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头戴国徽、肩扛天平的法官代表着正义与法律。而法官败类李世相却用手中掌握的经济“生杀大权”,贪赃枉法、索贿受贿。严重败坏法官形象。 这样的“庭长”,难道不应该让他早点“破产”吗?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义县大榆树堡镇原党委书记于平印,在任职期间,安插子女、亲信,横行乡里。为所欲为,是一个流氓恶势力混入党政机关的犯罪团伙、义县县委和政法机关态度坚决地铲除了“于氏父子”这个毒瘤,为民除了害。此举足以证明:共产党与任何丑恶现象都是水火不相容的。像于平印这样一个混入共产党内的败类,在我们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属罕见,它是我们党健康肌体受到玷污的表现。我们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要像义县政法机关那样,敢于揭丑、亮丑、治丑,彻底铲除一切毒瘤,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美和丑是有一定标准的。但归根结底,其标准只能是从社会实践来,只能是看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利害、价值如何而定。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课文散文《丑石》中的这两句话:“它是以丑为美的”和“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就是从“丑石”之于天文科学事业具有特殊研究价值,“丑石”精神之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大教育价值而说的。  相似文献   

4.
时事点评     
河南省泌阳县广播电台记者魏家强怎么也想不到,因为写了篇反映丑恶现象的稿件,竟被单位开除,迫使他不得不于日前走上劳动仲裁庭,要求讨个“说法”。据悉,因记者写批评稿件被开除的劳动争议案,在全国尚属首例。 今年4月30日,泌阳县高店乡一个体司机酒后驾车撞伤两人后逃逸,魏家强根据现场采访的第一手材料,以《泌阳出了个  相似文献   

5.
当下的许多机关(包括一些类机关)好摆阔,是近年来诸多“机关病”中越发严重的一大病症。谓予不信,且听医家细细道来——一谓观其形——体臃而虚肿。凡机关,大多机构庞杂,人浮于事——上级机关设置哪些部门,下级机关必定跟着设置,人员一年比一年多,即便街道、镇政府这样的小机关,也俨然成了大地方的大机关;更有“打肿脸充胖子”之状——原定的编制名额还嫌不够用,便向各方借用,以致实际机关人员大大超编。因为人员庞杂,办公室占了一层又一层,办公楼造了一幢又一幢,反正全由财政出钱,此为一阔。二谓望其舌——舌腻而苔厚。走进机关看看,谁都会…  相似文献   

6.
山妞     
山妞在劳务市场转悠了好几天,没有一家用人单位愿意招聘她。听说她是河南人后,都撇撇嘴摇摇头最后摆了摆手,有几家单位还公开打出了“拒绝河南人”的招牌。山妞气得想骂娘,但她叫不出来,呼哧呼哧喘着气,在劳务市场来回走趟趟儿,就像关在笼子里的狮了,愤怒得不行也无可奈何。她心说,个别河南人不道德不诚信,不能说明整个河南人都是黑心烂肝,再说你们其他地方也有败类呀,劣质奶粉谁做的?敌敌畏浸火腿谁干的?她虽然没有文凭的优势,但凭着善良、质朴、诚实,她不信找不到一份工作。天无绝人之路。通宇粮油行的刘老板瞅上了山妞。他皮笑肉不笑地说:“我就  相似文献   

7.
从康德道德哲学看儒家的乡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与孔子是相通的,都强调真正的道德是自由意志的一贯性。“乡愿”出自孔子的一句话“乡愿,德之贼也”。孔子在《论语》中批评乡愿之徒,也就是地方上的好好先生,对谁都关系处理得好,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所有人都说他好;但这种人内心并不是出于道德目的而是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苗鸣宇 《政府法制》2013,(14):22-23
《水浒传》里随后出场的好汉们,有太多都是法律上彻头彻尾的违法者,却因为这种“不公的判断”、败坏了的水源,而最终在人们心目中以正义者的形象出现。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抚顺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郝传德在领导干部岗位工作20多年,公正为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群众的心中树立了一个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好部长形象。“为了把党和人民赋予的工作做好,就是累死了我也心甘情愿。”凡是与郝传德接触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就是他“太忙”、“太累”。郝传德当干部二十几年,无论是当县商业局副局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还是当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几乎没有休过节假日。有人计算过,这些年来,郝传德累计加班3万多个小时,等于多干了10年的工作。1994年1月,县里要召开人代会,郝传德负责…  相似文献   

10.
因为家庭贫困而上访,竟然与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成了朋友,危旧房变成了新砖房,这样的事就发生在湖北郧县大柳乡农民高昌学身上。日前,老高一家三口兴高采烈地搬进了自己的新房。年过半百的高昌学是大柳乡金堂村有名的贫困户,所有的财产加起来也抵不上一头大黄牛。老高虽然住在公路边,但因妻子又聋又哑,加上自己体弱多病,忙碌一年下来勉强能填饱肚子,更别说维修四面透风的危房了。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可学费经常没有着落,老俩口心急如焚。情急之下,老高多次到乡里上访。穷在深山有远亲。2003年8月27日,湖北省郧县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  相似文献   

