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人才流动无论是在国家之间还是地区之间,都是加快人力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动的重要性及影响人才流动的不利因素,提出了促进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动的建议,即以经济结构转变吸引人才,以高质量社会服务水平支持人才流动,以政府政策导向引导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2.
竞业禁止:一种人才流动中保护商业秘密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造就人才市场的红红火火,人才的自由流动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用其聪明才智为社会和企业创造更多财富。从根本上说,人才流动与不正当竞争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但是当人才带着某种商业秘密从一个单位流动到另一个单位,当一些企业借人才流动之名,挖走其他单位知悉商业秘密的人为本企业服务时,人才和商业秘密的双重纠纷沓至而来,甚至酿成讼案。人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是人才,世界性的人才激烈争夺已经演变成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在人才备受重视的今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且影响深远。笔者从人才流动的特点以及现状出发,分析人才流动的负面影响,认为可以依靠完善法律制度、完善管理机制等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中,人才是制胜的关键,因此发展和完善人才的合理流动机制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状态。所以本文从人才流动中侵犯商业秘密的现象出发,研究分析我国刑法体系中商业秘密保护的现状以及完善,从而促进我国人才流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才作为商业秘密的创造者和主要载体,其流动对商业秘密保护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从人才流出单位、流动人才、人才流动中介机构和人才流入单位等人才流动过程中涉及的主体的相互关系出发,对其在人才流动过程中保护商业秘密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弱势高校普遍面临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如何有效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人才,构建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是弱势高校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本文通过对弱势高校的人才状况、人才流动的全面分析,提出了完善弱势高校人才流动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意味着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从资金到土地、从设备到管理、从原材料到产品、从劳动力到技术,所有的生产要素都需要在市场中得到优化配置与有效组合,尤其是人才和社会劳动力竞争更加引人注目,许多企业和地区竞相推出优惠政策。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促进了人事制度的改革,给人才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解决了人才积压、浪费问题,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带来一一些副作用,特别是人才流中侵犯商业秘密的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03,(1):47-4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78年,1992年东南沿海设立经济特区,上海开发浦东后,全国的经济热点聚焦东南沿海,人才流动的热点也集聚在沿海。我省人才“孔雀东南飞”,出现过两次人才外流高峰,人才流失大于人才引进。  相似文献   

9.
张阳 《法制与经济》2009,(12):118-120
合理人才流动是有效配置人才资源,提高人才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效分析人才不合理流动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人才流动的内在动因,提出解决的方案与对策,对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管理,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才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解决当前我国人才资源匮乏与人才资源浪费并存"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和国际化背景下中国法学教育之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嘉 《中国司法》2007,(2):90-91
处在市场经济和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学教育,面临很多问题。伴随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国内出现很多新兴领域,要求法律服务更加专业、精细,可法学教育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足够的职业训练;教师知识结构亟待更新,教师和法律职业者之间的人才流动缺乏制度支持;对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缺位。笔者建议,转变法学教育观念,把职业教育提到第一位;设立教师和法律职业者人才流动机制,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适当延长学制,把法学教育提高到研究生教育,增加国际经贸类课程比例,扩大同国外法学界的合作交流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人才流动是有效配置人才资源,提高人才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效分析人才不合理流动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人才流动的内在动因,提出解决的方案与对策,对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管理,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才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解决当前我国人才资源匮乏与人才资源浪费并存"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人才流动中不正当竞争的法律分析缪剑文竞争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而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技术、知识的载体,是先进管理思想和经营策略的源泉。一些企业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挖掘、吸引人才,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与此同时,“良禽择木而栖”,出于...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知识和技术,谁就有可能掌握市场。在一个高新技术能带来巨大利润的市场中,高新技术企业间的人才流动也越来越频繁。一个公司的雇员,必然会因其受雇期间在雇佣公司所学到的知识和了解的信息形成某种专长,当其带着这些专长到与原公司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任职、或自行从事类似业务的经营行为时,通常会有意无意地使用原雇佣企业的知识和信息,这当然会引起原雇主的不满,并因此成为引发大量侵犯商业秘密诉讼的诱因。今天,越来越多的雇主已经习惯与雇员签订竞业禁…  相似文献   

14.
候选人制度在各国选举制度中都是一个核心环节。这一环节的健全及优劣与否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民主化程度、政治人才的选拔及其素质。本文研究的范围主要在中国、美国之间,同时也涉及到苏联和英国。  相似文献   

15.
在人们重视对公路、河道乱收费、对中小学生乱收费和对农民乱收费进行认真治理的同时,又一股乱收费之风在悄然兴起,那就是人才市场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巧立名目进行乱收费。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无限制提高收费标准。人才流动服务收费,国家人事部早在下发的文件中作了明确规定,并执行至今未作变动。各省级政府也都先后重申了这个规定,而不少地区人才市场却嫌标准低、收费少,自订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Y省S县将国家规定的人才流动服务收费的20、30、35元分别提高到45、65、85元,平均上升幅度为130%多…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78年、1992年东南沿海设立经济特区、上海开发浦东后,全国的经济热点聚集东南沿海,人才流动的热点也集聚在沿海.我省人才"孔雀东南飞",出现过两次人才外流高峰,人才流失大于人才引进.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安发出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召,党中央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转移到西部.西部大开发给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我省人才外流的势头得到遏制,人才回流的景象喜人.  相似文献   

17.
当代国际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千方百计为保住本国人才资源,发达国家挖空心思地争夺别国人才。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严重,造成经济和社会发展蒙受惨重损失。发达国家之间的人才争夺战也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18.
一、人才流动过程中的商业秘密保护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 ,劳动力资源由原来的计划分配转向市场配置 ,人才流动十分活跃。一些职工频频跳槽 ,这些职工掌握着原单位的商业秘密 ,出于利益驱动 ,或者对原单位不负责任、无所谓的态度 ,将原单位的商业秘密毫无保留地泄露给对方 ,以换取个人利益。而企业随着自主经营权的进一步扩大 ,也热衷于高薪利诱挖人才 ,认为“买技术不如偷资料 ,偷资料不如挖人才 ,人才到手样样有”。这些都加剧了权利人商业秘密的流失。从目前的现状来看 ,国有高科技企业由于分配机制的约束 ,一些人才不安于…  相似文献   

19.
人才流动的日益频繁,致使企业商业秘密泄露己成为目前的普遍现象,为此法律特别设立竞业禁止制度来有效维护单位的利益。本文根据各国有关竞业禁止的法律规定,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对竞业禁止的法律特征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了促进人才流动,鼓励国内外人才来本市工作或者创业,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