发一波又一波的大讨论.明星的道德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了,需要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采取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新事评点     
《江淮法治》2010,(11):5-5
浙江:拟立法禁止人肉搜索 刚刚通过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一审的《浙江省信息化促进条例(草案)》中有关传播他人信息的条文,因被认为是拟立法禁止“人肉搜索”而广受关注。《草案》第三十九条规定,采集社会组织或个人的信息应当通过合法途径并依法合理利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网络与信息系统擅自发布、传播、删除、修改信息权利人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下称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草案规定,“全国人大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根据法律实施的情况,可以组织对有关法律开展立法后评估.”笔者认为,这一规定较为原则、笼统,对各级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加强立法后评估工作指导性不强,为此,建议草案增加有关立法后评估实施的几项原则规定.  相似文献   

19.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1,(5):7-7
我国新老年法拟规定子女要经常看望老人 据《法制晚报》报道,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相似文献   

20.
根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大力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行政强制法草案及其修改情况的汇报,自2009年8月28日起在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向社会全文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征集意见截止日期为2009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方面表示,将对征集到的每一条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尽可能加以吸收,在此基础上对草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适时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