11.
“即便是一滴水 ,也要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更何况我是一名检察官!”这话 ,是陈桂明无意间很自然地冒出的 ,当时 ,他显得平淡而又自信。初识陈桂明 ,还是6年前的事了。那时 ,陈桂明作为主办人之一 ,正在查办湖北省黄梅县原县委副书记赵德华、原县工行行长陈占鳌等8人贪污受贿窝案串案。一个县级院立案侦查县委副书记等8人贪污受贿窝案串案 ,顶住的压力和阻力可想而知。陈桂明作为主办人之一 ,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推着石头上山” ,是办案组成员们当时心情的写照。如果不齐心合力 ,或者用力不够 ,这石头没有被推上山顶 ,而反滚下来 ,不…  相似文献   

12.
公款吃喝,群众反映强烈,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然而,对一些人来说,公款吃喝就像臭豆腐,闻之臭,而食之香。因此,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公款吃喝时起时伏,屡禁不止。公款吃喝表现在嘴上,而病源却在“心”里。要治嘴,贵在治“心”。心贪则生偏见。有人认为,吃吃喝喝既没有装错兜,又没有上错床,是小事,不算事。有人认为,不吃不喝办不成事。如果说吃喝是小事,百姓就不会嘲讽某些干部:半天工作半天醉,那有时间工作和开会,这样的公仆真不配。民,犹水也,可载舟亦可覆舟。群众反感,百姓指责,能谓之小事吗?如果说不吃不喝…  相似文献   

13.
呼唤批评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这个字眼,或许谁都不喜欢,但谁都需要它,如同人需要空气和水一样。它是保持人们身心健康、保证政治清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一剂良药,是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追求上进的人们,应该宽容批评,接纳批评,善待批评,切不可冷漠批评,更不能抛弃批评。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公文写作存在的通病,主要表现为“长、空、假”。“长”主要表现在篇幅冗长,两头“穿靴戴帽”,中间又以没用的套话、正确的废话、不着边的大话塞满“肚子”。“空”主要是语言贫乏、空洞无物、抓不住要领,群众经常批评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领导没有不正确的,成绩没有不巨大的”之类就是典型例子。“假”则是指报喜不报忧、弄虚作假、虚话连篇,搞数字游戏等,不顾实际情况,缺乏实情、实数、实话。“长、空、假”公文不但贻误工作,而且败坏了风气。  相似文献   

15.
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原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董根顺,任职三年多,聚财176万,因收受贿赂和巨额财产不明已被依法逮捕。日前,记者在狱中采访了这位“部长”。笔者从电视荧屏上虽未曾看到过这位“常委部长”往日的“风采”,但也看不出今日的“阶下囚”对自己的罪行有多深的悔悟。他在记者面前竭力为自己申诉,说钱物都是“朋友”送的,没有什么“不正常;还大诉其“苦”,说“现在社会风气就是这样,办什么事都要送,他送来了,你不收又说瞧不起人,真没办法……”好像他本来是很清白的,就是因为“社会…  相似文献   

16.
《政府法制》2014,(35):11-11
所谓“党大”还是“法大”其实是一个伪命题.甚至是一个陷阱。如果说党比法大,那就是承认法治、依法治国都是虚假的了.法就不存在了;如果说法比党大.那好像党的领导又出了问题,难以实施了。事实上,不存在这样的对立关系.宪法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但是我们也强调党要带头执行.带头遵守.所以不存在谁比准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衣香鬓影     
张燕 《江淮法治》2012,(10):56-57
为自己的文集挑选照片的时候,在新近拍的一些照片面前始终看不够,越发觉得自己比以前美了许多。 从来没有人说我美。 就是爱人,在我逼急的时候。也只是勉强地说一句“虽然丑了点。但是还耐看。”——这就是对他老婆的最高评价。  相似文献   

18.
“人大是二线机构”,“是大牌子,空架子”,这是社会上的某些入对人大世俗的看法。是的.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不但社会上的某些人对人大有偏见,就是党委、政府的某些领导刚转岗到人大工作也存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然而,对于曾做过多年县委副书记,现任肥乡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王怀俊来说,  相似文献   

19.
“干工作要有勇往直前、干就干好的信心;抓不到位等于白抓,干不好事等于白干。”这是湖南省慈利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于世雄经常用来和纪检监察干部共勉的一句话。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0年元月,于世雄开始分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三年来,他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与纪委的同志们一道顶住压力,真抓实干,有效地遏制了慈利县党员干部赈酒敛财歪风,规范了“四费”支出,遏制了“红包礼金”现象,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省、市纪委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赞誉。刹赈酒敛财歪风在前几年的慈利县,党员干部赈酒敛财的风气十分…  相似文献   

20.
村长的报告     
村长将《石头村400多名师生在危房中上课》的报告送到县里。县委书记看了,非常重视,立即打电话召来分管文教卫的县委副书记,交代说:一定要责任到人,具体落实。县委副书记拿着村长的报告径直进了副县长的办公室,说自己有要紧事,必须立即去市里。说完,将报告交给同一战壕的文教卫副县长,叮嘱副县长“抓紧落实”。副县长慢吞吞地接过报告,声也没吭。副县长的年龄和资历都比副书记老,曾经还是副书记的顶头上司。所以,副县长一见副书记“叮嘱”自己,心里就老大不乐意。但他看完村长的报告,还是迅速作出了书面批示押教委主管同志:这可是件大事。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